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0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6篇
  19篇
综合类   17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探讨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坡度、容重、pH值的相关关系,以武夷山国家公园5个不同海拔高度45个采样点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沿海拔梯度的分布特征,并构建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基于主控因子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同一海拔高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其降幅也随之变小。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6.12~120.41 g·kg~(-1),其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同一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但其增幅则随之变小;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与海拔和容重分别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和极显著(P<0.01)负相关;土壤有机碳含量与pH值在30~40 cm土层呈显著(P<0.05)负相关,其它土层不显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优度高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不同因子组合能解释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大部分的变异,解释量介于74.1%和89.1%之间。  相似文献   
92.
蒋国东  李娅  沈艳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1):151-154,174
作为一种新的保护和发展模式,建立国家公园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中国知网(CNKI)、WOS数据库为检索源,运用CiteSpaceV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从文献报道数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各地区在文化、区位、经济发展水平上的不同,学者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研究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异;对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研究热情持续高涨,研究文献逐年增加,研究领域多样化,同时文献具有阶段性特征(起步阶段、发展阶段、繁荣发展阶段);研究方法呈多样化、综合化趋势,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结合更紧密,结论更具科学性;研究内容由旅游发展向国家公园与利益相关者、与农户参与意愿、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与游客认知等方向延伸,研究领域广且分散.基于此,未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研究应在"国家公园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周边居民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意愿""生态旅游评价方法"等方面逐渐深入,从而拓宽国家公园的研究视角,实现国家公园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双赢,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杨芳 《云南林业》2014,(2):37-39
云南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资源富集,但生态十分脆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94.
毋茜  傅国华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97-102,129
为了评估生态旅游对保护区的贡献,特别是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尖峰岭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进行深入调研.结果发现,积极的政策为当地生态旅游发展提供财政保障,生态旅游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并一定程度提高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但存在一定的经济利益分配不均现象,此外当地人参与相关决策和培训机会较少.因此,为实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尖峰岭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真正授权当地人参与生态旅游决策,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提供更多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以社区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5.
<正>黄水河远观卡卡杜国家公园(Kakadu Nationa Park)黄水河(Yellow River)湿地尽是一派自然生态和谐之美。那里有上百万只鸟类、咸水鳄鱼、澳洲肺鱼等动物在此安家,还有典型的雨林植物为这里的气候与生态作平衡。那些潮汐浅滩、漫滩、低洼为大量的珍稀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有的物种在这里已经延续4万多年。  相似文献   
96.
<正>浩瀚森林大围山国家公园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2.7%,是中国大陆唯一有湿润雨林分布的区域,呈现出迷人的原始森林景象。大围山国家公园自北向南纵跨了云南红河州的蒙自市、个旧市、屏边县和河口县4个县(市),总面积390多平方公里。人们可以沿着红河奔流入海和滇越铁路驶出国境的方向去感受大围山的古老与神秘。大围山国家公园所处的滇东南高原南部边缘地带,  相似文献   
97.
当下休闲体育是人们生活品质提升条件下逐渐产生的一种生活形式,在城市公园和休闲体育之间的综合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了国家公园的整体发展趋向。本文的研究中将国家公园产生和发展的进程逐渐整合在一起,明确国家公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究当下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的必要措施,注重精神文化素养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全面提升,根据环境内部的发展情况,整合当下国家公园的建设发展进程。在今后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应当加强对国家公园的品牌建设、生态文化建设,针对不同的使用人群和主体进行整合进而分类,细化自身的工作内容和服务形式,对于居民的生活和娱乐进行良好的推进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8.
99.
国家公园体制的引入,使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进入了新的转型期,开始探索更为科学的保护地管理模式。本文以贵州喀斯特保护地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理念,探索贵州省喀斯特生境保护新思路——整合部分喀斯特保护地成为喀斯特国家公园,并从必要性、价值追求、相关建议三方面进行探讨,寻求以生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更高效、更长远地对喀斯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0.
南亚东南亚地区的自然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2-1983年间,该地区自然保护区从96个增加到292个。印度1984年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数量达275个,面积10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3%;泰国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面积51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10%。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越南的自然保护工作面临很大困难。介绍了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自然保护的目标措施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