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18篇
  免费   765篇
  国内免费   1240篇
林业   1997篇
农学   1949篇
基础科学   1574篇
  944篇
综合类   13491篇
农作物   2063篇
水产渔业   1936篇
畜牧兽医   5146篇
园艺   1986篇
植物保护   637篇
  2024年   306篇
  2023年   986篇
  2022年   1062篇
  2021年   1115篇
  2020年   907篇
  2019年   1007篇
  2018年   435篇
  2017年   722篇
  2016年   970篇
  2015年   1149篇
  2014年   1675篇
  2013年   1424篇
  2012年   2016篇
  2011年   1968篇
  2010年   1656篇
  2009年   1727篇
  2008年   1746篇
  2007年   1479篇
  2006年   1301篇
  2005年   1194篇
  2004年   802篇
  2003年   802篇
  2002年   665篇
  2001年   601篇
  2000年   470篇
  1999年   364篇
  1998年   357篇
  1997年   362篇
  1996年   353篇
  1995年   337篇
  1994年   335篇
  1993年   296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91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6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李俊  葛诚 《大豆科学》1994,13(2):145-151
本文报道了从我国15个省(区)分离的大豆三类共生体54个菌株的部分生理生化特性及其变化的研究结果。菌株的世代时间测定表明,26株快生菌株为2.6-4.7hr,12株慢生菌株多数为8.5-12.1hr,16株超慢性生菌株在18.2-39.6hr之间;改变大风大浪原对代时有影响,但仍在各自的代进范围内,证明世代时间是大豆力菌株间比较稳定的重要表型特征之一;在YEM培养基上快生菌株产酸,超慢生菌株产碱能  相似文献   
62.
肾俞穴,后三里穴与子宫相关的神经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和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家兔子宫与肾俞穴、后三里穴的外周神经联系。结果显示,支配子宫与肾俞穴、后三里穴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及交感节后神经元分布节段部分重叠,在腰1(L1)脊神经节有少量的荧光素双标记细胞,约占该节荧光素标记细胞总数的2.6%,表明L1脊神经节有一些初级传入神经元,其周围突分支分布于肾俞穴和子宫,提示子宫与肾俞穴除通过中枢途径联系外,还可通过外周突分支投射的感觉神经元直接相联系;在胸12~荐3(T12~S3)交感神经节出现大量分别支配子宫和后三里穴的标记细胞,这两种细胞紧密相邻,提示支配子宫和后三里穴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之间,可能还存在直接或间接联系。上述结果为穴位-内脏相关机理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63.
以构树的成长芽为材料,利用电镜详细观察了构树芽原形成层和形成层的发育过程,原形成层出现于茎端剩余分生组织环,细胞成束排列。在初生长后期,原形成层束位于原生木质部和原生韧皮部之间的细胞发生平周分裂,产生径向排列的细胞层。由观察得出,构树形成层是从原形成层逐渐发育而来,次生木质部的出现是形成层分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4.
本文对人参超薄切片的制作工艺及切片的主要成分进行了研究及分析比较。切成片厚度为0.1毫米左右,直径1.5厘米左右。薄片可见横断面的特殊结构,无卷曲对折现象,口含40 ̄60秒可全部溶解。皂甙、氨基酸、多糖含量分别为2.950%、7.697%、10.03%,与切片前原料参及其它品种红参相比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5.
夏海黄三元杂种牛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分析了夏海黄三元杂交后代(公牛34头,母牛37头)与豫北黄牛及海黄F1初生-24月龄体尺与体重均较豫北黄牛有较大幅度提高,较海黄F1提高明显,利用夏海黄三元杂交发展肉牛生产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6.
茶叶中芳樟醇香叶醇及其配糖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36年在煎茶中鉴定出芳樟醇和香叶醇以来,有关它们在茶叶中的含量、品种和地域特征、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一直为各国茶叶工作者所关注。研究表明,茶叶中的芳樟醇具铃兰香气,系阿萨姆种及我国大叶种茶香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其含量在新梢各部位的分布表现为芽>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茎,各季含量以春茶最高,夏茶最低。加工过程中,芳樟醇大量产生于揉捻及发酵工序。芳樟醇还有四种顺式和反式吡喃型及呋喃型氧化物。与芳樟醇不同,香叶醇为中小叶种茶叶中的主要香气成分,具典型玫瑰香型。祁门红茶中含量极高的香叶醇成为“祁门香”的重要基础物质。然而,香叶醇在新梢各部分的含量分布及其季节和加工变化与芳樟醇相似。 茶叶单萜烯醇配糖体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1981年,竹尾忠一首次将茶鲜叶匀浆物置40℃下培养30分钟后发现有大量的芳樟醇和香叶醇产生,当加入β-葡糖甙酶的抑制剂Hg~(2+)及特异性抑制剂葡糖酸-1,4-内酯后,芳樟醇和香叶醇的生成受阻,而受热处理后的茶叶匀浆物添加β-葡糖甙酶后同样亦能产生芳樟醇和  相似文献   
67.
临颍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县,为挖掘土地增产潜力,近几年围绕漯河市政府提出的“富民工程”,在原有麦棉两熟、瓜棉两熟的基础上,开展了麦瓜棉三熟开发研究及示范推广,取得了可喜成效,为农业高产高效,解决人多地少矛盾,趟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68.
69.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多发生于 4~ 6月龄的猪。该病多发生在炎热季节。临床特征为高热、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和关节炎。笔者用三黄石膏汤治疗疹块型丹毒病猪 2 9头 ,有效率达 96%。1 症状病猪精神不良 ,食欲减少或废绝 ,T41℃以上 ,颈部、耳根、背部、四肢及臀部皮肤表面出现紫红色的疹块。2 治疗三黄石膏汤 :黄芩 1 5 g,黄柏 1 5 g,黄连 1 5 g,生石膏 2 0 g(另包 ) ,栀子 1 5 g,知母 1 5 g,青蒿 2 0 g,牡丹皮 1 0 g,厚朴 1 0 g,生姜 1 0 g为引。水煎后加入生石膏末 ,候温灌服 ,方中剂量…  相似文献   
70.
郑义 《西北园艺》2005,(5):47-47
1)早施基肥。基肥要在土壤封冻前施人,越早越好。以优质农家肥为主,磷肥和复合肥为辅。有机肥不足的,可施腐殖酸类复合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盛果期果园每667m^2施3000kg以上(低于此标准的,增施有机复合肥或腐殖酸肥50kg),过磷酸钙100kg,三元复合肥50~75kg,幼树和初结果树酌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