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77篇
  免费   423篇
  国内免费   624篇
林业   2700篇
农学   1233篇
基础科学   887篇
  1068篇
综合类   12593篇
农作物   1011篇
水产渔业   350篇
畜牧兽医   2969篇
园艺   3083篇
植物保护   1530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35篇
  2022年   375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442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512篇
  2016年   585篇
  2015年   700篇
  2014年   1236篇
  2013年   1242篇
  2012年   1492篇
  2011年   1537篇
  2010年   1470篇
  2009年   1522篇
  2008年   1653篇
  2007年   1366篇
  2006年   1196篇
  2005年   1209篇
  2004年   1186篇
  2003年   1275篇
  2002年   925篇
  2001年   975篇
  2000年   789篇
  1999年   481篇
  1998年   497篇
  1997年   477篇
  1996年   412篇
  1995年   393篇
  1994年   364篇
  1993年   254篇
  1992年   242篇
  1991年   297篇
  1990年   215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15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1.把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变摆到我国“十二五”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位置 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城乡发展差距、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并存的问题,这凸显了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和政府权能结构的不合理,或者说是经济失衡、社会失衡、分配失衡和政府职能失衡。  相似文献   
992.
黄瓜是天水市主栽蔬菜,种植面积约0.4万hm2。种植区域以渭河流域为主,栽培方式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1]为主。黄瓜霜霉病为天水市蔬菜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流行年份减产20%~30%,严重流行时损失达50%~60%,甚至绝收。为此,系统地调查了在渭河流域黄瓜主栽区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效评价,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93.
1危害状食芽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又名小灰象甲、枣飞象、食芽象鼻虫、尖嘴猴、土猴。枣树萌芽期,以成虫啃食嫩芽,发生量大时可将全树嫩芽吃光,被害枣树被迫重新长出枣吊和叶片,削弱树势,受害树只能结少量晚枣,严重降低枣果的产量和品质。枣树展叶后,将叶片吃成半圆形或锯齿状缺刻。  相似文献   
994.
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在2016—2017年调查修文地区柳蝙蛾、猕猴桃准透翅蛾的生活史和为害特点,同时记录其在猕猴桃不同树龄上的为害情况,并研究了5种药剂对猕猴桃准透翅蛾、柳蝙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柳蝙蛾、猕猴桃准透翅蛾在修文地区猕猴桃上一年发生1代,5—8月为柳蝙蛾幼虫为害盛期;4—6月是猕猴桃准透翅蛾幼虫为害盛期。柳蝙蛾幼虫在3~6年生猕猴桃上为害较重,猕猴桃准透翅蛾对大于6年生猕猴桃为害较重。幼虫期采用喷雾法施用77.5%敌敌畏乳油对柳蝙蛾防治效果较好,药后5d校正防效达92.36%。480g·L-1毒死蜱乳油在药后5d对猕猴桃准透翅蛾的校正防效为93.30%。选择合适药剂可以有效防控柳蝙蛾与猕猴桃准透翅蛾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5.
梨木虱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木虱个体小,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基本一致,不容易被发现,防治比较困难,对梨树的危害很大。文章介绍了梨木虱的危害、虫体特征、发生规律以及生活习性,并根据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介绍了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为害症状、传播流行规律以及防治对策,以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997.
998.
为了探讨"早水晚用"节水条件下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增苗节氮对双季晚稻产量的影响,于2016年在湖南省冷水滩区梯垄冲田进行了人工移栽、抛秧、机插秧的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不同阶段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占整个生育期积累量比例大小排序为分蘖-抽穗期(43.99%~71.71%)、乳熟-成熟期(12.68%~28.17%)、播种-分蘖期(11.41%~25.36%)、抽穗-乳熟期(4.20%~11.01%);水稻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的相关性顺序为乳熟-成熟期(0.77)、分蘖-抽穗期(0.38)、抽穗-乳熟期(0.12)、播种-分蘖期(-0.18);不同处理单株茎鞘、叶片生物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抽穗期左右达到最高,其生物量占单株总生物量的比例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穗部生物量所占比例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水稻各生育期茎鞘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大小依次为分蘖盛期(51.04%~59.69%)、抽穗期(46.03%~50.68%)、乳熟期(31.82%~42.15%)、成熟期(20.97%~27.93%);水稻各生育期叶片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大小依次为分蘖盛期(40.31%~48.96%)、抽穗期(25.45%~28.53%)、乳熟期(17.05%~20.15%)、成熟期(11.93%~14.33%)。各处理均以分蘖-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积累比例最高;以抽穗-乳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最小、积累比例最低。播种-分蘖期以晚稻免耕机插机收+增苗节氮模式积累比例最高;乳熟-成熟期以晚稻免耕人插人收+增苗节氮模式积累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999.
对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田病害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研究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区病害种类和发生程度,明确河西走廊玉米种业四大发展阶段病害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原始时期病害记载数量少,危害轻;玉米种业起步阶段病害种类、数量具有增多趋势;玉米种业形成时期病害种类结构简单,病原组成单一,致病分化简单,重大病害随调运品种引入;玉米种业改革稳定期病害结构复杂,为害严重,病原种群变化大,病原传播途径多。  相似文献   
1000.
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法,系统比较了金沙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不同海拔"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差异及其发育期品质指标的积累规律,以期为香格里拉及世界其它高海拔产区优质和特色葡萄与葡萄酒的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较长的日照时长、较强的紫外辐射及较大的温差使得位于海拔2 121m的溜筒江生产的"赤霞珠"葡萄果实还原糖含量最高(265.16g·L-1),总酸最低(4.01g·L-1)。另外,位于海拔2 238m的达日生产的"赤霞珠"葡萄果实总酚、单宁和果皮总花色苷含量最高(分别为8.58mg·g-1、11.54mg·g-1和160.53A520·g-1)。金沙江和澜沧江流域各产地发育期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均呈升高趋势,总酸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金沙江流域(瓦卡和达日)比澜沧江流域(西当、斯农和阿东)葡萄果实还原糖快速积累期和总酸快速下降期普遍提前2周左右。金沙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各产地在海拔2 000~2 250m范围内,成熟期葡萄果实中总酚、单宁和果皮总花色苷含量随着葡萄园海拔升高而升高,并均在各流域2 250m附近的葡萄园达最高。随着葡萄园海拔再度升高,到海拔最高的阿东(2 602m),其葡萄果实中总酚和单宁的含量又有所下降,但是果皮总花色苷没有显著变化。金沙江流域2个产地葡萄果实总酚和单宁含量在整个发育期内的积累规律与澜沧江流域4个产地不同,且达到最大值的时期也不同。可能是由于澜沧江流域溜筒江产地的风土条件与金沙江流域类似,其发育期内品质指标,特别是还原糖和总酸含量的变化与金沙江流域具有类似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