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80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6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山杨情怀     
每次巡山途中都会有着大大小小的收获,都能从老一辈民警和护林员那里了解到一些关于贺兰山的奥秘,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山杨山杨属杨柳科,生长在贺兰山海拔1500-2700米的山坡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62.
山杨(Populus rotundifolia Griff.var.bonatii(Lévl.)C.Wang et Tung)为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的一种。乔木,高达20米。干皮灰白色,光滑;幼枝暗褐色,初时有毛,后光滑,老枝灰色。芽卵形或圆锥形,红褐色,鳞片具白柔毛,有粘质。短枝叶卵状圆形或三角状圆形,长5.5—8.5㎝,宽5—8㎝,先端渐尖,基部微心形或截形,边缘波状钝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幼时两面均有白柔毛;叶柄侧扁,长3.5—6.5Cm;萌枝叶大,宽卵状圆形,基部楔形或近心形;叶柄较短。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解决大叶山杨扦插成活率低的问题,对山杨牙进行了组培试验,二年试验证明,腋芽生长率达88%,诱导生根率为84%。腋芽分化以后当绿苗生长至1~1.5厘米时,为诱导生根最适时期。圃地定植成活率为82%。  相似文献   
64.
本文对欧洲山杨优良种质保存新途径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或分化试管苗作为保存材料,效果很好;在低温下保存时,保存期长,保存率高;欧洲山杨3-1和欧洲山杨3-2保存温度为2~4℃,而欧洲山杨3-3为4℃;在MS培养基中增加激素含量(0.1~0.2mg/L)保存种质效果好,保存期可延长6个月。  相似文献   
65.
1999年开始对三倍体山杨进行根繁育苗研究。试验共选用了扦插根段法、春季起苗地剩余根段自然萌发法和苗木根系铲断促萌法3种方法。结果表明,扦插根段法以长度10cm、粗度0.8-1.0cm的根段出苗率最高,11年生苗用根段扦捷法最多可繁殖苗木11.35株;春季起苗保证苗木根长20cm,其余根段留于土中,未经任何整地措施,待其自然萌发,秋季调查可生产苗木85050株/hm^2。采用以上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降低三倍体山杨的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66.
<正>青杨脊虎天牛是鞘翅目天牛科蛀干害虫,以幼虫危害额河杨、欧洲黑杨、苦杨、欧洲山杨、银白杨、银灰杨等杨树,同时也危害白柳、土伦柳、疣枝桦、西伯利亚云杉等树种。该虫自1980年开始在本地区天然杨树林轻度发生,并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在我区哈巴河县天然杨树和桦树林区暴发成灾,发生面积  相似文献   
67.
本试验根据100块标准地的实测资料,应用Weibull分布函数分析了河北省油松(人工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山杨、白桦和柞栎等5个主要树种的林分直径分布。用最大似然法则求解Weibull分布函数的参数。拟合结果:尺度参数b值基本上在3~10之间,形状参数c值均在1~3之间,参数的变动系数Cv(b)为17%~28%,Cv(c)为12%~17%.据此,5个树种的直径分布均应属于正偏的山状分布类型。且X~2检验结果表明,使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以上树种的直径分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8.
白桦与山杨叶凋落物候的差异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凋落物收集法和凋落物候模型研究了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的叶凋落物候。结果表明:白桦叶凋落显著早于山杨,凋落开始时间和凋落高峰分别比山杨早41和20 d,但它们的叶凋落结束时间基本相同,这导致白桦的凋落期比山杨长42 d。此外,白桦叶凋落集中程度也明显小于山杨,凋落峰值仅是山杨的五分之一。白桦的叶N质量分数较高,碳氮比较低,导致了白桦叶分解较山杨叶快。这体现了处于相同的环境条件,白桦和山杨在能量利用和养分循环方面可能具有不同的生态策略。  相似文献   
69.
青杨伐根嫁接山杨改造虫毁低产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青杨伐根嫁接山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山杨适应性强,生长快,并且抗枝梢害虫的特性十分突出,是更新现有青杨虫毁林的理想树种,值得在青海省内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0.
本文用ABT生根粉对三倍体山杨继代无根苗进行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扦插基质试验,结果表明浓度的高低同浸泡时间成反比;1500mg/kg为最佳浓度速蘸最好,生根率为94.5%。打破了在试管内用生根培养基的诱导方法,为规模化的生产提供 之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