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7篇
林业   164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610篇
  116篇
综合类   562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吉林省长春西部地区合心与合隆镇为研究区,利用高光谱Hyperion遥感影像,结合与其同步实测LAI数据,分别建立影像波段与玉米LAI线性及非线性统计回归模型,最终选出以SAVI为自变量的指数函数模型y=1.717e1.064x为最优反演模型,其估测精度高达96.8%。经实验证实,高光谱遥感可以实现大范围、快速、较精确地获取玉米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72.
优化拖拉机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实现动力传动合理匹配,对提高拖拉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拖拉机犁耕作业工况下的受力情况;然后,应用AVL-Cruise软件搭建拖拉机在农田作业工况下的仿真模型,通过相应的实车试验,完成仿真模型的校验,仿真与试验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搭建的拖拉机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此模型为后续动力传动优化匹配分析奠定了基础.根据实际拖拉机作业性能仿真需求,基于内点惩罚函数迭代准则,优化并选择适当的传动系参数,完成传动系参数优化后的动力性与经济性仿真,并以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犁耕工况油耗作为优化目标进行评价.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传动比参数使拖拉机作业速度分布更广,基本作业挡车速提高了 4.5%~12.4%,进一步适应了农田作业工况的需要,其中作业挡上挡的燃油消耗率降低了 5.0%,整机综合性能得到改善.同时,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为拖拉机动力传动优化匹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3.
强力刮齿是一种十分先进、高效的齿轮加工方式,采用滚、插一体的切削方式,具有很高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本文从渐开线展成原理出发,逐步推导了具有连续变位的强力刮齿刀具的齿面方程,在刀具的旋转投影面上对刀具齿面进行了网格划分,使用MATLAB实现了齿面方程的求解,得到了刀具齿面网格图,并将齿面坐标点云导入CATIA中,对刮齿刀具进行了逆向建模,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强力刮齿刀齿面数学模型可行,三维实体模型也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4.
秸秆还田机是将农作物秸秆切碎抛撒还田的常用机械,其作业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秸秆还田效果,针对目前还田机抛撒装置普遍存在的调节功能单一、可调角度小及操作繁琐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还田机抛撒装置。在简述其结构与原理基础上,对抛撒装置零件进行了结构与参数设计,其中导向叶片宽×厚设计为30 mm×2 mm,其后端内、外弧半径为300 mm×330 mm,推杆长×宽设计为863 mm×30 mm,其上相邻孔距为194.5 mm,凸轮长、短半轴长度为145 mm、45 mm,调节轴、套相对可调长度为46.3 mm。应用Solidworks建立了抛撒装置零件模型,根据零件间对应关系进行了虚拟装配,得到了抛撒装置仿真模型,应用ANSYS对导向叶片进行了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导向叶片所受最大应力远小于其材料的屈服强度。通过对步进电机输出轴添加虚拟马达、对调节套施加旋转力,实现了抛撒装置左右与上下调节机构的运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抛撒装置零件间无运动干涉,导向叶片左右摆动周期为10.2 s、摆角为+30°~-30°,导流板上下摆动周期为9.9 s、摆角为-15°~+15°,与设计值比较一致,经田间试验可得,秸秆抛撒幅宽、距离的可调范围分别为0~0.69 m、0~0.18 m,所有2因素3水平下的秸秆抛撒不均匀度均小于等于20.26%,符合国标中不高于30%的规定要求,这表明设计的秸秆抛撒装置能够根据作业需要适时调整秸秆抛撒幅宽与距离,进而为类似装置设计与试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5.
本文针对目前天冬机械性收获“无机可用”的问题,通过3D建模技术,建立挖掘铲-土壤-天冬的仿真模型,开展了挖掘铲的形状、材质、挖掘深度、入土角度、集中应力区域等方面的仿真实验,取得挖掘铲的最优参数组合,为研制高效减阻,损伤率低、挖出率高的天冬挖掘铲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6.
选用可再生资源---红松木材的加工剩余物和边角碎料切削而成的木纤维为原料,用数学建模方法构造JGD型木橡胶减震器的外部造型,通过MATLAB验证JGD型木橡胶减震器仿真模型的通用性和精确性。动态输入模型参数,得到不同模型所需的加工尺寸,制作与模型相对应的模具。在模具上完成微米木纤维JGD型木橡胶减震器的整个模压加工过程,既能保证木橡胶减震器外形尺寸,又降低其生产成本,可为微米木纤维JGD型木橡胶减震器的加工系统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Background: The minimum set of sub-models for simulating stand dynamics on an individual-tree basis consists of tree-level models for diameter increment and survival. Ingrowth model is a necessary third component in uneven-aged manag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ype of model set needs data from permanent plots, in which all trees have been numbered and measured at regular intervals for diameter and survival. New trees passing the ingrowth limit should also be numbered and measured. Unfortunately, few datasets meet all these requirements. The trees may not have numbers or the length of the measurement interval varies. Ingrowth trees may not have been measured, or the number tags may have disappeared causing errors in tre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This article discussed and demonstrated the use of an optimization-based approach to individual-tree growth modelling,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utilize data sets having one or several of the above deficiencies. The idea is to estimate all parameters of the sub-models of a growth simulator simultaneously in such a way that, when simulation begins from the diameter distribution at the first measurement occasion, it yields a similar ending diameter distribution as measured in the second measurement occasion.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Pinus patula permanent sample plot data from Kenya. In this dataset, trees were correctly numbered and identified but measurement interval varied from 1 to 13 years. Two simple regression approaches were used and compared to the optimization-based model recovery approach. Results: The optimization-based approach resulted in far more accurate simulations of stand basal area and number of surviving trees than the equations fitted 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is. Conclusions: The optimization-based modelling approach can be recommended for growth modelling when the modelling data have been collected at irregular measurement intervals.  相似文献   
78.
基于CFD非稳态模型的温室温度预测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Venlo温室内温度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非稳态模拟模型的预测控制方法。CFD模型作为虚拟温室环境,将其非稳态模拟产生的时间序列数据代替真实的物理试验数据,结合系统辨识理论将CFD模型转换成基于数据的系统控制模型,实现基于CFD的温室温度预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CFD的预测控制实现温室温度控制的平均偏差为2.65℃,标准偏差为3.27℃,可将室内温度平稳有效地控制在作物生长允许的温度范围内。系统辨识、控制算法和CFD技术的结合,提高了控制器设计的效率,丰富了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9.
以现有的地表壤土切收机物理样机为基础,针对其在特殊情况下动力不足、切收效率偏低的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以获得高效的地表壤土切收机。采用逆向设计,对动力匹配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取土转速以达到将地表壤土通过刀板组推送到收集袋中。通过建立驱动力和刀板阻力数学模型,分析驱动力和工作阻力,进而合理设计工作部件宽度以及刀具厚度。实验证明,优化设计后的地表壤土切收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特殊情况下的动力不足情况也得以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0.
利用GIS软件和MSPGS组件生成重庆市决策气象服务图形产品地图模板,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对气象数据进行转换,使其既能被GIS软件识别,又可以在Micaps软件中使用,并通过建立模型,登陆MSPGS的客户端进行任务的定制和自动执行,实现了决策气象服务图形产品的自动生成,有效节约了时间,增强了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