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44篇
  免费   639篇
  国内免费   936篇
林业   1800篇
农学   1544篇
基础科学   1169篇
  1944篇
综合类   15432篇
农作物   1145篇
水产渔业   716篇
畜牧兽医   5859篇
园艺   2093篇
植物保护   417篇
  2024年   264篇
  2023年   743篇
  2022年   775篇
  2021年   747篇
  2020年   710篇
  2019年   852篇
  2018年   417篇
  2017年   671篇
  2016年   876篇
  2015年   936篇
  2014年   1617篇
  2013年   1474篇
  2012年   1895篇
  2011年   1900篇
  2010年   1616篇
  2009年   1770篇
  2008年   1762篇
  2007年   1587篇
  2006年   1562篇
  2005年   1553篇
  2004年   1109篇
  2003年   1147篇
  2002年   882篇
  2001年   900篇
  2000年   700篇
  1999年   495篇
  1998年   488篇
  1997年   476篇
  1996年   386篇
  1995年   345篇
  1994年   288篇
  1993年   229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178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水产品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等营养素而脂肪含量相对较低,深受人们喜爱,也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中由于水分、蛋白质等成分含量丰富,极易在微生物和内源酶的作用下发生蛋白质、脂肪等的降解或氧化而腐败变质,从而缩短了货架期,降低了商业价值。气调包装保鲜技术是指通过使用高阻隔性能的复合包装材料,并调整食品贮藏环境中的气体组成来改善食品贮藏品质并延长货架期的技术,因其安全性高、保鲜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品保鲜领域中,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气调包装复合其他保鲜技术(低温、紫外杀菌、臭氧处理、超高压处理、化学保鲜剂、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领域中的应用,旨在为气调包装在水产品保鲜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已有的研究表明该复合技术能有效地降低水产品贮藏末期微生物总数、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生物胺等指标,并维持较高的感官评分、水分含量、鲜度值,可有效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未来可以从气调包装复合保鲜技术的抑菌机理、理化指标变化机理、包装材料及模式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而且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饮食安全问题,对食 品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给农业行业带来了广阔发展前景,农业行业也要与时俱进。近些年,随着科 学技术不断发展,有机种植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专家对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进行了深入 分析,能够为农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还能够使农业产品更加安全可靠。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 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93.
桑枝食用菌栽培技术能够拓展栽桑养蚕生产链条的价值,且所栽培出的食用菌农药残留量 少、成本较低、生产适应性较强,优势较为明显。本文主要对利用桑枝生产食(药)用菌栽培技术进行 分析,探索优质的生产配方,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到最佳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棉花常规施肥技术存在的施肥次数多、技术复杂、用量大、利用率低、中后期土壤追肥操作不便、施肥易受天气影响等问题,研究了主栽棉花品种营养特性,研制了易降解棉花专用缓控释肥缓控释包膜新材料、系列配方,创新了生产工艺,研制的专用缓控释肥实现了棉花减量简化一次性施肥,变革了棉花施肥技术,解决了常规技术中施肥集中期与干旱雨涝等灾害高发期重叠导致的无法追肥或肥害、从而减产的重大难题。与等养分常规施肥相比,应用该技术棉花单产增加 3.8%~14.1%、增效10.1%~25.5%;减少施肥用工50%以上,等产量情况下单位面积减少施肥11.2%~52.3%。以棉花减量简化一次性施肥为核心技术,建立了棉花绿色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95.
不同控释氮肥运筹对粳稻养分吸收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绥粳18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一次性施入控释氮肥免追肥条件下,设置不同施肥量(高、中、低、无)和施肥深度(5 cm、10 cm),探讨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粳稻养分吸收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氮肥运筹条件下,粳稻各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转运均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施肥深度5 cm组,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粳稻的氮吸收总量增加,同时可促进磷的吸收,但影响幅度较小。钾变化与氮、磷变化有所不同。施肥深度10cm组,施高量氮肥抑制了粳稻对磷的吸收、减少了对氮的吸收,但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对钾的吸收无显著影响。施用树脂包膜控释肥,纯氮用量为153 kg/hm^2、施肥深度5 cm、一次性施肥免追肥可获得最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并显著提高磷钾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96.
孙家柱  李欣  张爱民 《麦类作物学报》2020,40(11):1316-1326
为在宽泛的稠度范围内检测和估算小麦的粉质参数以服务品质育种,本研究通过构建和应用复合粉质参数,并结合梯度加水、目测加水和误差控制技术,明显降低了加水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成功建立了一系列逻辑算式和回归方程,定量描述了宽泛稠度与标准稠度(500 FU)下检测结果之间的转换关系,实现了标准检测结果的非直接测定。目测加水估计结果与对应标准值的相关性显示,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和弱化度的估计标准值与标准值间的相关系数r=0.988~0.995;从不同途径推导出标准加水量预测的三个算式,其预测结果与标准值的相关系数r=0.983~0.995,综合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粉质仪内置软件的预测值。从而,用小而确定的样品量与一次目测加水测定(推荐稠度440~650 FU)估计标准检测结果,且可据此准确地调整加水量,直接测得达标的粉质参数。另外,借用逻辑算式还可将全部参数的达标值矫正为稠度500 FU时的标准值,使传统的粉质检测结果更加精准、更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997.
在全量化肥和化肥减施条件下,为探究中微量元素肥及氨基酸叶面肥对甜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开展了田间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肥处理;T1:常规施肥;T2:常规施肥+纽崔恩;T3:纽崔恩+20%化肥减施;T4:纽崔恩+20%化肥减施+氨基酸叶面肥。试验结果表明,与T1相比,T2甜瓜单果质量、小区产量、横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和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7.12%、14.12%、1.92%、17.17%和19.16%;而在化肥减施条件下,与T3相比,T4甜瓜单果质量、小区产量、横径、纵径、SPAD值、甜瓜直径、中心和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25.14%、24.86%、7.34%、9.62%、1.76%、14.52%和4.00%。综上所述,全量化肥使用时,增施中微量元素肥可促进甜瓜产量和品质改善;化肥减施20%时,配施中微量元素肥和氨基酸叶面肥不仅可显著提高甜瓜产量,还会明显改善甜瓜品质。  相似文献   
998.
999.
 调查发现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和郑州市中牟县西瓜田病毒病严重发生,症状表现为叶片黄化、蕨叶、皱缩、卷曲,枝梢翘起,果实变小和瓜纹不清。为明确其病毒种类,通过小R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采集的西瓜样本中存在8种病毒。其中包括5种已知病毒: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 ZYMV)、甜瓜蚜传黄化病毒(Melon aphid-borne yellows virus, MABY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 WM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CGMMV)和西瓜隐潜病毒(Citrullus lanatus cryptic virus, CiLCV);3种为新检出的RNA病毒:西瓜病毒A(Watermelon virus A, WVA)、西瓜皱叶相关病毒1号(Watermelon crinkle leaf-associated virus 1, WCLaV-1)和西瓜皱叶相关病毒2号(Watermelon crinkle leaf-associated virus 2, WCLaV-2)。RT-PCR检测田间66个西瓜标样发现,WMV、CiLCV和ZYMV是侵染两地西瓜的主要病毒,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1%、56%和52%,两种及以上病毒复合侵染的比率达68%。  相似文献   
1000.
为明确水茄Solanum torvum植株叶片邹缩、褪绿是否由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侵染引起,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田间采集具有疑似感染症状的水茄植株叶片样品,应用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简并引物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软件分析比较其核苷酸序列特征,并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从采集的疑似病叶中共克隆获得了5条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DNA-A全序列和3条DNA-B全序列,经全序列分析发现,侵染水茄的2种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分离物分别属于中国南瓜曲叶病毒(squash leaf curl China virus,SLCCNV)和野茼蒿黄脉病毒(Crassocephalum yellow vein virus,CraYVV)。SLCCNV水茄分离物的基因组具有典型的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双组分结构特征,与来自泰国的SLCCNV分离物(AB330078)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最高达到99.0%;CraYVV水茄分离物的基因组具有典型的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单组分结构特征,与来自云南省景洪市的CraYVV分离物(EF165536)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最高达到97.6%。表明水茄是这2种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的新寄主,并首次发现双组分和单组分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可复合侵染水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