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40篇
  免费   366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林业   5817篇
农学   772篇
基础科学   1499篇
  1053篇
综合类   12160篇
农作物   325篇
水产渔业   368篇
畜牧兽医   2232篇
园艺   3615篇
植物保护   332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561篇
  2021年   617篇
  2020年   645篇
  2019年   1103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830篇
  2016年   968篇
  2015年   1087篇
  2014年   1966篇
  2013年   2060篇
  2012年   2074篇
  2011年   2170篇
  2010年   2029篇
  2009年   2002篇
  2008年   1930篇
  2007年   1574篇
  2006年   1444篇
  2005年   1253篇
  2004年   810篇
  2003年   575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423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海绵城市,作为我国当前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理念,源于低影响开发。基于海绵城市的内涵,结合贵州贵安新区星月湖公园规划实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六种途径,将"低影响开发"理念与公园设计相结合,提出下渗、径流控制、截污、雨水收集处理的四大海绵体建设重点系统,希望对我国后续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2.
SO2和NO2为我国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城市森林对SO2和NO2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和吸收净化能力,利用城市森林对大气污染进行修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概述了我国SO2和NO2气体污染的状况,总结了污染物进入植物体的过程及其损伤机理,并从植物抗性和吸附净化能力两方面总结了城市景观树种与SO2和NO2气体污染的关系研究,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今后研究可能发展方向,如SO2、NO2与悬浮颗粒物等复合污染对城市树种生长的影响、树种抗性和吸附能力综合研究等.  相似文献   
993.
城市森林总量需求与实现途径: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森林的功能—需求可以划分为全球气候、市域国土安全、市域公共安全、基本生活环境和高级精神需求5个关系域,其中碳平衡需求是确定1个城市森林需求总量的主要因子,居民生活水平和森林类型结构的变化对城市森林总量需求影响极大。现行城市绿地(城市森林用地)标准可以满足人年均消费1万元对城市森林总量的需要,当人均年消费1.7万元以上时,(理论上)森林覆盖率需要50%以上。仅靠增加城市森林总量来满足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带来的高碳排放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在增加城市森林数量、改善城市森林结构、提高城市森林质量的同时,增加对市区外辖县森林建设的投入。  相似文献   
994.
大岭山城市森林公园在东莞低碳城市建设中的碳汇能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2005年和2008年的森林资源小班数据,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东莞市大岭山城市森林公园的森林植物的碳储量、碳密度及碳汇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岭山森林公园3年来共吸收二氧化碳9.069万t,平均每年吸收二氧化碳3.023万t,森林碳汇能力每年7.34t/hm2,这说明城市森林公园的碳汇能力对于城市低碳经济建设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95.
随着城市的经济和文化不断地发展,人们对物质的精神追求也不断提高,而城市绿地的建设也在随之改变发展,文化景区作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通过初步分析乡土景观的适用性以及乡土景观元素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精神文化传播,简要探讨了乡土景观应用。  相似文献   
996.
李美蓉 《现代园艺》2019,(12):88-89
基于景观生态学、森林美学及园林艺术的基础理论,通过大量文献研究,从生境、画境、意境3个层面探索城市森林营建策略。结合看丹村留白增绿项目的设计实践,总结景观游憩型城市森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王亮 《现代园艺》2019,(12):109-111
城市的形象塑造取决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而随着各个高校新区的建成和城市的迅速扩张,过去封闭的大学校园,现在逐渐开始对普通市民开放,自此大学校园也就成为了城市公共环境的一部分。从设计角度出发,探讨大学校园景观与城市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大学校园景观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王亚男 《现代园艺》2019,(12):153-154
城市园林环境生态设计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良好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环境建设中。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定义、原则,提出了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相似文献   
999.
邓剑煊 《现代园艺》2019,(12):64-65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城市水安全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详细阐述了海绵城市理念下园林式景观设计方法,并总结了天津、杭州、重庆地区"海绵城市"发展经验,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周梦琪 《现代园艺》2019,(12):134-135
当今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等生态问题对社会经济公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际社会为有效应对生态挑战,提出建设韧性城市的新思路,通过韧性城市的建设,提高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实现城市的核心价值与竞争力。我国在建设韧性城市时,要加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协同各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提高韧性城市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