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26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8篇
  22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自然条件下,研究光强对粗壮女贞光合日变化及其他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100%、80%、65%、40%条件下,Pn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自然光照下,粗壮女贞平均Pn在一天中保持较高,SOD和POD的活性较低,叶绿素总量较光照40%条件下较低。光照40%条件下,Pn在一天中始终处于最低水平,SOD和POD的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综合比较各参数,光照40%最适合粗壮女贞生长。  相似文献   
92.
为了解黄瓜中ppc基因在各组织的转录水平及不同光强对叶片中该家族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对已克隆得到的Cs-ppc1、Cs-ppc2和Cs -ppc3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Cs-ppc1和Cs-ppc3在多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较高,Cs-ppc2基因的组织表达差异性较大,花中的表达量高而在其他组织中的表...  相似文献   
93.
不同光强和镁离子浓度对黄瓜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活性氧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强光和缺镁胁迫下 ,黄瓜叶片发生了明显的光抑制 ,主要表现为Pn下降 ,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qP和 qN降低 ;活性氧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H2O2以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增加。这些结果表明 ,缺镁黄瓜叶片在强光下qP和 qN的降低使叶片吸收的过剩光能通过光化学反应途径和非辐射能量途径耗散受阻 ,从而增加了过剩光能所激发的电子用来生成活性氧的比例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光抑制 ;但其不能被及时清除掉时 ,会加剧光抑制 ,甚至引起光氧化对光合机构造成破坏 ,最终导致叶片的失绿坏死。适当遮荫有利于提高PSII的光化学效率 ,减轻光抑制。  相似文献   
94.
采用具有实虚部关联的量子噪声和泵噪声驱动的单模激光损失模型,用线性化近似方法计算了光 强的相对涨落,并用解析方法分析了光强相对涨落随量子噪声实虚部之间关联系数变化关系的极值区域, 发现有1个极小值的参数区对应的光强相对涨落较小,这一研究成果为运用线性化近似方法研究泵噪声 和具有实虚部关联的量子噪声驱动的单模激光损失模型的功率谱、随机共振现象等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5.
不同光强对设施桃树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年生春捷为试材,通过在温室内遮阴处理研究了桃树在不同光强条件下不同状态活性氧的产生速率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3个处理的活性氧产生速率均表现为不同的趋势。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3个光强处理的活性氧产生速率依次提高,而抗氧化酶的活性却降低,10.5%相对透光率处理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最高,30%相对透光率处理的叶片活性氧产生速率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抗氧化酶的活性相对较低,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有一定升高。  相似文献   
96.
研究表明电照光强度在6.8mol/m2.s下神马菊花株高生长、叶片数增长表现最好,在1.2mol/m2.s下有利于地径的生长,在0.8mol/m2.s下花的瓶插期较长;在一定的电照光强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神马菊花的现蕾期越晚、花茎越大。  相似文献   
97.
以苜蓿雄性不育系MS-GN系列与其他品种杂交后的9个苜蓿杂交组合F1代为对象,用Licor-6400光合测定仪在晴朗天气下测定苜蓿现蕾期净光合速率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结果表明:9个杂交组合对光强和CO2的利用能力较强,潜在光合能力很大,但各组间各参数又有显著差异;各组合的净光合速率随光强和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均可用非直线双曲线模型来模拟;光合响应参数对比研究表明:组合Ⅳ、组合Ⅴ及组合Ⅱ有较大的光能利用范围,对光能的适应性较强;组合Ⅲ、组合Ⅸ、组合Ⅰ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较低,是较耐荫组合,而组合Ⅷ和组合Ⅴ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较高,属较耐阳组合;组合Ⅳ、组合Ⅴ、组合Ⅷ对光能的利用效率最大,具有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组合Ⅰ、组合Ⅷ、组合Ⅲ对CO2的利用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8.
以紫鸭跖草、‘花叶’水竹草、吊竹梅和‘绿叶’水竹草为试验材料,利用遮光网人工模拟5个光强梯度,研究不同光强对4种鸭跖草科植物生物量分配、水分生理以及光响应曲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强的降低,4种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在遮光度25%至75%期间显著升高(P<0.05),除紫鸭跖草的总生物量无显著变化外,其他3种植物的总生物量也呈先升后降趋势;不同光强对4种植物的物质分配规律及冠根比的影响不同,但4种植物的茎贡献率均呈上升趋势;正午水势随光强的降低而增加,且与失水速率的变化趋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中紫鸭跖草和吊竹梅的失水速率较低;在不同光强处理下,4种植物的光响应曲线均呈现出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而先增加后趋于平缓的趋势;随着光强的降低,4种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光饱和点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紫鸭跖草和吊竹梅具有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以及较低的暗呼吸速率,且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均表现出较高的水平。综上所述,4种植物在适当的弱光环境中(遮光度25%~75%),可以通过调整形态、物质分配规律及光响应特征的方式去更有效的利用弱光资源,但不同种植物的应对能力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中紫鸭跖草和吊竹梅的光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99.
桔梗、射干的耐阴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讨桔梗和射干的耐阴性,采用黑色遮荫网遮荫,设置了5种光强处理(各处理透光率分别为:对照100%、T1:75%、T2:65%、T3:50%、T4:25%),对其不同遮荫条件下的株高生长、地径生长、分蘖数、叶生长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射干对遮荫的适应能力较强,适当的遮荫有利于射干分蘖数、单株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日平均光合速率的增加,在透光率为71.45%的光照条件下其总生物量最高,为较耐阴的植物;而桔梗对遮荫的适应能力较差,遮荫会导致其分蘖数、单株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减少,日平均光合速率的下降,生物量以全光为最大,为喜阳植物,但其对轻微的遮荫处理(T1和T2处理)也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0.
【研究目的】研究探讨了在马铃薯不同生长阶段的光处理效应,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间隙CO2浓度(CO2)、叶面温度(Tleaf)、叶绿素含量、光强(PAR)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植株体上、中、下层叶片对光合作用的贡献情况。【研究方法】采用两种类型的遮阳网遮光,设2个水平、4个时期,一个对照,共9个处理。【结果】块茎形成膨大期遮光,40%、65%透光率细胞间隙CO2浓度降低,蒸腾速率较对照下降,气孔导度、结薯数、商品薯率、叶绿素含量升高,产量较对照增产显著;苗期遮光对产量的影响不大,但延迟生殖生长;淀粉积累期遮光增产不显著;全生育期65%透光率减产,40%透光率减产显著。遮光植株茎杆细长,自然光照则粗壮。【结论】块茎形成膨大期遮光有利于块茎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