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1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林业   215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319篇
  1715篇
综合类   82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62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黑河干流中游地区耗水量变化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黑河流域水资源极其匮乏 ,加之地区上的配置不均衡和中游地区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黑河下游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已影响到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中游地区 ,该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蔬菜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耗水量占流域耗水量的 85 %以上 ,是黑河的主要耗水区和径流利用区。本文利用黑河上游控制站莺落峡站和中游控制站正义峡站水文资料 ,分析了黑河中游耗水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黑河中游耗水量在 4.2 0× 10 8m3 左右 ,比较稳定 ;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耗水量明显增加 ,80年代耗水量比 40年代末期至 70年代增加了 2 .0× 10 8~ 2 .5×10 8m3 左右 ;90年代耗水量又比 80年代增加了 1.6 0× 10 8m3 左右。 80年代以来流域耗水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 ,这是以人类活动影响为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暖干化对秦岭南北河流径流泥沙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12,他引:8  
以秦岭南侧汉江和北侧渭河多年的径流泥沙观测资料,分析了全球气候暖干化对秦岭南北径流泥沙的变化。分析指出在80年代后,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秦岭南北河流年均径流量均减少,与1935-1980年相比,汉江河流年均径流量减少1.9%,渭河河流年均径流量减少27.4%;同时汉江河流泥沙含量明显减少,但渭河河流泥沙含量呈增加趋势,是汉江河流泥沙含量133倍,表明了秦岭南北两侧在全球气候暖干化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响应性。  相似文献   
13.
喀喇昆仑山盖孜河水文水资源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喀喇昆仑山河流自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 ,近 10年洪灾发生频率明显高于以往 ,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程度也大幅度增加。在分析了盖孜河流域的径流及气候多年变化过程后 ,认为洪灾频发的原因是近年来流域内降水及气温呈上升趋势 ,导致高山冰川退缩 ,河流径流增加 ,洪灾增大、频率增高 ;小区域多年气候变化过程从侧面印证了我国西北地区气候由暖干向暖湿变化。  相似文献   
14.
15.
<正>拟除虫菊酯是一种高效的杀虫剂。因其对哺乳动物和鸟类毒性较低,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害虫的防治,但是它们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却有很强的毒性作用。由于其使用广泛,通过地表径流等途径进入水体的可能性很大,会对渔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本文介绍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特点和毒性机制以及对鱼类作用的特殊性,旨在提醒大家杀虫时慎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相似文献   
16.
17.
径流式水电站对河流环境容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争议,从物理、化学、生物三方面,分析径流式水电站的建设对河流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通过文献调研,得出如下结论:岸边环境容量受水电站影响将产生变化,其变化与水文特征有关,还与水底地形有关;水电站的建设增大了枯水期的沉降系数K3,使环境容量趋向于增大;水电站建成后,河流降解系数减小,水力停留时间则增大,二者哪个影响较大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取水工程与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相差较大的情况,充分利用现有水文资料,采用水文比拟、相关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无水文站控制河段的径流分析,以推求工程取水断面不同频率的来水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黄土高塬沟壑区砚瓦川中尺度流域降雨径流泥沙资料分析其特征,结果表明,砚瓦川流域处于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枯水期的降雨量非常少,因而年降雨量与汛期降雨量有非常相似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砚瓦川流域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降水主要在集中在7—8月,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7.4%。年际变化较小,趋势不明显。砚瓦川流域径流量、泥沙量的变化与降雨量密切相关,具有基本相同的规律和特点。径流量和泥沙量呈逐年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径流调控工程技术和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详细分析,比较系统地探讨了三皇庙小流域水土资源分布状况和植物措施影响因子,为满足流域内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资源量,定量分析了植物措施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两者的对位配置数量。结果表明:植物措施对位配置可大大提升小流域径流调控工程效益,对增大林草植被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