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64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林业   5825篇
农学   772篇
基础科学   1499篇
  1053篇
综合类   12174篇
农作物   325篇
水产渔业   368篇
畜牧兽医   2232篇
园艺   3615篇
植物保护   332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575篇
  2021年   623篇
  2020年   645篇
  2019年   1103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830篇
  2016年   968篇
  2015年   1087篇
  2014年   1966篇
  2013年   2060篇
  2012年   2074篇
  2011年   2170篇
  2010年   2029篇
  2009年   2002篇
  2008年   1930篇
  2007年   1575篇
  2006年   1444篇
  2005年   1253篇
  2004年   810篇
  2003年   575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423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包头市城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成效和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以建设园林绿化城市为目标,以单位绿化、居民区绿化为基础,以北郊防护林为屏障,以城区花园、广场为基地的大绿化体系的形成,包头市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细实施、规范开发建设项目预防监督工作,尤其是在市政工程和房地产开发等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工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全市形成了点成景、线成荫、面成林、环成带的绿化格局和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园林生态体系,既给市民的休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又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942.
现场试验是获得城市透水面雨水下渗特性的重要手段。为了探索和验证城市透水面集水效应的现场试验方法,并初步率定嵌草砖铺装路面的渗流特性,通过城市嵌草砖铺装路面的降雨模拟现场试验,观测试验面出口的径流过程。结果证实:1)该试验系统的降雨模拟装置可移动性好,节水显著;径流观测装置对试验区周围地貌改变微小,其灵敏度和可操作性符合试验要求。2)嵌草砖铺装路面初期产流量较小,其主要原因是高出地面的嵌草及低于地面的水坑阻挡了地表径流;试验场出口径流过程曲线有波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流场中嵌草的起伏和摆动。3)当地表充分湿润、降雨强度为1.19 mm/min时,嵌草砖铺装路面的渗流率约为0.42。  相似文献   
943.
堆肥在土壤改良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堆肥是目前广泛应用且能有效地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的方法之一,堆肥技术已是近年来国内外较为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对堆肥处理原理及其发展历史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堆肥产物作为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应用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评述,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44.
一个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持,而山区是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其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必须同生态环境相协调。走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甘肃山区特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甘肃山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对加速甘肃山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45.
重庆市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及其农用环境容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城市污泥农用的环境风险取决于城市污泥中的污染物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该文分析了重庆市10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Cu,Zn,Pb和Cd含量及形态,根据土壤环境容量及氮肥施用量计算了重庆主要旱地土壤的最大施用量和年施用量。结果表明,重庆市城市污泥中的Zn、Cu、Pb和Cd含量分别为362.12~725.32mg/kg,69.84~170.22mg/kg,21.25~107.24mg/kg和1.26~4.25mg/kg。污泥中不稳定态Zn、Cu、Pb和Cd的比例分别为42.89%~44.74%,2.69%~9.45%,0.95%~12.06%和61.05%~79.91%。根据土壤重金属的静态容量,计算出重庆主要旱地土壤紫色土和黄壤城市污泥的一次性最高施用量分别为384.62t/hm2和98.90t/hm2。根据土壤重金属动态容量,以15、20、50为年限,计算出的城市污泥的年施用量,紫色土为66.10,60.91和55.71t/(hm2·a),黄壤为30.32,28.99和27.53t/(hm2·a)。根据作物的需氮量计算城市污泥的年施用量为3.04~6.40t/(hm2·a),该施用量低于根据土壤环境的动态容量计算的施用量,按此用量施用城市污泥更安全。  相似文献   
946.
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超  雷国平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2):164-168,173
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特点构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法对17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对象的综合承载力水平普遍较低,可划分为弱、低、中、较高4个承载力区。(2)从综合区划角度看,研究对象的空间差异也较显著,华北、长江中下游区明显高于东北、西北、晋陕内蒙古区。  相似文献   
947.
利用田间试验初步研究了污泥农用对小麦、玉米大田作物及土壤环境影响以及污泥中痕量元素在土壤与植物可食部分之间转移规律。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后,尤其是36t·hm^-2施用量时,土壤中Zn、Cu、Cd、Pb、As和№的含量均显著增加,但是施用污泥4.5至36t·hm^-2后,除小麦籽粒中Zn、Cu含量和玉米籽粒中Zn、Cr含量显著增加外,其他痕量元素在小麦和玉米籽粒中的含量没有显著增加。作物籽粒中Zn含量与土壤中污泥施加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土壤中增施1t·hm^-2之污泥,小麦和玉米籽粒中Zn的含量分别增加0.570和0.118mg·kg^-1。小麦和玉米籽粒除M和Pb的富集系数相近外,对其他痕量元素而言,小麦籽粒的富集系数显著高于玉米籽粒。从痕量元素的累积速率和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考虑,北京污泥中Hg是优先考虑控制的元素,但是污泥中№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大田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48.
基于熵权的川北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方面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赋予指标权重,应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对川北城市生态系统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川北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在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方面均处于病态,在环境要素方面,除南充处于很健康以外,其他各城市均处于病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状况川北6市则均处于病态.在对各评语集赋予数值后,川北6个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状况的排序为:南充、达州、广安、遂宁、广元、巴中.  相似文献   
949.
本在详尽分析燕山地区实现特色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性、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特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为核心的生态与经济统一的燕山地区特色经济跨越式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具体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50.
  目的  明确不同生态位风景游憩林的优势树种和结构特征,可揭示风景游憩林构建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  方法  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以900 m2样方为单元,分别在佛山千灯湖公园(20个样方)、文华公园(40个样方)、平洲公园(20个样方)设置风景游憩林群落样地,结合高分遥感影像,进行每木调查。先对径级、高度级和冠面积划分等级,再进行不同类型风景游憩林的差异分析。  结果  ①千灯湖公园的大径级、大高度级和大冠面积等级的主要树种为非洲楝Khaya senegalensis,均比文华公园和平洲公园单一;②在3个样地的有林地和建筑旁林地中,中径级乔木占相对优势明显,大径级乔木占比最少,疏林地和亲水林地小径级乔木占相对优势明显,大径级乔木占比最少;③在3个样地的有林地和建筑旁林地中,中层乔木占比最多,上层乔木占比最少,疏林地和亲水林地下层乔木相对优势明显,上层乔木占比最少;④在3个样地的风景游憩林中,中冠面积等级乔木占比最多,大冠幅等级占比最少。  结论  3个样地森林群落均具备热带或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植物区系特征。3个样地的有林地和疏林地(核心林地)、亲水林地和建筑旁林地(边缘林地)内部径级分布均表现出差异。风景游憩林所在位置由城市核心区、次核心区、城郊的过渡,其高度级分布差异逐渐变小。由于树冠是受人为干扰影响最强的生长指标,须开展长期的动态冠面积监测才能反映真实的分布趋势。图3表4参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