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6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中国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的分类与现代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是指壳斗科栎亚属中的高山栎组(Quercus subgenus Quercus sect.Brachylepides)的8种植物及1个存疑种,巴东栎组(Quercus subgenus Quercus sect.Engleriana)的7种植物.本文依据已有的文献和多年的野外考察,综述了中国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的分类及种类.同时,阐述了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和解释这类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力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2.
为探究亚热带森林的双菌根侵染特征和机制,以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5 hm2亚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对样地内的38个树种共181棵木本植物进行了根系采样,观察根系的菌根真菌侵染状态,分析双菌根的侵染特征.结果表明,在检测的38个树种中,6个为双菌根树种,29个树种为丛枝菌根(AM)树种,3个为外生...  相似文献   
93.
壳斗科优良树种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斗科(Fagaceae)树种很多,在我国林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尤其在长江流域以南形成常绿阔叶林,具有很强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灾减灾等生态功能,是造林绿化、美化城乡的主要树种,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食用菌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94.
台湾壳斗科木材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台湾壳斗科木材分为6属15类,同时从木材分类角度讨论了该科植物的分类问题,可供海峡两岸进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95.
蒙古栎育苗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栎,又名柞树,属壳斗科栎属,材质经济价值高,根系发达,根深、耐寒、耐干旱,抗风、防水能力强,枝干可做矿柱、地板,也可用来培养木耳、香菇等,种子含淀粉及其它营养物质,是良好的饲  相似文献   
96.
采用显微观察、X-射线衍射和碘电位滴定等现代分析方法,对青冈属淀粉的颗粒特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青冈属淀粉的颗粒较小,形状较为规则,具有明显的偏光黑十字,颗粒的结晶结构都属于C型。青冈属淀粉的糊化温度较高,但其溶解度和膨胀率都很小。青冈属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较低,从而支链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97.
壳斗科4个树种木材基本密度及燃烧值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茅栗(Castanea sequinii Dode)、槲栎(Quercus aliena BI.)、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I.)和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的木材基本密度和燃烧值的径向和纵向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树种内燃烧值纵向不显著差异外,树种间、树种内木材基本密度和燃烧值及交互效应都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木材基本密度径向变异均为自髓心向外波动曲线形式下降型,纵向变异表现不同的趋势;燃烧值的径向变异与木材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相同,纵向变异表现为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回归分析表明,可用多项式方程来描述4个树种木材基本密度和燃烧值随年龄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8.
几种壳斗科植物叶中β-胡萝卜素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壳斗科植物叶中-β胡萝卜素含量年变化有如下规律:在全年,β-胡萝卜素含量大致可分为4个比较明显的阶段,即3-5月的缓慢增长期、5-8月的相对稳定期、8-10月的快速增长期和10-11月的急速下降期。同时,实验结果也显示,所分析的15种壳斗科植物中有12种的-β胡萝卜素含量在最高峰时超过了10mg/100g鲜叶,其中麻栎叶中含量最高可达19.353mg/100g鲜叶,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森林植物鲜叶中β-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纸层析法分析了179种森林植物鲜叶中β-胡萝卜素含量。结果表明:竹亚科和壳斗科植物叶中β-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板栗,为67.75 mg/kg,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0.
探访槲寄生     
槲寄生南北皆有,国内仅新疆、西藏、云南、广东四省不产,但却是一种可遇不可求之物种,这些年一直没有拍到过。前几天编林海伦老师文章,见其在海曙龙观拍到了好看又有趣的槲寄生,心痒难耐(图1)。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桑寄生科槲寄生属灌木。此处之“槲”,是指壳斗科栎属的槲树,槲寄生的寄主之一。中国植物志记载,槲寄生还可寄生于榆、杨、柳、桦、栎、梨、李、苹果、枫杨、赤杨、椴属等树木之上,全部都是落叶树种。但是,根据林海伦老师的长期观察,宁波的槲寄生似乎偏爱枫杨,他还没在别的树上看到过槲寄生(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