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6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356篇
林业   39篇
农学   153篇
  75篇
综合类   867篇
农作物   106篇
水产渔业   483篇
畜牧兽医   70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貉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MboI酶切,用2.0%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200~800bp的DNA片段,与MboI连接头连接,连接产物与生素物标记的(AC)n微卫星探针变性及退火,再通过链亲和素偶联磁珠亲和捕捉,经吸附、洗涤及洗脱,然后以洗脱产物为模板,通过PCR扩增,与pUC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貉(AC)n微卫星DNA富集文库,经测序分析表明该文库含重组克隆约2800个,其中含有(AC)n微卫星DNA序列的阳性克隆占71.4%。  相似文献   
992.
中华鳖微卫星座位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生物素杂交法与放射性同位素杂交法相结合,从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基因组中分离出含有GA/CT和CA/GT重复类型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共获得931个阳性克隆,从中选取286个进行测序,得到273个(95.45%)含有微卫星的序列,其中70.34%的重复数在10以上,55.51%为完美型。除探针中使用的CA和GA重复单元外,还观察到GC、TGTGT的重复序列。设计获得242对微卫星引物,合成40对,并对中华鳖群体遗传背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对引物表现为单态,6对引物扩增带不是目的带,4对引物无扩增条带,其余22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48个,观测杂合度为0.1667~0.9620,期望杂合度为0.1528~0.7222,多态信息含量为0.1411—0.680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382,大部分标记适用于中华鳖群体的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993.
猪骨调素OPN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OPN基因,设计3对引物,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和PCR-SSCP技术检测猪OPN基因的多态性.结果显示,引物P1位点上检测到5个等位基因和4种基因型,引物P2和P3上分别存在2个等位基因和2个基因型.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P1位点上,小梅山猪的纯合度最高,为0.518,大白猪纯合度最低,为0.290.P2和P3位点上两个品种纯合度差异不大;大白猪的群体平均杂合度大于小梅山猪,其杂合度分别为0.481、0.388.  相似文献   
994.
本文阐述了微卫星DNA的结构及其多态性分析原理和微卫星标记DNA技术的实践方法,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种质鉴定、遗传图谱构建、目的基因的定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更好地保护极度濒危的普氏原羚物种,选择非损伤性样品-粪便作为研究材料,选用10对非洲糜羚微卫星引物和10对绵羊微卫星引物作为筛选普氏原羚基因组DNA微卫星位点的引物.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微卫星PCR的扩增产物.结果发现20对引物中有8对引物在普氏原羚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多态性位点.通过等位基因数目和等位基因频率对这8个位点的基因杂合度、多态性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这8个位点在39个普氏原羚粪便样品中的基因杂合度介于0.71~0.84,平均杂合度为0.78;多态性信息含量介于0.79~0.6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3;有效等住基因数介于3.40~6.0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5.98,这表明所筛选到的8个微卫星基因座在研究普氏原羚粪便样品中均为中高度多态性基因座,具有比较明显的遗传变异,完全适合普氏原羚各种分子遗传分析.因此试验应用这8对多态性引物对39个粪便样品的个体进行识别.发现这39个粪便样品来自35个不同的个体.  相似文献   
996.
空间诱变品系稻瘟病抗性变异及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前期苗叶瘟抗谱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对空间诱变粤香占和青华占高代品系(6代以上)病圃田间穗颈瘟的鉴定,表明苗期表现抗稻瘟病的品种多数在成熟期同样表现抗或高抗稻瘟病。SSR多态性分析表明粤香占和青华占突变品系与原种间存在1.6%~17.4%和7.2%~10.4%的多态性频率,并存在3种多态性表现形式:(1)扩增片段数增加,(2)扩增片段数减少,(3)扩增片段大小有差异。说明由空间环境诱导的DNA变异可能并非是单纯的点突变。进一步分析诱变品系的多态性频率与抗病性的关系,发现部分诱变品系的抗性随着多态性频率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997.
Rice variety Yuexiangzhan and its mutants induced by high pressure were studied using microsatcllite markers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analyses. Eleven of the 88 microsatellite primer pairs showed evident polymorphisms repeatedly, and the polymorphic frequencies were 3.4-11.3% between the mutants and Yuexiangzhan. The polymorphic markers were randomly located on chromosomes. The more similar the plant types of the mutants like their original variety, the less polymorphic loci were detected. In addition, there was variation in the soluble protein contents among the leaves of mutants, and the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original variety.  相似文献   
998.
利用RM190和484/W2R ACCⅠ标记分析了50个水稻非糯品种的Wx基因的等位性变异。其中,RM190揭示出7种(CT)n纯合变异类型和1种杂合类型,分别为 (CT)20、(CT)19、(CT)18、(CT)17、(CT)14、(CT)11、(CT)10和(CT)11/(CT)18,并以(CT)11和(CT)18两种类型为主;484/W2R ACCⅠ共揭示出2种纯合类型和1 种杂合类型,分别为G/G型、T/T型及G/T型;(CT)11大多为G/G型,(CT)18大多为T/T型,这两个标记可将供试材料划分为10种等位基因变异类型。进一步分析表明,RM190揭示的Wx基因多态性可以解释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的59.3 %;484/W2R ACCⅠ揭示的Wx基因多态性可以分别解释直链淀粉含量及胶稠度变异的56.1%和24.6%;而两标记共同可解释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的72.4%。还对这两个标记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9.
水稻粳型亲籼系S-b座位基因型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b是控制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基因座位之一。在该座位,台中65的基因型为Sj/Sj,广陆矮4号的基因型为Si/Si。以台中65和广陆矮4号为遗传测验种,分别与4个粳型亲籼系配组,根据紧密连锁分子标记基因型在这些组合F2群体中的偏态分离程度, 测定了这4个粳型亲籼系在F1花粉不育性S-b基因座位的基因型,结果表明,G2416-3和G2417-2-1在S-b基因座位的基因型为Si/Si,而G2605和G3004-4的基因型为Sn/Sn。比较了不同粳型亲籼系S-b基因座位等位基因遗传效应的大小,结果表明G2416-3携带的Si基因与G2417-2-1携带的Si基因之间,以及G2605携带的Sn基因与G3004 4携带的Sn基因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Si 与Sn之间遗传效应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对水稻品种粤香占及其由高压引起的变异材料粤压1、2、3、4号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取的88对微卫星引物中有11对表现多态性,变异材料与原种的多态性频率介于3.4%~11.3%,多态性标记随机地分布于水稻染色体上,形态上与原种越相近的材料多态性位点数越少。此外,每一变异材料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互不相同,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