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2篇
  30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杏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杏仁目前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国际市场年杏仁需求量2万吨以上,国内可出口量仅有600吨,价格在60~80元/公斤,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安塞县杏产业从1993年立项以来,一直作为区域性主导产业,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杏产业开发过程中,  相似文献   
22.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孙兆军)近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的国际果蔬加工技术及物流展览会上,陕西省安塞县主动出击,一举签订了6500t山地苹果销售协议,为山地苹果走出国门,走向东盟市场开了个好头。安塞县组团参加展览会的同时,在南宁市新华泰大酒店举办了安塞山地苹果推介会,越南、柬埔  相似文献   
23.
安塞县农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具有典型丘陵沟壑特征的陕西省安塞县农田土壤pH值和养分的现状及其相关性,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安塞县12个乡镇有代表性并能充分反映土壤特性的农田耕层(0~20 cm)土样4 231个,对其pH值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钾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土壤pH值与各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安塞县农田土壤pH值为8.16,偏碱性,变异程度为弱变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为8.73和0.54 g/kg,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31.11,8.79和100.68 mg/kg,其中只有速效钾的含量达到了中等肥力水平,其他养分含量均处于中等以下肥力水平;各养分含量均为中等变异。土壤pH值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含量与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安塞县农田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影响着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今后应积极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24.
以空间图形和数据库为基础,利用GIS将安塞县的土壤水分样点数据与地理数据结合起来,建立不同利用类型-土地类型-坡度分级的浮点型土壤含水率字段,对安塞县域尺度土壤水分制图及其定量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安塞县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状态和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0~60 cm土层,雨季前,土壤水分基本处于极难效或难效状态;雨季后,土壤水分基本处于迟效或速效状态;土壤水分补偿率高。60~120 cm土层,雨季前,土壤水分主要为极难效水、难效水和迟效水;雨季后,土壤水分基本处于迟效和速效状态;土壤水分补偿率小于上层。120~200 cm土层,雨季前,土壤水分主要为极难效水、难效水和迟效水;雨季后,土壤水分基本处于难效水、迟效水和速效状态;土壤水分补偿率明显小于上层。200~300 cm土层,雨季前,土壤水分主要为极难效水和难效水;雨季后,土壤水分基本处于极难效和难效状态;土壤水分补偿率很小。300~500 cm土层,雨季前,土壤水分主要为极难效水、难效水和迟效水;雨季后,土壤水分基本处于极难效、难效状态和迟效状态;土壤水分基本不能得到补偿,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5.
以延安市安塞县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相关统计方法对安塞县土地利用景观结构特征、聚落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进行量化分析,并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聚落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林地、草地与耕地是安塞县土地利用的主要景观类型,聚落景观仅占总面积的0.92%,聚落斑块较小且连通性较差,形状较为规整;聚落空间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位于该县海拔较低,地势平缓的中东部沟谷地区;聚落斑块面积随高程、坡度和坡向变化呈偏正态或正态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聚落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限制沿河流与道路集聚分布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26.
分析了安塞县近20年(1985;2004年)水土保持措施中梯田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996年以前安塞县梯田发展迅速,10年内梯田面积增长了95.57%,平均每年新建梯田1.038万hm^2。同时梯田对促进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稳定粮食产量、提高居民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人均纯收入在此期间从187.65元增长到1126元;1996年以后,由于石油开采,安塞县经济发生了极大变化,2003年工业与建筑生产总值较1995年增长975.4%,其中石油开采量增长27.65万t,对促进经济的发展起了极重要作用。但此时梯田建设趋于稳定状态,对地区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影响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27.
采用参与性理论与方法对大南沟流域的退耕还林(草)进行调查研究。在分析不同退耕方案对农户经济、水土流失等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南沟流域退耕还林(草)的基本动态过程。认为参与性理论与方法能将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与农户经验很好的结合,在我国目前退耕还林(草)等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8.
根据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将安塞县退耕区生态经济联合生产划分为经济林、耕地和生态林3种不同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安塞县退耕区生态经济联合生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塞县167份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安塞县生态经济联合生产总体水平不高,且农户之间差距很大。(2)经济林对生态经济联合生产总体水平起决定作用。(3)耕地和生态林类型对生态经济联合生产总体水平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29.
安塞县淤地坝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明  刘敬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664-9665
通过分析安塞县1985~2004水土保持措施中淤地坝建设中的坝地面积与该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陕西北部地区淤地坝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1997年前安塞县坝地增加迅速,11年内增长了79.25%,平均每年增建坝地64.6 hm^2。同时,淤地坝建设在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稳定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陕西省安塞县位于延安市北部,土地面积2950平方公里,人口16.62万,全县共有林业用地面积266.07万亩,其中集体林地216.17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