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07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是瑞士先正达公司开发生产的最新一代烟碱类化合物,对大白鼠口服LD50为1563毫克/公斤体重,按世界卫生组织分类属于低毒农药,对环境、使用者、各类动物及有益昆虫安全,对各类刺吸式害虫有良好的防效,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的特点,符合无公害果菜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2.
葡萄斑叶蝉成虫对黄色有趋性。利用黄板诱杀葡萄斑叶蝉,涂粘虫胶和涂黄油的黄板对该虫均具有一定的诱杀效果,涂粘虫胶黄板的诱杀效果好于涂黄油,两者诱杀效果分别为37.10头/天和13.89头/天。黄板对葡萄斑叶蝉成虫诱虫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涂粘虫胶黄板对草蛉等天敌昆虫有一定的影响,平均每块黄板每天诱杀草蛉0.39头。  相似文献   
103.
捕食叶蝉的茶园蜘蛛优势类群及其优势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1988年在长沙高桥对不全国喷布广谱性农药的茶园进行茶园蜘蛛种群结构定期系统调查和考察,结果表明:捕食叶蝉的蜘蛛优势类群为跳蛛和管巢蛛类,跳蛛类中的白斑猎蛛、花腹纽蛛、条纹蝇虎,警戒蝇豹为优势种。管巢蛛中则以褶管巢蛛、棕管巢蛛为化势种。  相似文献   
104.
芒果扁喙叶蝉是海南岛芒果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成、若虫为害花芽、叶芽、花穗、嫩梢,被害幼叶呈干枯状,同时分泌蜜露,招致叶片、果实及枝干表面发生烟煤病,由此给芒果种植业带来直接威胁。据室内饲养观察,此虫在海南岛那大地区年发生8代,以成虫在枝、叶上越冬;成虫在田间呈核心分布,一年中以6月份虫口数量最大。建议在一个果园中种植同一品种,合理修枝及喷射20%叶蝉散2000倍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5.
利用10种颜色制成的粘虫板于2011年5月7日至2011年11月1日在鲜食葡萄(莫尔格瓦)上测试了葡萄主要害虫绿盲蝽、葡萄二星叶蝉以及葡萄二黄斑叶蝉3种害虫成虫对不同颜色粘虫板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10种色板诱捕到绿盲蝽数量较多,而诱捕到二星叶蝉和二黄斑叶蝉数量较少。经方差分析,米黄、黄色诱捕绿盲蝽效果最好,深绿、绿色、白色、土黄、红色居中,深蓝其次,最差的是黑色、天蓝色,且差异显著;诱捕的另外两种害虫二星叶蝉和二黄斑叶蝉,分别以土黄、黄色,土黄、黑色、米黄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6.
紫叶李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紫叶李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对保定市紫叶李春季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紫叶李害虫调控以及天敌利用提供借鉴.结果表明,蚜虫时间生态位小(0.615 9),空间生态位大(0.987 6),与异色瓢虫、龟纹瓢虫、七星瓢虫的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重叠值大,分别为0.830 7、0.807 2,0.903 9、0.7403,0.955 4、0.643 6,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亦较高,分别为0.819 0、0.822 1、0.799 5,表明在紫叶李上蚜虫危害时间较集中,空间分布范围大,以上3种瓢虫对蚜虫均有较好的控制效能.叶蝉和蚜虫发生的时间生态往较一致,空间生态往(0.699 7)较蚜虫略窄,5种天敌与叶蝉的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上差异不大,其中龟纹瓢虫、七星瓢虫在时间上对叶蝉的跟随相对紧密;四斑月瓢虫与叶蝉的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值稍大,为0.703 5,表明其对叶蝉的控制作用略强.蜘蛛对蚜虫和叶蝉的危害起到辅助的控削作用.因此,利用多种天敌综合防控蚜虫和叶蝉危害,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起到互补作用,有效提升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07.
基于Cyt b基因序列的大叶蝉亚科部分种类分子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吸汁类害虫大叶蝉亚科种类间的系统发生关系,选用线粒体Cyt b基因432 bp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分析大叶蝉亚科9属21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Cyt b基因的多序列中,有227个核甘酸变异位点,变异率为52.5%,简约信息位点206个,占总位点数的47.7%;T、C、A、G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38.8%、17.4%、33.2%、10.6%,A+T平均含量为72.0%,明显高于G+C含量(28.0%).T、C转换大于A、G,T、A颠换占主体.密码子第1、3位点转换已达到一定饱和.以横脊叶蝉亚科(Evacanthinae)的2种类(黑条脊额叶蝉、褐带横脊叶蝉)以及杆叶蝉(Hylicinae)作为外群,基于432 bp编码的144个氨基酸序列构建了系统树,MP树和NJ树结构基本一致,均支持大叶蝉各属的单系性,构建的系统树和雄性外生殖器一些特征演化吻合.故Cyt b基因是大叶蝉亚科属种系统发育十分有效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8.
赵荣华  陈光  蔡军社  白世践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446-8446,8448
[目的]筛选适合吐鲁番地区防治葡萄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 Nawa)的植物源杀虫剂。[方法]研究了苦参碱、藜芦碱、除虫菊素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葡萄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除虫菊素在葡萄叶蝉的防治上最有效,除虫菊素的防效药后1 d即可达97.79%,药后3 d达100%,药后11 d防效未改变;苦参碱和藜芦碱对葡萄叶蝉的防治均有明显效果,药后9 d防效均超过50%。[结论]苦参碱、藜芦碱、除虫菊素3种植物源杀虫剂均可作为防治葡萄叶蝉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09.
对江苏省叶蝉科昆虫标本进行了鉴定与整理,发现叶蝉科有2个新记录属[锥头叶蝉属(Japananus Ball,1931)和桨头叶蝉属(Nacolus Jacobi,1914)]与3个新记录种[柔角顶叶蝉(Deltocephalus infirmus Melichar,1903)、锥头叶蝉(Japananus hyalinus Osborn,1900)和桨头叶蝉(Nacolus assamensis Distant,1918)].记述了这2个新记录属和3个新记录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寄主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10.
 利用植原体16S rDNA通用引物对采集的北京和天津黄化病桃树总DNA进行巢式PCR检测,证明发病样本的病原为桃黄化病植原体。经过检测昆虫总DNA和经取食过的人工培养液DNA中桃黄化病植原体的16S rDNA,结果表明桃黄化病植原体的有效传播媒介昆虫为桃一点叶蝉。将带毒桃一点叶蝉个体的头部、胸部以及腹部分离,分别在这些部位检测到桃黄化病植原体的16S rDNA,说明桃一点叶蝉的头部、胸部以及腹部都可带毒,表明植原体可从植物汁液进入叶蝉的口针、食道和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