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4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马缨杜鹃种群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马缨杜鹃种群统计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生存率、积累死亡率和死亡密度等生存函数及危险率函数曲线变化,进而分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生命表分析表明,马缨杜鹃种群损失度动态趋势和死亡率变化相似,呈波动变化。该种群有3个死亡高峰。种群前期存活率随龄级变大急剧下降,仅有4.3%能进入第8龄级,而后期存活值波动不大。存活曲线经统计检验更趋于DeeveyII型。生存函数分析表明,积累死亡率单调增加,生存率单调下降,其增加或下降幅度是前期高于后期。死亡密度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该研究为百里杜鹃林区的马缨杜鹃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黄山松种群的数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黄山松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大小结构图对黄山松种群数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松种群的死亡高峰期主要出现在1级苗木向2级苗木的过渡期。黄山松种群在立地条件较好的低海拔地带从属于常绿阔叶林,其演替结果将被常绿阔叶树种所取代;而在立地条件较差,海拔较高的山顶、山脊、陡坡等地段能自然更新,形成较稳定的地形顶级群落。  相似文献   
84.
台湾独蒜兰(Pleione formosana)为兰科(Orchidaceae)独蒜兰属(Pleione)濒危植物,研究其种群动态与繁殖方式对于其保育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福建省德化县戴云山自然保区内的后宅村白水漈13个台湾独蒜兰种群的生物学特征和繁殖方式观察记录,编制静态生命表、生殖力表和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结果表明:台湾独蒜兰以10-200基株的中型种群为主,种群结构为金字塔结构;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为稳定型种群;繁殖方式兼具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其中有性繁殖对种群子代数量增加贡献最大。种群净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周限增长率较高,表明该地区台湾独蒜兰为上升型种群。采取严格限制生境破坏、人为采挖和干扰等措施,将有助于台湾独蒜兰的保育。  相似文献   
85.
湖北七姊妹山珙桐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为了解珙桐的种群结构和更新情况,作者于2002年8月31日—9月7日在湖北七姊妹山按照海拔梯度,设置了4块样地, 用样方法对珙桐种群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珙桐的径级结构、高度结构,编制了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并探讨了珙桐的更新,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珙桐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种群前期生长不稳定,达到成熟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平衡.珙桐种群缺乏有性繁殖产生的幼树,其更新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86.
柑桔粉虱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 ̄1997年在浙江黄岩用生命表的方法研究了未受座壳饱菌寄生的柑桔粉虱的自然种群动态。结果显示,柑桔粉虱第一,二、三世代的各趋势指数分别为8.91、4.08和5.94,存活曲线也稍有差异,其中第二世代基本上属于Slobodkin Ⅳ型,而第一、三世代则介于Slobodkin Ⅳ型和Slo-bodkinⅢ之间。对柑桔粉虱的种群数量起控制作用的主要因子是自然死亡和因风雨冲剧等造成的失踪,其次是寄  相似文献   
87.
黄土高原丘陵区文冠果种群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文冠果的种群特征,为文冠果人工林的天然化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阳坡、半阳坡和半阴坡文冠果天然林各6块并设置样地,通过实地调查,对黄土高原丘陵区文冠果的种群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文冠果种群的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编制标准生命表及不同坡向静态生命表,并绘制存活曲...  相似文献   
88.
本文对三种不同群落中的刺五加种群编制了生命表,并根据致死力k_X、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了环境阻力与种群动态的关系。环境与种群的相互作用大致分为六个阶段。种群的存活曲线属DeeveyⅢ型。  相似文献   
89.
滇东北黄杉种群数量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存分析和静态生命表研究方法,在滇东北调查了12个样地(20 m×20 m),分析了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种群数量动态和年龄结构.结果表明: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黄杉种群目前均处于中、幼林阶段,种群年龄结构表现为增长型,但增长性和稳定性存在差异.死亡率曲线均呈现2个峰值,但峰值出现的时间格局亦存在差异.种群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Ⅲ型,1~5龄级曲线较陡,死亡率较高;5龄级以后存活曲线相对平缓,死亡率较低.生存函数曲线反映了黄杉种群具有幼苗、幼树阶段死亡率高,中树阶段死亡率渐低,至大树阶段趋于稳定的特点.大量的人为砍伐是目前黄杉资源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应严厉禁止.  相似文献   
90.
钩栗种群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钩栗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度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生命过程。结果表明,钩栗种群有1个死亡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