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9篇
  62篇
综合类   854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1551篇
园艺   83篇
植物保护   15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两种新型制剂对人工诱发鸡白痢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评价头孢噻呋不同剂型、不同用法对革兰氏阴性菌所致鸡病的临床疗效。采用3日龄雏鸡人工诱发鸡白痢,接种后5小时分别对6组试验鸡给以不同剂量头孢噻呋混悬液(注射)和头孢噻呋钠冻干粉(灌服),每天一次,连用三天,同时对另3组试验鸡用硫酸粘杆菌素、氟苯尼考、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作药物治疗对照。用药后15天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呋治疗组的平均死亡率为8 3%,对照药物治疗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6 6%(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10 0%(硫酸粘杆菌素)、23 3%(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组的平均治愈率为87 75%,对照药物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0%(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76 6%(硫酸粘杆菌素)、63 3%(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的治疗效果在死亡率、有效率和治愈率的指标比较上,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头孢噻呋混悬液和冻干粉在同剂量水平比较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两剂型高、中剂量组的疗效均高于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92.
以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氟甲砜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SMZ、氟哌酸对鸭疫里氏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88.1为1μg/mL、2μg/mL、4μg/mL、32μg/mL、64μg/mL、8μg/mL。180只健康本地麻鸭分成6组,每组30只,除1组作健康对照外,其它5组按2.5mL/kg.bw皮下注射鸭疫里氏杆菌培养物(3.8×109cfu/mL)。感染鸭用氟甲砜霉素内服治疗,给药剂量分别为30mg/kg、20mg/kg、10mg/kg,以氯霉素作对照(30mg/kg),1d1次,连续用药3d,给药结束15d后,各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3.3%,90.0%,80.7%和82.1%,感染对照组死亡率为56.7%。  相似文献   
93.
通过建立以硅胶板层析法为基础,以枯草杆菌作为指示菌的生物自显影法作为农抗万隆霉素活性组成的常规定性检测方法:用50mg/mL农抗万隆霉素粗提物点样0.5mL,用三元溶剂乙酸乙脂:异丙醇:正己烷=71.5:16.8:ll,7展开,贴板10min,37℃培养10h即可得到清晰的抑菌斑色谱图。应用该方法可将万隆霉素粗提取物分离得到10个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94.
为提高达托霉素产生菌玫瑰孢链霉菌的发酵能力,通过筛选癸酸钠抗性菌株,优化其发酵瓶补加正癸酸的方法,提高达托霉素的摇瓶效价值.首先对原始菌株进行癸酸钠抗性选育,筛选出一株空白摇瓶效价值为43.4 mg·L-1的菌株T R21-29,利用该菌株对癸酸盐的耐受性,验证其发酵瓶补加正癸酸的最优方式.主要考察正癸酸的耦合剂,向发...  相似文献   
95.
目的以红霉素为对照,探讨泰拉霉素是否具有抗炎作用。方法利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过度表达致炎因子而构建的体外炎症模型,采用SYBR Green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分子水平研究了不同浓度泰拉霉素和红霉素对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E2(PGE2)合成的影响。结果20μg·mL-1和10μg·mL-1浓度的泰拉霉素与20、10和5μg·mL-1浓度的红霉素均能显著抑制猪PBMC细胞合成NO和PGE2,并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基因的转录;而5μg·mL-1的泰拉霉素无明显的这种调节作用。结论泰拉霉素和红霉素能在转录和翻译水平通过调节致炎因子的合成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鸡球虫病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600只1日龄矮脚黄鸡,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球特威试验组、马杜霉素试验组。每组在试验结束后称重,记录各组采食量,计算料重比。分别在20、40、60日龄进行粪便卵囊计数,肠道病变计分,评价其抗球虫效果。[结果]球特威试验组矮脚黄鸡的体增重、料重比、球虫卵囊计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以姜黄素为主的中药制剂球特威对于防治球虫病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7.
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强致病菌株GD-118为供试菌株,在室内观察了井冈霉素(Jinggangmycin)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3.3603+1.3204x,相关系数r=0.9626,理论抑制菌丝生长的EC5o为70.2μg/mL,EC95为6341.5μg/mL.与不加井冈霉素的空白对照相比,用井冈霉素处理后水稻纹枯病菌的菌落边缘明显凹凸不平,边缘菌丝更密集、颜色加深,并且随着井冈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加,菌丝的干质量逐渐降低,但菌落表面菌丝的密集程度有所增加、颜色更深;空白对照的菌核呈颗粒状、褐色,散生于菌落表面,边缘较多而中间较少;用井冈霉素处理后的菌核多数为粉状、浅褐色,部分菌核会连在一起呈块状,分布在菌落外围呈明显的双环形,具不规则的凹凸型菌落边缘,并且随着井冈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加,菌核的干质量有所增加,菌核出现时间比空白对照提前约24 h.另外,随着井冈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加,水稻纹枯病菌的菌丝细胞核平均数目和分布范围均有不正常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98.
泰拉霉素是动物专用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于防治猪和牛的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确切。从泰拉霉素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抗菌活性、药动学和药效学、急慢性毒性及药物残留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该药在兽医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9.
鲫鱼血清中甲砜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体内药代动力学和体外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应用Excel 2007、药动学3P97和Kinetica 4.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鲫鱼血清中甲砜霉素抗嗜水气单胞菌的活性进行研究,为甲砜霉素在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败血症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30 mg/kg的剂量对鲫鱼进行单剂量口灌甲砜霉素后,药物在鲫鱼体内吸收迅速,达峰快,消除缓慢;血药达峰时间(Tpeak)为1.5h,峰浓度(Cmax)为37.172 μg/mL,吸收速率(Ka)为1.523 h-1,分布半衰期T1/2(K)为0.455 h,滞后时间(TL)为0.02 h,消除半衰期T1/2(Ke)为16.712h;在半效应室内,EC50为14.28 h;PK-PD同步模型参数AUC0~24h/MIC血清为32.41 h,Cmax/MIC血清为23.23.通过抑制效应SigmoidEmax模型,得到8.61 ~46.20mg/kg为临床使用甲砜霉素防治鲫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给药剂量.建议在水产动物中,用甲砜霉素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败血症的最佳给药方案为:以46.20 mg/kg的剂量对发病鲫鱼进行拌饵投喂或口灌给药进行治疗,以8.61 mg/kg的剂量对鲫鱼进行拌饵投喂来预防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
比较了长效强力霉素注射液和普通强力霉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选用6头健康仔猪,按随机交叉设计试验,进行肌注两种强力霉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给药剂量均为10 mg/kg BW.长效强力霉素注射液和普通强力霉素注射液肌注给药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吸收半衰期(T1/2Ka)为(0.51±0.17) h和(0.22±0.06) h,分布半衰期(T1/2α)为(4.38±1.45) h和(0.89±0.32)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11.07±4.14) h和(5.21±1.78) h,达峰时间(Tmax)为(2.31±0.44) h和(0.62±0.27) h,峰浓度(Cmax)为(1.24±0.33) μg/ml和(2.61±0.58) μg/ml,表观分布容积(Vd)为(7.55±2.24) L/kg和(2.78±0.36) L/k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9.85±5.62) μg/(ml·h)和(9.53±2.47) μg/(ml·h).结果表明:长效强力霉素注射液在猪体内吸收缓慢,消除半衰期显著延长,临床应用24 h给药1次仍能维持对常见病原菌的有效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