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3种人工培育木材化学成分与纤维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杨树351,黑荆树和喜树木材的化学成分与纤维形态进行了测定及分析,旨在为其用于制造人造板及制浆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3种木材综纤维素含量高,纤维形态好,纤维长度大,长宽比高,壁腔比小于l;分析认为3种木材均是生产纸浆、纤维板、刨花板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242.
本文在黑荆引种区(尤溪县)进行黑荆树与其他三个树种的混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荆与楠木、黑荆和杉木这两种混交林能提高林分生产力,增加经济效益。与杉木纯林相比,黑荆和杉木混交能改良林地,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243.
植物源调节剂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植物源调节剂中可能起作用的成分。[方法]将300 ml某植物源调节剂提取液分成150 ml有机层溶液和150 ml水层溶液,测定植物激素、总黄酮、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含量,分析植物源调节剂的成分。[结果]植物源调节剂有机层溶液中含有GA3286.1μg/ml,3-IAA 121.6μg/ml,ABA 29.5μg/ml,总黄酮251.00μg/ml,游离氨基酸130.3μg/ml,蛋白质1.001×103μg/ml;水层溶液中含有总黄酮19.72μg/ml,蛋白质12.32μg/ml,氨基酸忽略不计。[结论]该研究为新型植物源调节剂的研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4.
荆三林先生是中国生产工具史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者。他较早认识到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开创中国生产工具史学科,开辟了科技史研究的新方向。荆先生以农具史为主线,逐渐扩大生产工具史研究领域,出版《中国生产工具发达简史》和《中国生产工具发展史》,并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原则,提出中国...  相似文献   
245.
张本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10-3211
采用不同浓度的Bu溶液叶面喷施矮牵牛穴盘苗1结果表明,B,能有效地抑制矮牵牛穴盘苗的生长高度,使其株型祭凑、叶色加深、根系发达、叶片厚实,从而提高花卉的质量.处理的最佳浓度为2 500mg,L,适宜浓度为1 000~2500m班.  相似文献   
246.
单叶蔓荆生态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福建省莆田市平海乡卓东村沿海风沙地单叶蔓荆植被生态效应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多年生蔓荆植被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作用,表现在其土壤的物理性粘粒含量分别比无植被地、木麻黄地及老鼠刺地的高出23%、33%和23%;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后三种植被地高出88%、256%和100%;速效磷含量分别比后三种植被地高出104%、213%和124%;水解氮含量分别比后三种植被地高出310%、107%和105%;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后三种植被地高出74%、38%和38%;PH值分别比后三种植被地低出0.58、0.54和0.55PH值单位.以上各指标经分析均达显著性差异水平之上.蔓荆植被也具有显著地降低地表风速、改善地表空气湿度和空气温度作用.单叶蔓荆植被改良后的土壤各指标接近于农地水平,并对防护林种木麻黄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其地上生长的木麻黄的茎生长和树高生长明显优于无植被地及老鼠刺植被地上生长的木麻黄,且这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47.
黑荆和银荆的繁殖扩散与入侵潜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种典型亚热带外来树种黑荆和银荆林分和单株土壤种子库、幼苗扩散进行调查,依据繁殖体类型、数量和扩散距离预测黑荆和银荆的入侵性.结果表明:黑荆以种子繁殖为主,繁殖体数量大,银荆以根蘖繁殖为主,繁殖成功率高.黑荆和银荆林分内土壤种子库数量都很大,分别达28 882粒·m-2和1 475粒·m-2;种子主要分布在枯落物中,有利于其继续传播;有活力种子比例高,室内发芽率可达85%以上,树种建群能力强.虽然黑荆和银荆都有大量的繁殖体存在于土壤中,但萌发并存活的幼苗数量相对较少,林缘幼苗数量分别为0.8株·m-2和1.0株·m-2,单株周围幼苗数量分别为1.3株·m-2和0.6株·m-2,树种向外扩散速度慢;黑荆和银荆的自然扩散主要是近距离的扩散,距离约是树高的2倍,黑荆种子扩散方式以豆荚的吸胀和失水作用、重力和风力扩散为主,下风向数量最大,传播距离最远;银荆以根萌蘖扩散为主,没有方向性.以上特点表明,2个树种都具有较高的入侵潜力,在引种栽培时要因地适宜,加强管理,谨防危害当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48.
荆PC10是荆州农业科学院以自育早熟品系荆L012为母本,以荆6017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南繁加代、纤维品质检测、产量比较试验、抗病性鉴定、连续定向筛选培育而成的早熟抗虫棉品种,2021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早熟性较好、丰产稳产性好、吐絮集中等特点,纤维品质达到湖北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II型品种要求,适于湖北植棉区油菜或小麦收获后直播种植。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