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75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973篇
林业   664篇
农学   997篇
基础科学   897篇
  673篇
综合类   8018篇
农作物   688篇
水产渔业   779篇
畜牧兽医   7861篇
园艺   1643篇
植物保护   825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460篇
  2022年   595篇
  2021年   552篇
  2020年   524篇
  2019年   640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559篇
  2016年   631篇
  2015年   657篇
  2014年   1023篇
  2013年   960篇
  2012年   1368篇
  2011年   1445篇
  2010年   1207篇
  2009年   1313篇
  2008年   1575篇
  2007年   1303篇
  2006年   978篇
  2005年   914篇
  2004年   733篇
  2003年   739篇
  2002年   631篇
  2001年   488篇
  2000年   405篇
  1999年   343篇
  1998年   354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309篇
  1994年   260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四群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疫苗免疫的鸡群,在爆发IBD期间,采集有肉眼病变的法氏囊组织,匀浆后攻击IBD易感鸡。结果表明NH914为IBDV强毒。HN914以鸡胚和细胞上传了4代,将鸡胚2代毒回归易感伊莎鸡,可引起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152.
甜菜增产菌GT_7菌株的鉴定徐长伦,王振兰,冯蕾,吾提库尔·马合木提(新疆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1993年我们对新疆甜菜增产菌GT7菌株的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经鉴定,该菌株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  相似文献   
153.
耐高温酸性蛋白酶的菌株筛选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高温,超剂量常规诱变筛选方法,获得的耐高温酸性蛋白酶生产菌S315菌株,它所产生的耐高温酸性蛋白酶,最适PH值依次为2.5,3.0、2.0,最适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154.
以微生物拮抗病原菌是防治病害安全高效的可行手段。通过对果实表面微生物进行筛选鉴定,以期得到一株可以有效抑制灰霉病的生物防治菌株。对拮抗菌株H-1进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和gyrB 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平板对峙法结合果实伤口试验考察拮抗菌H-1在体外及梨果表面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经鉴定H-I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 velezensis H-1在体外条件下可显著抑制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串珠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菌丝生长,其中对灰葡萄孢霉菌丝的抑制作用最强;果实伤口试验表明,1×1011 CFU/mL的B. velezensis H-1可完全抑制梨果表面灰霉菌生长。由此可见,B. velezensis H-1可以有效抑制梨果采后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5.
1983~1985年以“黄壳早”、“芦竹青”、“古巴苎麻”和“武冈红皮种”为材料进行自交,并观测了自交一代的分离和变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a.根据自交一代的形态分类,可将“芦竹青”繁殖后代分为40个类型,“芦竹青”自交一代的麻骨颜色分离为四种,其分离比例为9.3:4.2:3:0.7,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b.个体间产量性状差异很大,株高变冥为0.23~1.68m,茎粗变异为0.48~1.14 cm,有效株变异为1~23株;c.40个类型的纤维细度的变异呈正态分布,变异为1168~1905公支,最细的类型和最粗的类型相差747支上述结果表明:苎麻自交后代的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细度均产生显著的分离和差异。  相似文献   
156.
通过MDCK传细胞从黑龙江某狐场疑似狐狸脑炎病狐的肝脏中分离到对本动物具有较强致病能力的强毒株,定名为FEV-H。经系统鉴定,并与已知国内分离毒株狐狸脑炎病毒FEV-8801,狐喉气管炎病毒FAV-2比较,证实为狐狸脑炎病毒,属犬1型腺病毒(CAV-1)。  相似文献   
157.
特种稻黑米品种的糙米果皮中,含有大量的稀有天然黑(紫)色素。本文研究了这种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方法、化学结构及其稳定性,并对其药理作用和应用前景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8.
食药用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对食药用菌多糖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糖的生物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揭示多糖的生物活性已显得愈来愈重要。本文综述了食药用菌多糖提取、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方面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9.
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花椰菜 (BrassicaoleraceaL .var.botrytisL .)起源于欧洲地中海东部沿岸 ,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 ,1 9世纪中叶传入我国。花椰菜质地洁白娇嫩 ,营养丰富 ,风味鲜美 ,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可以快速地获得纯合系 ,在蔬菜杂交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已成为当前生物技术育种的重要方法〔1~4〕。但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目前仍不成熟 ,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详细报道〔1,5~ 7〕。本试验以 1 2种花椰菜基因型为试材 ,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成功地诱导出了胚状体 ,并获得再生植株。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相似文献   
160.
从广西军区食用菌生产基地、广西大学微生物厂、广西大学牧场等地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得到多株菌株。再从耐热、耐碱、产酶能力及营养物综合利用等方面考查各菌株,最终筛选得到理想的放线菌1株、细菌3株组成发酵剂菌株,并用于栽培原料发酵后栽培草菇。实验结果显示:加入该菌剂的料堆27h后温度可升至65℃,此时对照55℃,环境40℃,草菇生物学效率比对照提高了4.76%至7.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