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278篇
农学   125篇
基础科学   324篇
  164篇
综合类   1696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434篇
园艺   134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毛艳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3):712-721
[目的]对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明晰各省份的耦合协调类型,为实现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12—2016年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线性加权法、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统计分析方法,考察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考察期内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综合指数介于0.1421~0.3832,旅游业综合指数介于0.0036~0.3398,均表现为波动变化态势,二者间的相关系数为0.522,表明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但考察期内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水平均不高.四川和云南属于现代农业滞后型,内蒙古、广西、重庆、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9个省份均为旅游业滞后型.西部地区所有省份的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综合协调指数均小于0.3500,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明显低于二者的耦合度,整体上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从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阶段来看,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新疆等9个省份均属于颉颃耦合阶段;宁夏位于低水平耦合阶段;青海在2013和2015年属于低水平耦合阶段,其余年份均为颉颃耦合阶段.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介于0.1193~0.3882,包含轻度失调、中度失调和严重失调3个等级.其中,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云南和陕西等6个省份均属于轻度失调,贵州、甘肃和新疆均属于中度失调,青海和宁夏均为严重失调.[建议]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旅游业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强化政策保障体系建设,以此促进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2.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是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农产品供应 链金融存在的信用、操作、政策、稳定性四大方面的风险,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93.
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一个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本质上是城镇化进程中产业之间的协调问题。中国的城镇化由于规模庞大、人口众多,使得城镇化是否影响粮食安全的研究一直伴随着国家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而从未间断过,特别是中国开始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之后。在简单回顾城镇化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历史的基础上,通过着重梳理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研究文献,从城镇化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和城镇化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的解决方案两个角度的内容出发,指出了研究侧重点的发展变化。在影响因素问题上,研究者们从最初的侧重关注耕地减少,到探索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提升农业生产力,再到保障劳动力的资源水平和满足粮食消费,越来越全面地认识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而在解决方案上,从战略政策的演变,到夯实生产能力的策略变化,再到对海外资源依靠方式的转变,体现出不断完善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立。最后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在空间异质性、人力资本和制度要素变化上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解森林景观的空间组成、分布等特征对林分碳密度的影响,并以此为海口市优化林分结构,保护林地资源等方面提供参考。以海口市201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fragstats、spss等软件量化林分碳密度与景观格局指数并以此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来反映林分碳密度与森林景观格局的关系。研究发现,海口市热带林面积比重较大,且人为经营活动较强,导致其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林分碳密度与森林景观格局指数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当某一林分类型的空间配置较好,分布较聚集,不被其他地类分割时,其碳密度往往也较高。通过对海口市林分碳密度和森林景观格局指数的耦合研究,发现其林分碳密度与森林景观格局指数耦合协调度状况总体上并不良好,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善。  相似文献   
95.
为了探究物联网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影响程度,提升农产品供应链整体水平。基于物联网层次模型结合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以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因素为研究对象,以事故树模型为基础,构建基于事故树模型的风险因素树形图,并将其映射为贝叶斯网络,通过结合专家给出的风险影响因素值进行三角模糊数处理来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最终通过正向、反向推理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度并进行排序,有效定量评估各事件的风险性,并找出最薄弱的环节,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将事故树模型引入农产品供应链进行研究,对比单一事故树分析,此方法可以提高评估的可信度和客观度,对物联网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如何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是各国政府长期致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实施供应链可追溯管理是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推广和使用可追溯系统需要供应链主体的积极参与。采用博弈论方法,从参与者利益出发,对影响参与者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进行理论剖析。结果表明,产品价格溢价的获得、预期安全成本和赔偿机制的合理性及内部违约惩戒制度的有效性是驱动供应链主体参与可追溯系统的3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7.
饮食是关键的旅游吸引物,是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重要元素。以秦巴山区商洛市为例,分析了商洛饮食文化旅游的现状特征和发展困境,运用2009~2018年的经验数据,对商洛旅游收入依存度和贡献率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餐饮收入和旅游收入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商洛旅游收入的依存度和贡献率均高于陕西省和全国水平,商洛餐饮业和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逐渐递增,已经达到中级协调水平。基于此,提出做好饮食文化旅游整体规划和基础研究,饮食文化旅游与旅游资源相契合,饮食文化旅游要实现品牌化、商业化的开发路径政策建议,从而提升商洛饮食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实现农村居民脱贫增收。  相似文献   
98.
吴强  陈金兰  孙世民 《世界农业》2020,(4):31-39,142
综合运用最优化原理、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信息对称、单边信息不对称和双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乳品供应链中乳品加工与销售环节的最优质量控制策略,分析了乳品加工企业和超市实施质量协同控制的条件,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科学性和研究结论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当质量预防水平隐匿时,乳品加工企业将采取“质量预防不足”策略;当质量检验水平隐匿时,超市将实施“质量检验过度”策略;当质量预防水平和质量检验水平均隐匿时,乳品加工企业的“质量预防不足”与超市的“质量检验过度”同时存在;合理的合同设计,可促使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实施质量协同控制,采取“预防为主、检验为辅”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9.
以生鲜肉类食品供应链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界定生鲜肉类食品供应链碳排放的系统边界,并结合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生鲜肉类食品供应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肉类食品供应链的碳排放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1t生鲜肉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碳排放为166.97kg,其中生产、运输、仓储和销售环节中碳排放分别占总供应链的28.68%、52.37%、8.90%和10.04%,运输环节对全供应链的碳排放贡献率最高。2)动态优化研究发现,运输环节改变长途运输方式、生产环节废弃物回收利用及优化生产设备效率、销售环节降低设备功率取得的碳排放优化效果最佳,在2018年供应链碳排放分别降低了41.10%、4.70%、1.61%和1.25%。3)目前优化运输能源结构、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成为大势所趋,且模拟结果表明,运输中燃烧生物柴油可降低供应链碳排放的13.10%,减排效果较为显著。4)在生鲜肉预冷过程中降低制冷系统能耗、在冷藏及销售过程中提高设备空间利用率可分别使供应链年碳排放降低2 100、1 600t,虽实施效果较小,但该措施便于操作,是降低供应链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0.
应用发展指数评价公式对四川省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的乡村人口、经济、社会各子系统以及综合发展指数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四川省乡村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基于容量耦合模型的计算出耦合度,并应用耦合协调度分析法对人口-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从三个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来看,四川省乡村三大系统总体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等级;从四川省整体来看,四川省乡村人口、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其综合发展指数以及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差异大。基于耦合协调提出了三条乡村优化发展策略:加强各市(州)乡村协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加强各市(州)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发展;加强各市(州)乡村人才培养与技术引进,促进乡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