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6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397篇
林业   310篇
农学   224篇
基础科学   1244篇
  521篇
综合类   3505篇
农作物   361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814篇
园艺   282篇
植物保护   148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603篇
  2022年   537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478篇
  2019年   531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与当地宗教的融合探索其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的情况,验证了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虽有冲突,但可以相互渗透和包容.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从高师院校美术专业中国美术史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特点出发 ,阐述了教学内容的多维立体结构 ,并进一步分析了如何进行宏观体系的把握和微观讲解的深入  相似文献   
14.
应用pGEX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牛朊蛋白的1个正常重组蛋白和3个单氨基酸变异体的原核表达质粒,即pGEX-BoPrP(93~241)、pGEX-BoPrP(93~241)(S154N)、pGEX-BoPrP(93~241)(A129V)和pGEX-BoPrP(93~241)(Q234R)。经转化E.coli BL21(DE3).均表达了预期大小约为42.4ku的融合蛋白。在优化的诱导表达条件下,各重组菌可产生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量30%~45%的融合蛋白。经免疫印迹检查,所有融合蛋白均可与抗牛单克隆抗体4C11反应。表明,单氨基酸突变并不影响单抗4C11的识别表位。  相似文献   
15.
原生原体融合构建高效降解工程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1,21(2):42-46
  相似文献   
16.
17.
18.
对基因工程化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硫氧还原蛋白(Thioredoxin)融合蛋白SS-N/X和SS-N/S的表达产量、水溶性、Triton X-100对SS融合蛋白水溶性的影响、包涵体的溶解和复性特点以及SS的抗原性与免疫原性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30℃的低温下用IPTG诱导表达,SS-N/X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占75.8%,色涵体仅占24.2%;而SS-N/S融合蛋白则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占81.1%,可溶性蛋白仅占18.9%;32C载体(pEG-32C)蛋白则居二者之间,可溶性蛋白与包涵体大约等比例出现。SS-N/S在低温下诱导可超量表达SS融合蛋白,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0.94%。0.5% Triton X-100对融合蛋白的不溶性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几乎可使所有的SS-N/X融合蛋白和大部分SS-N/S融合蛋白及32C硫氧还原蛋白变成水溶性的。32C硫氧还原蛋白包涵体在尿素中的溶解度明显高于SS-N/S包涵体,2mol/L尿素可使近一半的32C硫氧还原蛋白包涵体溶解,而SS-N/S包涵体只有27.5%溶解;但在5mol/L尿素时,两者均可基本全部变为可溶性的。在SS融合蛋白包涵体溶解时加入还原剂二硫苏糖醇,可明显降低SS的抗原性。SS融合蛋白(水溶性融合蛋白和复性后的包涵体)具有良好的SS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由SS融合蛋白与弗氏不完全佐剂制成试验用疫苗,免疫BALB/c小鼠、仔猪和羔羊等动物,可显著提高免疫动物的增重。  相似文献   
19.
高粱无融合生殖系SS1—1和296B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同核异质雄性不育材料与无融合生殖材料C1001B杂交和回交表明,C1001B的双胚苗,是受核基因控制的性状,双胚苗频率的表达,具明显的胞质效应和胞核效应,在胞质效应中,不育胞质与可质胞质的差异尤其显著,不育胞质对双胚苗的表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世代间胞质效应和胞核效应的表现也不一致。此外,环境条件对C1001的双胚苗表现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