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60篇
水产渔业   348篇
畜牧兽医   2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21.
研究了稀土Ce^3 对草鱼受精卵孵化和鱼种生长的影响,Ce^3 的最佳浓度范围为2.4-4.8mg/L,可提高孵化率20.2%-21.7%,铈对孵化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受精卵对铈的吸收实现的,饲料中添加3.2-12.8mg/kg的铈可提高草鱼鱼种生长率9.56%-13.86%。  相似文献   
722.
<正>本文就沙塘鳢繁殖生产中的产卵和孵化环节进行了深入观察和思考,主要观察内容有:多雌共巢产卵,卵块重叠;受精卵提前脱落、破膜;非正常卵发育;正向卵与反向卵;白卵等,并总结出一些沙塘鳢孵化率低的原因,为沙塘鳢规模繁殖提供一些解决思路。1多雌共巢现象产卵池规格4.0 m×0.8 m×0.6 m,每池设置产卵巢12个,沙塘鳢配组30~50组。每天定时检查产卵  相似文献   
723.
采用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研制的"河豚毒素半定量快速检测试剂盒",在双斑东方鲀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过程中,对不同繁殖群体亲种,不同繁殖群体交配所得受精卵、胚胎及仔稚幼鱼的河豚毒素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繁殖群体亲鱼组织器官毒性差异大,亲鱼眼珠、精巢为阴性,皮肤、肌肉、肝脏、卵巢呈现不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4%、16.2%、40.5%、40.5%;养殖繁殖群体亲鱼皮肤、肝脏为阳性,野生繁殖群体亲鱼肝脏和雌性性腺河豚毒性阳性检出率比养殖繁殖群体亲鱼高;野生群体雌性亲鱼与野生群体雄性亲鱼、养殖群体雄性亲鱼交配组受精卵河豚毒素均为阳性,早期胚胎为阳性,后期胚胎为阴性;养殖群体雌性亲鱼与野生群体雄性亲鱼、养殖群体雄性亲鱼交配组受精卵、胚胎河豚毒素皆为阴性;野生群体雌性亲鱼与野生群体雄性亲鱼交配组仔稚鱼河豚毒素为阳性,早期幼鱼为阳性,后期幼鱼为阴性;野生群体雌性亲鱼与养殖群体雄性亲鱼交配组仔鱼河豚毒素为阴性,稚鱼、早期幼鱼为阳性,后期幼鱼为阴性;养殖群体雌性亲鱼与野生群体雄性亲鱼、养殖群体雄性亲鱼交配组仔稚鱼河豚毒素皆为阴性。  相似文献   
724.
研究了不同盐度对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孵化的影响.水温25 ℃条件下,盐度0~8时克氏原螯虾的受精卵均可孵出幼体.但以盐度0~4时孵化率较高,每个亲体平均孵出的幼体数量较多,高出此盐度范围时孵化率明显降低,且随着盐度升高,孵化时间延长.试验表明,0~4的盐度为克氏原螯虾孵化的适宜盐度,孵化率较高,孵化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725.
8.人工授精用人工方法采集成熟的卵子和精子,将它们混合后使之完成受精过程即叫人工授精,邗江场进行四大家鱼苗种生产都是采用人工授精。在生产上需密切注意观察亲鱼发情动态,当亲鱼发情至高潮时,迅速捕起亲鱼进行采卵采精,并立即进行人工授精。我场主要采用干法人工授精。具体操作是:将普通脸盆擦干,然后用毛巾将捕起的亲鱼和鱼夹上的水擦干。将鱼  相似文献   
726.
管角螺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潘英  庞有萍  罗福广 《水产学报》2008,32(2):217-222
研究了管角螺(Hemifusus tuba Gmelin)繁殖方式、繁殖季节、繁殖力、孵化及稚、幼螺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管角螺在广西沿海每年只有一个繁殖期(4-5月,水温24~28℃).管角螺的整个胚胎发育阶段都在卵囊内进行,属直接发生型,出膜后即为稚螺,其繁育过程没有自由生活的浮游幼虫阶段.繁殖期内亲螺有多次交尾现象,平均每个雌螺产卵2.1次,产卵囊20.4个,每个卵囊平均含有卵子2 115粒,个体繁殖力4.3万粒.水温24~29℃时稚螺孵出时间为29~30 d,孵化率98%.90 d后发育为5.0 cm的幼螺.  相似文献   
727.
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受精卵孵化及初孵仔鱼的饵料选择,仔鱼阶段海水比重,温度的调节等实验,研究了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结果表明:采用牡蛎受精卵或担轮幼虫为初孵仔鱼的饵料是可行的。育苗的成活率与温度、比重、水质等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28.
研究了黄缘闭壳龟(Cistoclemmys flavomarginata)孵化积温。结果显示:在孵化床平均温度为29.3℃、28.7℃时,受精卵在常温与控温条件下的平均孵化期分别为76.7 d、75.8 d,孵化率为84.9%与92.5%,孵化积温分别为47491.2~57741.1℃.h、45460.8~56088.0℃.h,最短孵化期为66 d,最长孵化期为82 d,常温孵化比控温孵化的平均孵化积温高1803.8℃.h,孵化率低7.6%。  相似文献   
729.
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又名新疆大头鱼,属鲤形目、裂腹鱼亚科、扁吻鱼属,是裂腹鱼类中唯一的大型肉食性鱼类。2003年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开始进行人工繁殖试验,到2006年已可以成功繁育,用于扁吻鱼增殖、放流和保种。鱼类受精卵的发育受到温度、盐度、光照、溶氧等外界因子的影响,而光照是其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生态因子,本实验拟从光照周期对扁吻鱼受精卵的孵化率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受精卵孵化的最佳条件,提高孵化效率。  相似文献   
730.
基于循环水孵化系统的俄罗斯鲟受精卵孵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绝大多数海淡水增养殖鱼类的苗种繁育几乎完全是人工繁殖,但对受精卵的孵化方式的研究较少,尤其循环水孵化方面。为探索封闭循环水孵化系统对鲟鱼(Acipenseriformes)受精卵孵化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受精卵孵化率、孵化酶组成和含量以及孵化过程中水体氨氮浓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封闭循环水孵化系统中总氨氮浓度随孵化时间呈线性增长,受精卵的排氨率为60~90 mg/(g·h),破膜6 h后孵化率为86%,孵化水体中孵化酶累积较严重。俄罗斯鲟的孵化酶主要由分子量为41.3 k Da的蛋白质组成,受精卵的孵化液由23种蛋白质组成,其中包括7种水解酶。研究表明,对氨氮的去除及孵化酶控制技术是循化水孵化系统急需攻克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