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采用辅助函数思想,利用复变函数和多极坐标的方法给出了地下多个浅埋圆形衬砌结构与地面上半圆形沉积层对SH波散射问题的解答。在求解过程中,将整个求解区域分割成两部分来处理,区域Ⅰ为半圆形沉积层,区域Ⅱ为多个浅埋圆形衬砌结构附近带半圆形凹陷的半无限弹性空间。在区域Ⅰ、Ⅱ和浅埋圆形结构内部中分别构造满足水平界面上应力为零的位移解,并在半无限弹性空间和半圆形沉积层及浅埋圆形结构的“公共边界”上分别实施位移和应力连续条件,建立起求解该问题的无穷代数方程组。最后,给出了分析例题和数值结果,并对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2.
板栗育苗     
1. 选择种子:要选留栗蓬(栗的球状刺果)内三粒种子中间的一粒(有的地方称为中心栗子),不要留用生长在栗蓬中二边半圆形的栗子和独果(每个栗蓬中只生有一粒种子),独果栗子虽然肥大,但育出的苗木长大时结果晚且多结独果。2.种子露天埋藏:贮藏坑要在贮藏时现挖,不用已往使用过的旧坑。坑址要选择在土质疏松,稍为高燥而排水良好的地方。坑的深和宽  相似文献   
53.
韩芝1号灵芝菌株是笔者2002年7月从韩国引进,通过3年来的栽培试验以及生产推广表明.该菌株菌盖呈正肾形或半圆形.长径可达12~20cm。厚2cm左右,上面环状棱纹与辐射状皱纹.边缘稍内卷.菌柄长短适中。韩芝1号品种较其他品种菇形美观,抗杂能力较强,生物转化率80%~100%。孢子粉产量高是该菌株的突出特点.每株产孢子粉量可达30~40g,常见灵芝品种产粉仅在10~20g。现将该菌株主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4.
<正>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1.病害症状大豆灰斑病病原菌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茎、荚及种子。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和子叶片出现圆形或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气候干燥时,病斑扩展缓慢。当气候适宜、低温多雨时,病斑可蔓延至生长点,使幼苗枯死。成株叶片染  相似文献   
55.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1 发病症状 常在成株叶片上长许多黄褐色的近圆形病斑,上面有许多小黑点,破裂后成为孔洞,潮湿时产生粉红色黏液,严重时叶片枯死。茎和叶柄上的病斑,长圆形,稍凹陷。幼苗发病,子叶上产生半圆形黄褐色病斑,茎基缢缩,引起倒伏。果实发病,病部凹陷开裂,湿度大时溢出粉红色黏稠物。  相似文献   
56.
1.1日本斤柿 原产于日本。树姿开张,树冠自然半圆形,枝密,叶大。平均单果重450g,最大单果重750g,果实长圆形,果顶平稍凹,基部略方。果皮橙红色,软化后红色,果皮细腻,果粉少,有明显对称纵沟,无缢痕。果肉橙黄色,纤维细长,肉质松软,软化后黏质,汁多味甜,无核,品质上等。在河南9月下旬成熟。最宜鲜食,也可制饼。适应性强,坐果率高,极丰产,栽后第2年结果。抗病力强,耐贮运。  相似文献   
57.
小白菇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白菇,又名小白侧耳,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珍稀菌类.子实体单生或叠生,菌盖3~8厘米,半圆形或扇形.该菇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味道鲜美,保健价值高,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8.
胡雪文 《湖南林业》2006,(11):24-24
1.症状。危害油茶果、叶、梢和花蕾等部位。果实初期在果皮上出现褐色小斑,后扩大成黑色圆形病斑。或联合成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后期病斑出现轮生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雨后或经露水湿润,产生粘性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堆。病害有时深达种仁内部,病果易落。叶片病斑多发生在叶缘或叶尖,半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灰白色,内轮生小黑点。新梢病斑多发生在基部,椭圆或梭形,略下陷,边缘淡红色。后期病斑褐色,有黑色小点及纵向裂纹。病斑环梢一周,梢部即枯死。  相似文献   
59.
一、症状识别 韭菜灰霉病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白色或浅褐色的小斑点,病害由叶尖向下发展,全叶发病。湿度大时叶面密生灰色或绿色绒毛状霉层,植株基部呈水浸状,逐步变为淡绿色,病斑扩散后多呈半圆形,表面产生灰色或绿色绒毛状霉层。  相似文献   
60.
1.巧法环剥 对密植旺树,在主干离地面15~25厘米处环割两圈,将中间环皮剥去,宽度是枝干周长的1/15~1/10;对稀植旺树,在中心枝干或临时旺枝基部按上述方法进行环剥。环剥时注意3点:一是时间。从6月中旬到8月上中旬均可进行。二是深度。环剥应深至木质部,去皮宽度不要任意加大,以免影响树体生长。三是用具。环剥一般选用圆形或半圆形环割刀结合刀刃进行。另外,环剥后要将伤口处理干净,以利其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