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26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8篇
  22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究培养条件对坛紫菜叶状体生长和单性生殖发生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光强、温度和N/P比下坛紫菜叶状体的生长及单性生殖发生的特点。结果显示,当光强为10~40μmol/(m2·s)时,藻体生长缓慢、成熟晚、单性生殖发生晚;光强增至60~80μmol/(m2·s)时,藻体生长加快,成熟和单性生殖发生同时提前。温度为17~20°C时,藻体生长慢、成熟晚、单性生殖发生推迟;23°C时藻体生长最快;而29°C组的藻体虽然生长受到抑制,但藻体成熟和单性生殖发生得到促进。N/P比为16∶1处理组的叶状体比其他处理组(1∶1、4∶1、32∶1和64∶1)均生长变快,N/P比为64∶1时叶状体生长最慢,但易成熟、易发生单性生殖。因此,在高光强、高温和高N/P比下,藻体成熟和单性生殖发生均提早,说明这些因素对坛紫菜叶状体单性生殖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2.
地下渗滤系统中ORP影响作用与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氧化还原电位(ORP)是影响地下渗滤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系统内部微生境和污染物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就地下渗滤系统中ORP对有机物去除、脱氮、除磷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作用,目前常用的干湿交替、基质组配、布水管复氧、分流比、植物复氧、土壤动物活动复氧和通风管复氧等改善ORP措施进行了总结归纳,表明各种措施都有一定的工程适用性。随着工艺研究的深入,多种改善措施将组合应用,新型基质填料的研发将会促进地下渗滤系统理论内涵、拓宽工程实践应用,工艺运行将会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船闸过鱼技术,利用自制的葛州坝船闸模型装置研究了鳙(Aristichthys nobilis)对红、白、蓝、绿、黄5种光色和光强的选择性。鳙在红、蓝、绿、黄、白色光5个区域中出现的次数比例分别是(68.01±7.09)%、(3.24±2.04)%、(5.70±4.28)%、(7.76±2.19)%和(15.30±2.83)%,鳙表现出偏好红色光。在红色光区域,鳙出现次数比例随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在第60 min时出现最小值(46.17%),整个试验过程变化显著,变化值28.16%;在白色光区域,鳙出现次数比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达28.83%,变化值16.83%;黄、绿色光2个区域鳙出现次数比随时间无明显变化,变化值4.66%;蓝色光区域鳙出现次数比呈上下波动趋势,但总体平稳,变化值为11.35%。鳙对绿色光、黄色光表现出明显的负趋光性,对红色光表现出正趋光性。鳙平均出现次数比与时间的关系:红色光下,在强光区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在暗区变化趋势与强光区相反;绿色光下,只有暗区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显著,其他区域基本不变;蓝色光下,在所有区域均表现出上下波动、整体平稳的变化趋势;黄色光下,在暗区先增大后减小,亮区和强光区均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白色光下,在暗区先减小后增大,而强光区先增大后减小,亮区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4.
计算了在色关联噪声驱动的单模激光中加入稳恒信号和周期信号时的输出光强涨落和输出光强功率谱,发现光强涨落随噪声强度的变化中存在极小值,极小值的位置和大小与噪声参数及信号参数有关;输出功率信噪比中存在单峰形式的随机共振,共振峰的位置和峰值也受噪声参数及信号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光照和氮营养对水曲柳苗木生长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砂培方式,以1年生水曲柳幼苗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光强和供N水平对苗木生长及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处理下的苗木比叶面积、冠根比、单株叶面积和叶质量比分别较全光照处理增加了35.5%,24.9%,21.8%和18.5%,而苗木单株生物量下降了19.6%.无论在全光照还是遮荫条件下,苗木单株生物量和叶面积均随N供给浓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遮荫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供N浓度的增加叶片中淀粉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总量显著降低(P<0.05).遮荫还使叶片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但使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2种光强下,随N供给水平的提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上升,同时硝酸盐含量则明显下降.叶片碳代谢指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总量)与氮代谢指标(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之间,除可溶性糖含量与硝酸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外(r=0.944,P<0.01),其余碳氮代谢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1年生水曲柳苗木对光强和N营养的改变反应都十分敏感.虽然水曲柳幼苗对弱光和低N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但是光照不足和N贫乏最终将使苗木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36.
不同光强对曼地亚红豆杉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不同光强对曼地亚红豆杉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遮阴能够促进曼地亚红豆杉的生长,以透光率70%最佳,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其产生抑制作用。初级代谢产物的增加是促进曼地亚红豆杉生长的原因,生长与初级代谢产物的变化趋势一致,透光率为70%时,初级代谢产物的积累达到最大。过低的光照强度会明显抑制紫杉醇的积累。因此,70%透光率是曼地亚红豆杉在重庆区低海拔地区种植的最适光环境。  相似文献   
37.
燕麦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对光强和CO_2的响应与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指导燕麦生产,并了解燕麦在陆地生态系统水-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人工控制光强和CO2浓度,在锡林郭勒盟对燕麦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叶片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可以用米氏方程对其进行描述,在自然CO2浓度下,燕麦叶片的潜在最大光合速率为18.63μmol/(m2·s);在饱和光强下,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也可以用米氏方程对其进行描述,CO2浓度→∞时,潜在最大光合速率达到110.28 μmol/(m2·s);气孔导度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气孔限制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气孔限制值随CO2浓度的增大迅速增大,而[CO2]>200 μmol/mol时,气孔限制值基本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38.
光照强度对牡丹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原、西北及日本牡丹品种群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花量、花枝数、花径和1年生花枝长度的调查,分析了不同光照强度对牡丹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群的相对花量和相对光强显著相关;中原和西北品种的花径与相对光强显著相关,日本品种群中两者相关不显著;日本和西北品种花枝长度与相对光强相关极显著,中原品种群的花枝长度与相对光强相关不显著;中原、西北和日本品种群最适宜的相对光强范围分别为30%~75%、60%~100%和27%~50%.  相似文献   
39.
为了探讨温度、光照和营养史对羊栖菜(Hizikia fusiforme)无机磷吸收的影响,在不同条件下培养藻体,于第0小时、第0.5小时、第1小时、第2小时、第4小时、第6小时和第9小时分别测定培养海水中磷(P)浓度,以此来计算藻体对P的吸收速率。培养条件设置为10℃、20 ℃和30 ℃3个温度梯度;0、1 500 lx和6 500 lx 3个光强梯度;营养史通过藻体在不同营养盐浓度下培养96 h后获得,其中不同P营养史设0、5 μmol·L-1和50 μmol·L-1 3个梯度,不同氮(N)营养史设0、10 μmol·L-1和200 μmol·L-13个梯度。结果表明, 羊栖菜对P的吸收速率在20 ℃时达到最大值(0.197±0.005) μmol·(h·g)-1,在10 ℃时最小值为(0.105±0.001) μmol·(h·g)-1;随着培养光强的升高,P吸收速率逐渐递增;随着营养史中P饥饿程度的增加,P的吸收速率递增;而不同N营养史处理的藻体,无氮(0 μmol·L-1)和低氮(10 μmol·L-1)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高氮营养史(200 μmol·L-1)的藻体具有最高的P吸收速率。  相似文献   
40.
首先介绍了富营养化水体的形成机理和造成的危害;然后从光强、光质和光周期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光照对水华微藻暴发的影响;分析了光照与营养因子对微藻暴发的协同作用;最后提出必须深入了解藻类对光的吸收特性及对光的竞争能力,进而有效监测并防止水华的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