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26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8篇
  22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实验室条件下, 研究了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孢子体在不同光强下的生长、光合作用、营养成分以及抗氧化能力, 以期揭示多肋藻小孢子体对光强的适应性, 为多肋藻海区栽培提供参考。结果发现, 藻体在光照强度 30~120 μmol/(m2 ·s)均具有较快的生长速率, 其中 60 μmol/(m2 ·s)下相对生长速率(RGR)和藻体 PSII 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均最高。总光合速率(Pt)和最大表观光合速率(Pnmax)在培养前期(5 d)随光强增加而上升,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10 d)在 60 μmol/(m2 ·s)下最高; 在 60 μmol/(m2 ·s)下, 藻体呼吸速率(Rd)较低。叶绿素 a (Chl a)、岩藻黄素 (Fucox)和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为低光组稍高于高光组(P>0.05)。粗蛋白、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与光强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则与光强呈负相关。结果表明, 60 μmol/(m2 ·s)适宜多肋藻小孢子体的生长。在较低或较高光强下, 藻体呼吸作用均显著增强; 此外, 高光下, 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上升, 低光下, 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ASAFR)、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比活力较高, 过氧化氢酶(CAT)比活力则在低光和高光下均下降, 这些生理响应对多肋藻小孢子体适应不同光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2.
以本地品种小红毛、常规品种陇谷11号、晋谷29号和杂交品种张杂谷5号、华大3号为供试材料,在宁夏同心县旱作田比较孕穗期和灌浆中期不同谷子品种叶片光强-光合响应曲线及光合参数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孕穗期,不同谷子品种的表观量子效率在0.044~0.079 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的变化范围在14.11~50.59 μmol·m-2·s-1之间;最大光合速率的变化范围为38.53~50.01 μmol·m-2·s-1,暗呼吸速率变化范围为2.16~5.28 μmol·m-2·s-1。本地品种小红毛在孕穗期的表观量子效率高(0.079 μmol·m-2·s-1),利用低光强的能力较强,而常规品种和杂交品种的最大光合速率较高(陇谷11号和晋谷29号分别为38.53、47.53 μmol·m-2·s-1、张杂谷5号和华大3号分别为44.06、50.01 μmol·m-2·s-1),利用强光的能力强,且杂交品种大于常规品种。常规品种和杂交品种的光合能力强,可为谷子获得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3.
本试验以3个玉簪品种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五种光质及两种光强对其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宠物’玉簪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在LED灯光强40 lx和红蓝光质比7∶3光强40 lx条件下较高,而‘黄皱叶’玉簪则在LED灯光强40 lx和红蓝光质比1∶1光强40 lx条件下较高,‘精毯’玉簪则在LED灯光强40lx和红蓝光质比7∶3光强100 lx条件下最高。低强度LED灯对‘宠物’和‘黄皱叶’玉簪叶片净光合速率较为有利,并且复合光中红光对于玉簪叶片光合速率的提升作用优于蓝光。  相似文献   
124.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在260、200、150μmol·m~(-2)·s~(-1)光强下,研究红蓝混合光(R/B=5∶5、6∶4、7∶3)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红蓝光混合的LED灯作为光源时,增加蓝光的比例,可抑制番茄幼苗徒长;综合各性状表现,在光强200~260μmol·m~(-2)·s~(-1)、14h·d~(-1)光周期下,温度控制在25~20℃,红蓝光混合配比6∶4的LED光源有利于番茄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25.
水稻光合特性研究与高光效育种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5  
研究表明,在广东的自然条件下,优良稻种桂朝2号、七桂早等会发生过剩强光所造成的光抑制及光氧化伤害,但由于叶面积发展快,群体的光能截获能力较强,笔者确定这类品种属于适应低光强的生态型。而美国优良品种Lemont、Bellemont等则光抑制及光氧化的伤害不明显,它们的叶片较厚,在强光下光合作用光能转化效率较高,但其叶面积发展速度较慢,笔者确定这类品种属于适应高光强的生态型。将这两种光强生态型的水稻组配成化杀杂种稻Lemont/七桂早后,F#-1代杂种在反映群体光能截获能力及单叶光能转化效率的“整体光合能力”方面,较之父母本均有明显改进。其谷物产量的光能利用率在中国广州及美国阿肯色州均比父母本高8%~62%。扩大的试验进一步证明:利用两种光强生态型的水稻组配成杂种稻后,F#-1代杂种均可比原亲本明显改进“整体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6.
通过探讨极北海带(Laminaria hyperborea)幼苗在不同光强下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及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以期获得适宜极北海带幼苗生长的光照范围,并揭示其对光照胁迫的生化响应机制。结果显示,在40~80 μmol photons/(m2·s)光强下,极北海带幼苗的RGR较高,表明此光强范围对其生长较有利,而RGR与丙二醛(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细胞膜脂的过氧化作用可能是导致极北海带幼苗RGR降低的原因之一。极北海带幼苗中超氧阴离子(SA)含量与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比活力与SA含量及MDA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CAT比活力与SA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且过氧化物酶(POD)与SOD的比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SOD、CAT及POD对于极北海带幼苗中活性氧的清除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SOD与POD有明显的协同作用。高光和弱光逆境均不利于极北海带幼苗中可溶性蛋白的积累,且均造成藻体中MDA的积累,表明在光照胁迫下幼苗的总代谢水平降低,而活性氧水平升高。在高光下,幼苗可通过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显著提高SOD及POD的比活力来降低藻体内活性氧水平,从而减轻光氧化伤害。在弱光下,幼苗可通过增加体内叶绿素a的含量以高效地捕获有限光能,但藻体的抗氧化酶比活力显著下降,从而造成其活性氧代谢发生了严重失衡,进而导致其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加重。上述结果可为极北海带的人工育苗及海上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7.
分别以栽培和野生条件下的九龙山榧(Torreya jiulongshanensis)(雌、雄株)及同属广布种——榧树(T.grandis)为材料,比较了其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光强的响应,以期为九龙山榧种质资源保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栽培条件下,九龙山榧雌株幼苗叶片的光系统I最大荧光值整体高于榧树及九龙山榧的雄株;九龙山榧雌、雄株幼苗的光饱和点也较高,分别为788.581和550.640μmol/(m2·s),所对应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也较高,分别为40.690和39.546μmol/(m2·s)。同样,在野外条件下,九龙山榧雌、雄株的光饱和点也均显著高于榧树,分别为1165.361和1416.817μmol/(m2·s),光系统II最大电子传递速率也以九龙山榧雌株为最高,其值为80.322μmol/(m2·s)。由此可见,九龙山榧为阳生树种,且与榧树相比具有更强的光合潜力。  相似文献   
128.
基部节间过长是导致水稻倒伏的关键因素之一。光强对水稻茎秆基部节间长度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在拔节前1叶龄期(S_0)、第1节间伸长期(S_1)以及第2节间伸长期(S_2),采用遮阳网遮光的方法,设置3种不同光强:29%透光率(A)、67%透光率(B)和100%全光照(不遮光,C),研究不同节间伸长期光强对节间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前1叶龄期,基部第1、第2和第3节间长度在不同光强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在第1节间伸长期和第2节间伸长期,随着光强的增加,正在伸长的节间显著缩短,但光强对其他伸长节间的长度无显著影响。回归分析表明,光强与正在伸长的基部节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其他伸长节间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在第1节间伸长期,光强每增加1 000 Lum/ft~2,第1节间将缩短0.5 cm;而在第2节间伸长期,光强每增加1 000 Lum/ft~2,第2节间则缩短0.7 cm。上述结果表明,光强仅对正在伸长节间的长度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第2节间对光强的反应比第1节间更为敏感。在生产实践中可通过栽培调控提高群体透光率,避免基部节间过度伸长,从而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29.
采用固体冷光源发光二极管(LED),设计了可以调控LED光源光密度、闪烁频率和波长的柔性诱虫灯,并对果蝇进行了趋光性试验。结果表明,果蝇趋性最强的光源波长为560 nm,光强弱的黄绿光诱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0.
光强因子对甜糯玉米光合作用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解不同环境光强下鲜食型玉米光合作用特性的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比较不同鲜食型玉米品种间的差异,以糯玉米香白糯和超甜玉米粤甜3号为材料,采用人工遮光的方法模拟不同的光照强度,分别于苗期、灌浆期测定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ΦPSⅡ)、光合色素(Ch1 a,Ch1 b和Car)含量,并观测收获时的产量构成。结果表明,遮光使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两品种玉米叶片的Fv/Fm在苗期和灌浆期均随光强的减弱而增加,ΦPSⅡ在苗期随光照的减弱而增加,但在灌浆期随光强减弱是递减的;在相同光强环境下,苗期香白糯的Fv/Fm和ΦPSⅡ大于粤甜3号,灌浆期粤甜3号的Fv/Fm和ΦPSⅡ大于香白糯。环境光强减弱对甜糯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下降;甜、糯玉米均发生光抑制现象,且品种间、不同的生育期间弱光适应性有差异;弱光下穗长、行粒数、裸穗鲜质量显著下降是减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