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89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449篇
林业   2486篇
农学   1111篇
基础科学   610篇
  618篇
综合类   11755篇
农作物   938篇
水产渔业   325篇
畜牧兽医   2617篇
园艺   3360篇
植物保护   1771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452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401篇
  2016年   475篇
  2015年   622篇
  2014年   1141篇
  2013年   1125篇
  2012年   1376篇
  2011年   1478篇
  2010年   1375篇
  2009年   1460篇
  2008年   1589篇
  2007年   1297篇
  2006年   1168篇
  2005年   1233篇
  2004年   1134篇
  2003年   1215篇
  2002年   893篇
  2001年   919篇
  2000年   740篇
  1999年   446篇
  1998年   475篇
  1997年   457篇
  1996年   386篇
  1995年   380篇
  1994年   350篇
  1993年   242篇
  1992年   244篇
  1991年   297篇
  1990年   218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6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14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自然界中的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种属区分,并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土壤、粪便等材料中获得了2类活性较强的捕食线虫性菌株:即套捕型(hooping)捕食线虫性真菌和粘捕型(sticking)捕食线虫性真菌。主要的代表种类有3种。这些捕食线虫性真菌在捕食性结构分生孢子形态及某些生物学特性上有一定差异。套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ara)和梨形指环菌(Dactylaria pyriformis),它们以菌环、菌网作为捕食性结构(器官),以套捕方式杀灭线虫幼虫。梨形指环菌可产生多量厚垣孢子(chlamyalospore)。粘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纺锤隔指孢菌(Dactylella ellipsospora)。可形成菌结捕食线虫性结构,以粘捕的方式杀灭线虫幼虫。结果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在土壤和家畜粪便中的分离率是40.41%;此类菌适合于生存在阴暗、潮湿、富含腐植质的环境中。在温暖季节时,采用0.4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易于对其进行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12.
在齐齐哈尔市省种畜场对甘草跗粗角萤叶甲危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甘草跗粗角萤叶甲在齐齐哈尔地区一年发生3次代,以幼虫取食甘草叶片为害,成虫在甘草根际及土缝等处越冬,用化学药剂防治和农业技术防治相结合是防治甘草跗粗角萤叶甲理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干烧心病的发生与灌溉水含盐量有密切关系。试验通过调节灌溉水含盐量的方法,观察大白菜干烧心病的发生规律。试验表明:大白菜干烧心病的发病率是随着灌溉水含盐量的增加而提高。灌溉水含氯化钠低于0.05%时,大白菜基本不发生干烧心病,而超过0.15%时发病严重。当灌溉水中氯化钠含量超过0.15%时,不适于大白菜种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豫南小麦当家品种鄂恩一号和种植多年的7023的对比观察,找出二者在生育规律上的差异,进而分析在栽培措施上的异同。与7023相比,鄂恩一号出叶速度快,容易形成壮苗;抽穗后绿叶保持时间较长,有利后期光合作用;年前分蘖数比例大,总分蘖及成穗数没有7023多;幼穗分化开始早,进程快,小穗数及穗粒数比较少;开花早,灌浆时间长,灌浆强度大,子粒大,千粒重高。基于这些特点,提出了十月下旬播种,三叶期、药隔形成期追肥,四分子期根外喷肥,加强后期管理等针对该品种特性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5.
1)症状。发病后果粒腐烂,烂果有酸味并流出汁水,果中有蛆。如己套袋,病果流出的汁液会弄湿纸袋(“尿袋”),轻抖有病果的果穗会飞出许多小虫(醋蝇),采收时病果往往只剩下种子和果皮。该病是由醋酸细菌、酵母菌、多种真菌、果蝇幼虫等多种生物混合引起的一种病害。  相似文献   
16.
向日葵菌核病菌的生长发育和侵染循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不同条件下培养菌核病菌,试验结果表明:向日葵菌核病菌的萌发和子囊盘形成的最适温度是10-25℃,最适土壤相对湿度80%-90%。菌核的萌发不需要光,但子种盘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菌核的萌发需要适宜的通气条件,子囊盘柄的长度最长一般不超过8cm。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苹果腐烂病在我区苹果种植园内普遍发生危害,发病轻者削弱树势,重者大枝枯死,甚至整株死亡,现已成为全区主要苹果病害,对苹果生产产生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西瓜生理性病害是指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缺少某种营养元素、受不良环境条件影响或栽培不当,导致生理障碍而引起的异常生长现象,在栽培过程中发生较为普遍,并且能诱发侵染性病害的发生。特别是秋季西瓜,可供应“中秋”、“国庆”双节市场,价格高,效益佳,近年来得到了一定发展,为农业增效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