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3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229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173篇
  604篇
综合类   939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101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16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91.
克氏原螯虾三种健康养殖模式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克氏原螯虾,俗名淡水小龙虾,在动物分类学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喇蛄科、原螯虾属。该虾在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传入我国,最初在江苏的北部养殖,随着自然种群的扩展和人类的养殖活动,该虾现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并形成了可供利用的天然种群,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物种群量较大,已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淡水虾类资源。笔者于2008年  相似文献   
992.
1.河蟹为什么在生长期必须蜕壳?河蟹的生长过程,总是伴随着幼体或幼蟹的蜕壳而进行的。因为河蟹是节肢动物,具外骨骼,外骨骼的容积是固定的,当河蟹在旧的骨骼内生长到一定阶段,积聚的机体已发展到旧外壳不能再容纳时,河蟹必须蜕去这个旧外衣,才能继续生长。将要蜕壳的河蟹,可在饲料中添加钙能、免疫低聚糖以及时补充营养、促进蜕壳。2.为什么说河蟹每一次蜕壳就是过一次难关?  相似文献   
993.
保护性耕作对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对陇中黄土高原连续实施5a的4种耕作措施: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结合秸秆还田(TS),免耕(NT),免耕加秸秆覆盖(NTS)下豌豆地收获后的径流起始时间、径流量、土壤侵蚀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强度为85mm/h的条件下,NTS可以延缓径流,减小径流强度。与NT,TS,T这3种处理比较,NTS的径流量分别降低了2.4%,12.1%,34.7%。入渗量分别增加了2.7%,13.6%,38.6%。径流出现时间分别延迟1.17,0.83,3.83min。土壤侵蚀量减少了0.3%,17.7%,62.4%。可见,免耕秸秆覆盖的水土保持效应最为明显,传统耕作的方式极易发生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994.
地面节肢动物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但至今尚缺乏对黑河中游沙质荒漠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季节变异规律的研究.文中以黑河中游沙质荒漠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5月上旬、7月和9月中旬三个典型时期采用陷阱法对地面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利用多元方差分析和群落排序等方法定量研究了沙质荒漠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异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黑河中游沙质荒漠生态系统主要的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异,7月和9月地面节肢动物群落较为相似.(2)从5月到9月,地面节忮动物群落活动密度逐渐降低,而均匀度指数逐渐增加;地面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接近,7月和9月显著高于5月,优势度指数变化规律刚好相反.(3)不同地面节肢动物类群的季节变异规律不同.如从5月到9月拟步甲科活动密度逐渐降低,蚁科活动密度在7月显著高于9月,而9月蚁科的活动密度又显著高于5月.  相似文献   
995.
为探明黄土高原生物结皮的纳尘与固土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明确其对土壤母质的风积作用,以典型风沙土和黄绵土上发育的生物结皮为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分析以及模拟纳尘试验,比较了不同发育阶段生物结皮(藻结皮、藻—藓混生结皮、藓结皮)的纳尘量和固土量,探究了不同风速、降尘粒径和降尘量下生物结皮纳尘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影响生物结皮纳尘量和固土量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生物结皮的纳尘量为无结皮的1.1倍~4.8倍,且随生物结皮由藻到藓的正向演替而增加。风速为1~8 m·s-1时,生物结皮的平均减蚀量可达19.5~4 893.0 t·km-2·a-1。同时,生物结皮的纳尘量随含水率升高而增加,且增幅与风速呈正相关;相对含水率由0增至80%后,风速5~8 m·s-1下生物结皮的纳尘量分别平均提升了4.9%、53.1%、59.6%和72.3%。此外,生物结皮的纳尘量还随地表粗糙度增加而显著升高。与纳尘量的变化规律相似,生物结皮的固土量也随结皮发育阶段的正向演替而增大,其中藓结皮的固土量为藻结皮的1.4...  相似文献   
996.
地表温度(LST)是重要的气候变量之一,是陆面过程地-气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参数.研究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2017年观测数据,分析该地区地表温度年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沙漠腹地地表温度季节变化明显,昼夜温度变化波动幅度大,年内日均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四季的日内温度变化特征基本一致,日最低温均出现在当地...  相似文献   
997.
异常芦笋的产生原因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空心笋 1.1产生原因 ①低温是造成芦笋空心的主要原因.采笋前期地温较低,但白天地表温度高于地下温度造成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缓慢,而处于地表部分的嫩茎细胞分生较快,养分和水分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  相似文献   
998.
采用目测、网捕、色板诱集和糖醋液诱捕等方法,对云南省蒙自地区枇杷园越冬代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春季蒙自枇杷园生态系统内节肢动物包括9目30科 41种,其中植食性昆虫31种,捕食性昆虫7种,中性昆虫3种,分别占整个群落的75.61%、17.07%、7.32%。植食类亚群落的优势度指数与优势集中性指数均最高,节肢动物总群落在数量上主要受植食类亚群落的影响。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在时间序列上呈现一定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9.
明确转基因大豆ZH10-6(转G2-EPSPS和GAT基因,耐除草剂)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安全性,从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大豆病害、大豆根瘤菌和田间杂草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ZH10-6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群落结构、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发生规律、大豆主要病害的发生及根瘤菌数量等方面的影响,与非转基因...  相似文献   
1000.
冀南地区农田氮磷流失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农田氮磷养分流失是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了研究冀南地区农田氮磷流失特征,本文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大田试验的方法,测定施肥前后裸地农田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氮磷流失量,分析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磷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地表径流与壤中流的产流存在明显差异,地表径流产流过程波动明显,壤中流流量变化较为平缓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在总径流量中的比例较小,两次试验分别占9.0%与13.1%;径流中氮素浓度在产流初期较高,随后迅速衰减,产流后0~35 min是累积氮流失量较快的时段;产流中可溶性氮的输出以硝氮为主,占累积流失量的71.0%~99.7%,且硝氮的流失极易受水文因素的影响;磷元素在径流中的含量较低,多以颗粒态存在,并且随着产流时间的延长,壤中流逐渐成为磷流失的主要途径;累积产流量与累积氮、磷流失量之间可分别用线性拟合与幂函数拟合,拟合优度分别在0.99与0.97以上,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冀南地区农田在降雨之后氮磷流失量巨大且呈现一定规律性,适宜氮肥施用量与控制产流前期养分流失是防控当地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