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26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农户异质性风险偏好对耕地休耕决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险偏好影响个体决策行为。研究耕地休耕政策主要参与主体农户的风险偏好对耕地休耕决策行为的影响,将有助于合理引导不同类型农户参与耕地休耕,加快耕地休耕试点政策的推进。基于甘肃省白银市、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和河北省衡水市683份农户调查问卷,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异质性风险偏好对耕地休耕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调研农户中,风险规避型农户占比远高于风险偏好型农户;2)农户风险偏好对耕地休耕决策行为具有正向影响,风险偏好型农户耕地休耕意愿明显强于风险规避型农户;3)风险规避型农户内部,风险规避等级与农户耕地休耕决策行为负相关,极度风险规避者耕地休耕意愿强烈;4)农户家庭劳动力结构、收入特征和农户对耕地休耕政策的认知影响农户耕地休耕决策。因此,中国可以通过开发政策性耕地休耕保险产品、建立耕地休耕与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联动机制和增强农户对耕地休耕风险的认知等,着手提高农户参与耕地休耕政策的积极性,增加耕地休耕政策执行效益。  相似文献   
92.
我国轮作休耕政策实施状况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作休耕是让我国土地休养生息的重要政策,其农户参与、实施状况与可持续性优化研究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使用了河北、江苏两省调查数据,对轮作休耕的农户参与情况和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介绍,对成本有效性进行了评估与分析。另外,对政策的合理性问题与进一步优化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农户参与态度积极,政策落实情况较好,补贴以现金为主且到位及时,政策目标基本实现,但仍存在优化空间。一方面政策的成本有效性有待提高,这将影响政策的进一步推广;另一方面,休耕耕地的利用影响地力恢复,政策实施的公平性与政策制定的灵活性都值得进一步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93.
国内耕地休耕试点主要做法、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休耕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布局,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转型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基于对地下水漏斗区(河北)、重金属污染区(湖南)、西南石漠化区(贵州、云南)、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区(甘肃)等4大典型试点区域的调研,从休耕参与主体、实施技术路径、休耕补偿机制等方面比较归纳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休耕治理方法。同时,研究发现各休耕试点区域实践中普遍存在经营主体参与不足、参与主体与补偿对象错位、补偿方式单一及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为保障休耕试点的有序推进,进一步实现休耕试点的常态化制度化,建议提升农户休耕参与意识,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规模优势共同参与;拓宽以政府财政补贴、市场调节融资和社会资本注入的多渠道资金筹措方式,联合当地农村银行和第三方基金组织建立休耕专项基金;从补偿标准制定和比例分配出发制定差别化动态补偿机制;最后应加强各休耕利益相关者的监管,借助卫星遥感技术等监测手段,建立休耕审批、责任可追溯和效果评估的一体化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94.
耕地休耕是保护性耕作的重点工作内容,是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总结国外耕地休耕制度和政策经验,探讨中国休耕实践区的模式与特点。结果发现,国外利用科学评价指标识别休耕地、审慎确定休耕规模、以市场机制为手段确定补偿标准及精准差异化的休耕与补贴的做法对中国的耕地休耕可提供有益的政策参考和经验借鉴。结论表明,中国应积极借鉴国外休耕经验结合本国实践,探索符合国情的休耕制度。制定严密详细的耕地休耕审核评价体系;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视角下审慎确定休耕规模;引入市场机制来协调主体利益,调动农民休耕积极性;充分考虑中国资源禀赋差异,因地制宜实施耕地休耕模式;建立以经济激励为核心的精准化和差异化补贴机制。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究大兴安岭西麓不同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光合生理差异及其适应性机制,筛选出适宜该地区春小麦生长发育的轮作休耕模式。【方法】以春小麦品种龙麦36号为试验材料,系统分析了春小麦连作(WWW)、春小麦2016-油菜2017-休耕2018(WRF)、春小麦2016-马铃薯2017-休耕2018(WPF)、春小麦2016-休耕2017-油菜2018(WFR)、春小麦2016-休耕2017-马铃薯2018(WFP)5种处理下春小麦开花期干质量、鲜质量、株高和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变化趋势。【结果】与WWW处理相比,其他4种处理下春小麦干质量、鲜质量、株高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WPF鲜质量增加最大,为169.23%,WFP次之,增加了123.98%。5种处理下春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WRF>WFR>W...  相似文献   
96.
构建节水型休耕生态补偿机制是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符合干旱地区休耕地的空间布局方法是提高休耕生态补偿效率的关键。该研究以新疆开都-孔雀河流域为例,从土壤理化属性和耕作便利条件两方面建立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估法评估流域内耕地质量状况;基于MEDALUS-ESAs模型框架,从土壤、气候、植被和土地利用与管理4个方面评估全流域的土地退化风险;综合考虑耕地质量和土地退化风险,利用Z-score方法确定休耕空间布局,并提出不同分区的休耕补偿策略。结果表明:1)开都-孔雀河流域耕地质量"总体良好,局部较差",土地退化风险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2)流域内优先休耕区内耕地面积为67 814.60 hm2,次优先休耕区的耕地面积为71 784.94 hm2,限制休耕区内耕地面积为80 576.89 hm2,禁止休耕区内耕地面积为107 358.03 hm2;3)优先休耕区耕地的约束条件为耕地质量,可将休耕与耕地质量提升相结合,实施中长期休耕,依据农业收益损失和土地改良成本确定休耕补偿标准;次优先休耕区耕地质量较好,可与农业节水相结合,基于水资源短缺状况对耕地进行季节性休耕,依据农业收益损失确定休耕补偿标准;限制休耕区受耕地质量和生态安全的双重约束,应将休耕与耕地质量提升、生态保护相结合,实施年度休耕,依据农业收益损失、土地改良成本和生态保护成本确定休耕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97.
本文结合环县耕地休耕试点项目的开展,从机械深翻、播种管理及杀青还田等方面总结提出了环县耕地休耕技术。  相似文献   
98.
基础信息填报是开展耕地轮作休耕遥感核查的首要环节,核查范围逐年扩大,基础信息填报工作涉及省份逐年增多。针对基层单位经验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研究并设计适用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基础信息填报技术方案,从而保证基础信息能够顺利填报,满足后续遥感核查的基础数据需求。选取部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数据(以下简称土地确权数据)作为试验数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生产部门和土地确权数据管理部门的工作特点与现状,分别从首先开展轮作休耕任务分配落实信息采集工作和首先开展土地确权数据整理工作2种不同角度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设计了2套相应的基础信息填报方案。研究认为,以不同工作起点为前提设计的2种基础信息填报方案能够实现任务信息和"四至数据"的结合与对应填报,满足下一步遥感核查工作对基础信息数据的需求。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总体工作尚未结束,在此阶段,2种基础信息填报方案均需不同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反复对接,基础信息获取过程较为复杂。与农业生产部门首先开展工作的方案相比,以数据管理部门首先开展数据整理工作为基础信息填报工作起点的方法,能够减少2部门反复对接的过程,减少多环节造成的人为因素误差影响的可能性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受工作人员不足、数据信息量大、数据处理能力及效率普遍偏低等因素影响,2种方案的选用要与基层单位实际工作情况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99.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保护动机理论,构建劳动力外流背景下农户休耕意愿的理论框架,并利用生态严重退化区甘肃省635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1)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脆弱性、感知严重性、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能够显著提升农户休耕意愿,农户反应成本、回报因子会显著降低农户休耕意愿。2)感知严重性和回报因子对休耕意愿的直接效应均大于其通过行为态度的间接效应。3)劳动力外流对主观规范、感知脆弱性正向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路径具有抑制作用,对自我效能、反应效能正向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路径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介绍了射阳县近几年轮作休耕情况,通过阐述推行轮作休耕的意义,分析了射阳县推行耕地轮作休耕遇到的问题,总结了其具体做法,以期为今后开展轮作休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