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9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村民以土地入股村里的养猪和葡萄生产合作社,劳动力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既领工资又得分红。这种新型合作社在永济市北梯村现身。面对近年来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村劳动力就业成本提  相似文献   
92.
由工业化、城市化而引发的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已成为近年来社会的热点问题,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地农民补偿安置问题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研究成果及各地方有代表性的实践经验,着重分析了目前国内存在的货币补偿安置、集中开发安置、土地入股安置和土地换社保安置等四种典型安置模式,从而明确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模式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实施现状。  相似文献   
93.
巴中市南江县按照"单户联户修羊圈,干群结合搞联营"的路子,积极鼓励和发动广大科技干部和科技人员,采取入股合伙的办法,与农户联合发展南江  相似文献   
94.
雷素琼 《福建农业》2013,(4):1-1,15
土地入股的主要形式是"公司加农户",即农民将拥有经营权的土地折算为资本,入股给公司,由公司将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实行规模经营,农民按入股土地的股份份额实行"共享利益,共担风险"。推行土地入股意义重大,正如周林军所言:"中国农村土地,向来只有产业效率,没有交易效益,难以产生资本效益,导致农民不能致富。现在进行的改革,就是通过资本途径来提高其交易效益。"《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为土地承包经营入股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共中  相似文献   
95.
案例:王某、杜某、陈某、李某合伙开办一个合伙企业,平均分配赢余,四人办理有关手续但并未订立书面协议,半年后,陈某想把自己的一部分财产份额转让给郑某,王某和杜某表示同意,但李某不同意并退伙。后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并散伙,又负债6万元。该合伙关系是否成立:企业解散后,李某说他是技术入股不算正式合伙,没有偿还债务的义务。  相似文献   
96.
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农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成股权,农民当上股东。入社土地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经营,农户除劳动收益外,还可享受年底分红。从生产实践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促进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新型职业农民等新生事物的出现,逐渐改变着农村面貌,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97.
调研宁国市恩农生态公司的"恩农模式"--反租倒包、投山入股的成功运作和跳跃式发展,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8.
本文首先列述了失地农民现实的生活状况,揭示了安置补偿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由此给农民带来的损害,继而透过本质分别从观念和制度两个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落实措施.  相似文献   
99.
在总结各地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入股方式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制企业的股份组成,对土地入股联合经营和委托经营2种模式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相应设计了2种入股模式的收益分配方法,为今后农用地使用权入股模式的选择和收益的分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
近几年,各类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牧业合作社也不例外,以各种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牧业合作社以把农牧民组织起来,实行股份制,自愿入股,草场、土地流转,实行集中养殖,集约生产,规模发展,统一出售,年底分红为前提,由于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