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80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6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明确辽河源自然保护区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Populus davidiana)0~10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垂直分配特征,为评价其碳汇功能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辽河源自然保护区山杨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7个土壤剖面(0~100cm土层)的土壤样品,对土壤体积质量、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并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辽河源自然保护区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的体积质量为1.07~1.69g/cm3,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3种林龄山杨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53~17.59g/kg。0~10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值为15.31t/hm2,相同林龄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林龄整个土壤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N、全P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呈正相关;中龄林、近熟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全K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成熟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全K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土壤含水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结论】辽河源自然保护区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10~20cm土层为近熟林成熟林中龄林,20~100cm土层则表现为成熟林中龄林近熟林。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菌肥是一种对环境友好,效果持久的新型生物肥料,目前在林业生产中很少被使用,相关的研究也鲜有报道,本文是微生物菌肥在林业上应用的尝试。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可以提高山杨的造林成活率,总体提高16%,但是因品种不同而效果迥异;对于植株的高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需要进一步的查明原因;微生物菌剂处理和品种间有显著的交互效应。结论认为,该微生物菌剂在山杨造林方面不是十分适用的,需要进一步开发出适宜的菌剂,主要是筛选出适合当地环境的放线菌菌株,以及改进配方和多种微生物混合制剂。  相似文献   
13.
自1992年以来,我们用欧洲三倍体山杨嫁接苗产生的自生根及欧洲三倍体山杨原种根进行了根段育苗,培育出了具有生长快、材质好、抗性强、根系发达的种根苗。  相似文献   
14.
继代培养基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组织培养法繁育三倍体山杨继代丛生无根苗过程中,为降低育苗成本,利用回收转换后废弃的继代培养基,进行再利用试验研究,分别加入了原继代培养基10%,20%,30%,40%,50%的母液,不加琼脂和糖,用原继代培养基做对照。  相似文献   
15.
欧洲山杨树为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生长速度快,在伊犁多分布于天山北坡、伊犁河二、三级以下支流的两岸,适应性强,成材早,轮伐期短,是新疆山区的主要阔叶树种之一。它能促进云杉更新,是云杉林的主要先锋树种和伴生树种之一,欧洲山杨在提供用材、保持山区水土方面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科学的营林手段对山杨萌生林进行抚育改造,结合间伐和更新,形成山杨复层异龄林,进而提高了山杨林分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33株山杨优树生长、材性变异和早期预测的研究及对4年生山杨子代林生长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山杨优点在10年之前变化大,10年之后平缓下降,5年时可达显著水平,10年时达极显著水平,山杨优树的选择效率是从大到小分布,阴早期年龄的增大,选择效率下降。其生长性状以树高和胸径作为选择指标,纤维性状以木材密度、纤维长度作为选择指标。山杨子代年度间生长相关显著,表明生长稳定。4-5年间早期选择,对于短周  相似文献   
18.
通过4a 的研究试验,从嫁接苗出坑,运输圃地选择,苗木管理和经济分析。研究了欧洲山杨嫁接苗培育技术。当年的嫁接苗树高、胸径超过了两年生根蘖苗,  相似文献   
19.
1987~1992年进行了大叶山杨嫩枝扦插试验。首先培育其根段苗,使30~50龄母树实现了幼龄化。在全光喷雾条件下,对插穗进行分级后,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扦插繁殖,扦插生根率达到90.1%~95.8%。扦插苗移植成活率达85.6%~91.0%。  相似文献   
20.
利用现地调查分析方法,对关帝山西山地区山杨林的根蘖更新与坡向、土层厚度、林内更新、迹地更新、采伐季节、迹地清理方法等立地因子与经营措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坡向、土层厚度为影响山杨根蘖更新的主要立地因子;山杨根蘖更新最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为海拔1 000 m~1 900 m、半阴坡或阴坡、厚土层、曝光的小面积皆伐迹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