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9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林业   389篇
农学   524篇
基础科学   194篇
  221篇
综合类   2421篇
农作物   391篇
水产渔业   165篇
畜牧兽医   899篇
园艺   383篇
植物保护   10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In order to obtain the cloned sheep using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as the donor cells,the BMSCs of sheep were chosen and reconstructed embryos were built to transfer.10 published microsatellite markers were chosen,and the DNA samples from clone sheep,donor cells and surrogate ewes were amplified,and the relationship of father-son(RCP)was analyzed using the Quantity One for genotyp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constructed embryos were successfully built for electric fusion using sheep BMSCs as nuclear donor,and making nuclear transplantation into enucleated mature oocytes of which the fusion rate was 80.62%.20 surrogate ewe were chosen to be implanted with the reconstructed embryos at morula stage by implant surgery,and 5 lambs were born and only 3 were survived.The genotype of cloned sheep was in line with the dornor cell and the RCP were more than 99.999%.In conclusion,the first clone sheep were obtained successfully by using BMSCs as a nuclear donor in this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02.
种养结合,可延长产业链,提高土地的经济利用率;同时改善畜禽的日粮结构,降低饲养成本,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行种养结合,既降低成本又能增加收益,是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本文从种养结合的含义、意义作用、技术原理及种养结合模式分类等几方面综合论述了有关种养结合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3.
畜间布病在大幅上升,建议在畜间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布病免疫工作因其对人的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104.
苹果幼园间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宝鸡地区新建矮化密植苹果园面积较大,矮化自根砧或双矮果园普遍采用宽行密植、网格立架扶干栽培模式(株距1-2 m,行距3.5-4.0 m)。由于行间较宽,幼树期(1-3年)间作较为普遍,笔者对间作物种类、收益及对幼树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多点调查,并对间作技术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5.
李杨  杨燕芬 《草地学报》2023,31(1):180-186
为明确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效应对红色型豌豆蚜生长和繁殖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以红色豌豆蚜克隆、绿色型豌豆蚜克隆及豌豆修尾蚜克隆作为试验材料,选用琼脂法,首先制备4种竞争试验区(1头区,2头区,种内竞争区和种间竞争区),观察各试验区蚜虫的种群动态,另准备3个(红色型、绿色型及豌豆修尾蚜)高密度种群处理,分别往里放入1头4龄红色克隆若虫,统计其3日总产蚜数。结果发现,种内竞争区和种间竞争区,二者的竞争效应都非常明显,竞争区混合种群的增殖率高于2头区,种间竞争区红色克隆胜利组单头红色克隆第10天新生蚜数高于其他处理。此外,高密度的绿色克隆和豌豆修尾蚜种群均能抑制红色克隆的繁殖。因此,红色型豌豆蚜能通过评估竞争种和同伴的相对密度来控制繁殖,无论是种间竞争还是种内竞争均能影响其繁殖,且种间竞争可能加速它的繁殖速率。  相似文献   
106.
目前物种的相对多度与种间关系的内部联系如何影响物种共存仍不清楚。为探讨植物群落物种间关系强度的多度不对称性及其对载畜率的响应,本研究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植物群落为对象,分析了对照、轻度、中度及重度放牧下群落物种的多度及其频率。结果表明:随载畜率的增大,物种数呈现出降低的趋势。不同载畜率下同分布指数CO均存在明显的多度依赖性;常见种(如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及刺穗藜(Chenopodum aristatum))对其他物种的作用强度普遍较强。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对无芒隐子草及刺穗藜的作用强度均高于其二者对短花针茅的强度,表现出种间强度的不对称性。此外,放牧使得短花针茅对无芒隐子草的作用强度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使得无芒隐子草对短花针茅的作用强度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因此,物种间存在多度的不对称性,而放牧进一步造成其物种间作用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7.
108.
低能离子注入后小麦苗期损伤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鉴54、豫农118及豫麦18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率、剂量离子注入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剂量率和剂量的增加小麦幼苗损伤程度逐渐加剧,具体表现在苗高降低、第一叶长变短。剂量率间差异显著,品种间有辐射敏感性差异。另外苗期还发现了一些变异,主要表现为主叶脉失绿和形态畸形。离子束诱变的合适剂量在6×1017ions/cm2以上。  相似文献   
109.
基于视觉的苗期作物和杂草的图像分割技术逐渐成熟,通过视觉技术对苗期作物进行精准识别和定位,是实现株间除草的关键技术和难点。作物的精准识别首先需要利用颜色特征将图像中的作物、杂草和土壤背景进行分割;其次利用实际识别对象的位置特征,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光谱特征等构造新的特征向量,结合成熟的分类算法对作物和杂草进行特征分类识别。针对棉苗和大豆苗,主要提取位置特征、形状特征,多采用支持向量机为主分类算法;针对玉米,主要提取位置特征、纹理特征,多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为主的分类算法;针对部分蔬菜苗,主要提取形状特征、光谱特征,多采用算法结合的优化算法,具体实现时需要根据离线样本学习的结果来平衡苗期作物的识别准确率与实时性。在目前的算法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作物特征提取效果易受到遮挡、光照等干扰;分类算法目前还不能得到非常令人满意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目前算法一般是针对某种时段的作物,不具有通用性。这些都是后续算法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0.
2007年麦收期间,全省各级农机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强管理,优化环境,强化服务,推动小麦机收和跨区作业继续向市场化、高效益方向发展,再一次展示了农业机械在“三夏”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和农机部门小麦机收会战的组织管理水平。主要特点是:一、跨区作业机具多,效益好全省共组织9个市、193支跨区作业队、11190台联合收割机到河南、山东、安徽和湖北等省参加跨区作业,作业面积700万亩,单机作业最多的1000亩,作业收费每亩30~45元之间,作业总收入2.4亿元左右,在燃油价格较高的情况下,仍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二、本省夏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