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06篇
  103篇
综合类   37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养猪业以较快的速度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但随之产生了猪场的环境保护、猪粪尿及猪场污水处理的问题。猪场污水处理的最好方法是采用生态学及生物学处理,在生物学处理过程中,需要经过厌氧发酵厌氧发酵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沼气及含氮、磷等物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2.
《水产科技》2008,35(4)
日本水产综合研究中心成功开发利用海藻制作饲料添加剂,是在水产海藻中添加纤维素酶、乳酸菌、酵母菌等,使之在发酵缸内厌氧发酵而成。  相似文献   
43.
在小型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总容积1300 L的预酸化两相连续发酵的中试设备构建设计;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中温发酵条件下,泔脚废物的预酸化两相处理,在负荷1.66 kg.m-3d-1和35℃时,每吨泔脚能产生102 m3沼气。与城市有机废物大型发酵工艺的技术与运营指标对比定性分析表明,本工艺条件下的泔脚厌氧发酵处置具有广阔的社会产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近代生物技术在废料资源化与环境保护上的应用石家兴(JasonC.H.Shih)(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1前言现代化畜产业已走向大型密集饲养,牲畜与家禽的废料,如排泄物、尸体、毛羽及屠宰下水,不但量大而且集中。以一个中型农户为例,如果饲养10万只蛋鸡...  相似文献   
45.
青贮饲料是将含有一定水分的新鲜植物饲料经切碎后放在密闭容器(窖、壕、塔、池、袋)内,通过微生物(乳酸菌)厌氧发酵,达到保存、保鲜目的而制成的饲料.  相似文献   
46.
干法厌氧发酵是提高农业农村废弃物处理效率及资源高效循环的重要技术之一。先前围绕该技术产甲烷效率低、传质传热不均匀等问题,提出了微好氧同步预升温干发酵技术,设计了配套装备,开展了小试和中试试验,产甲烷效率得到改善。为进一步提高放大装备的实际应用质量,在对发酵装置密封、进出料、喷淋循环系统等关键部件优化的基础上,探明了最优曝气量及实际应用中微好氧预升温阶段物质转化特性,揭示了微生物生态网络关系,评价了实际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对关键部件的优化显著提升装备运行稳定性,微好氧同步预升温阶段最优曝气量为10 L/min,容积产气率达到1.20 m3/(m3·d)。物料在第40小时升温至42℃,曝气组各层物料温度较未曝气组均提高45.54%、32.46%和52.06%。同步预升温促进了物料各层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提高了酸化效率,有机酸质量浓度分别提高59.83%、50.69%和20.85%,物料产气潜力提高34.9%。探明了微生物网络关系以及与发酵环境因子变化的相关性,发现微好氧预升温阶段具有协同作用的功能微生物SBR1031、Synergistale...  相似文献   
47.
为适应农村居民对现代化生活的追求、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本研究结合我国农村实情提出以“抽吸式-源分离-就地就近资源化”为技术路线的现代资源化模式作为农村家庭粪尿处置与利用的解决方案,选取一自然聚落,建设服务于20户居民的示范工程开展可行性研究。方案采用组合式多级厌氧发酵制肥工艺对单独收集的抽排厕所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就地就近回用于附近农田,考察抽排厕所废物性质,对制肥设施进行定期监测,并于运行32个月后破拆清扫、取样分析。结果显示:设施未出现堵塞、满溢及渗漏现象,污泥积累不超过设施总有效高度的20%且充分稳定,具有维护简单、清扫周期长的特点;设施出液及底泥均未检出活寄生虫卵,粪大肠菌值>10-4,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 7959—2012)中的卫生标准;设施出液及底泥的总养分含量分别为0.18%和0.43%,有机质含量分别为0.05%和2.65%,每年产生的出液及污泥共计可取代氮肥(N)161.19 kg、磷肥(P2O5)9.67 kg、钾肥(K2O)42.11 kg。现代资源化模式的成功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还能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降低家庭废物处理成本的同时,实现资源就地回用,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8.
为提高青稞秸秆的综合利用率,采用NaOH对青稞秸秆进行预处理,研究不同水平NaOH和预处理时间对青稞秸秆厌氧发酵性能的影响,探讨NaOH在青稞秸秆厌氧发酵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青稞秸秆相比,NaOH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青稞秸秆产甲烷性能(P<0.05),且产气速率快、发酵周期短。其中,5% NaOH处理12 h青稞秸秆的累积甲烷产量高于多数木质纤维素类废弃物,为250.03 mL·g-1,是优良的发酵原料。NaOH预处理增加了青稞秸秆中纤维素含量(13.37%~39.31%),并有效降解了木质素(12.89%~64.34%)和半纤维素(0.96%~30.30%)含量。表明NaOH预处理是提高青稞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9.
为实现辣椒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批式厌氧发酵试验,分别研究了经不同体积分数(2%、4%、6%、8%)的H2SO4和不同质量分数(2%、4%、6%、8%)的Ca(OH)2预处理的辣椒秸秆与羊粪混合厌氧发酵的产甲烷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预处理中Ca(OH)2质量分数的升高,辣椒秸秆与羊粪混合厌氧发酵的甲烷产率升高,经8%Ca(OH)2预处理的甲烷产率最高(188.56 mL·g-1),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较对照提高了61.26%。但随着预处理中H2SO4体积分数的升高,辣椒秸秆与羊粪混合厌氧发酵的甲烷产率降低,且显著(P<0.05)低于对照。利用修正的冈珀茨(Gompertz)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各处理的产甲烷过程,其中,经Ca(OH)2预处理的最大甲烷产率(Vm)值较大,说明Ca(OH)2预处理辣椒秸秆能有效提高其与羊粪混合发酵的水解速率。酸、碱预处理均对辣椒秸秆木质纤维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其中,Ca(OH)2预处理的降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0.
为从源头上解决农村有机垃圾排放污染和实现资源化利用,以北方典型农户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评估和沼气化利用混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家庭有机垃圾主要由厨余垃圾和人类粪便组成,日平均总产量3.71~4.96 kg(以每户3~4人计);将厨余垃圾、粪便和玉米秸秆按照干物质23??44??9比例混合可获得最大TS产气率330 mL·g-1.经测算,若将每户产出有机垃圾全部用以厌氧转化,每天产沼气1.5 m3以上,可满足3~4人普通家庭日常饮食.研究对改善农村环境和调整生活用能结构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