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4篇
综合类   2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4月1日下午,日本DNAVEC株式会社社长长谷川护等一行4人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参加“中日合作开发禽流感疫苗”合同签字仪式,微生物所所长高福等参加了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2.
1基本情况,江西泰和大北农饲料有限公司泰和西坑种猪场2017年11月3日,猪场有1200多头种猪,其中有2000多头哺乳仔猪全部感染了一种以拉黄青色水样稀粪为主的传染病,因其发病率高,10日龄内死亡率几乎100%。故立即使用中草药止痢散、磺胺间甲氧嘧啶、痢菌净和恩诺沙星5天,还得不到明显控制。然后采取病料到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作实验室诊断,2017年11月15日确诊为猪球虫病引起的猪传染性胃肠炎。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是我国兽用化学药物正处于比较迅猛的发展时期,其间国内相继有一些大型医药企业介入兽药研发,基于比较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基础条件,以及国外一些原料药专利保护期限的结束,兽药药物的开发非常活跃,相继有一些产品完成开发或上报及批准。我们说随着兽药研发技术的进步,未来兽药开发应考虑到市场细分和动物种群细分,针对特定市场和动物种群开发的有效药物。专家都认为,保障肉类安全的最根本方法是依靠科技,研制"新型兽药"。本刊选取了几种新型兽药的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获悉,11月11日,在“2008年青岛市-中国科学院高新技术项目专题洽谈会”上,青啤科研开发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再次签定合作协议,并合作挂牌成立酵母研究联合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浙江食用菌》2014,(4):219-219
据朝鲜国家新闻机构《朝中社》消息,朝鲜成功研发出一种由食用菌提炼而成的运动饮料,并称这种饮料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这种饮料是由朝鲜国家科学研究院附属微生物研究所成功研发的。《朝中社》介绍,这种饮料可以快速消除运动员的疲劳感,使人从精疲力竭的状态中恢复体力。目前朝鲜全国都在发展食用菌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浙糯优1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单季杂交晚糯稻新组合,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3021),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强、米质优、糯性佳的优点,适宜在浙江省及生态相似区推广种植。1特征特性1.1生育期该品种全生育期152.4 d。1.2植株植株较高,株型松散,剑叶细长略披,分蘖力较强,穗颈节较长,弯穗形,粒大,着粒较稀,谷壳黄亮,谷粒椭圆形,稃尖无色,偶有短芒。1.3抗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与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兽药市场指南》2009,(1):16-17
益肠康是由无锡大江中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益生活菌制剂,2008年11月19日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编号为(2008)新兽药证字28号。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注册办法》规定,经审查,批准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无锡大江中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申请注册的酪酸菌活菌制剂等5种兽药产品为新兽药,现核发《新兽药注册证书》,并发布产品的质量标准、标签和说明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相似文献   
19.
2008年7月17~19日,北国冰城哈尔滨,夏日凉爽宜人.全球的动物传染病学专家齐聚一堂,参加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科学院马建章院士,中国工程院夏咸柱院士、陈焕春院士、刘秀梵院士,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阎汉平秘书长,山东农业大学崔治中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所长,扬州大学副校长焦新安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陆承平教授,上海兽医研究所童光志所长,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孙兵所长,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十一所金宁一研究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南方航天育种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西省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合作,采用航天育种诱变技术,培育出的金针菇“航金1号”和“航金2号”,目前通过专家鉴定。据悉,这是我国首个食用菌航天新品种。“航金1号”和“航金2号”新品种具有抗杂性强、早熟、耐高温、品质好、产量高等特点,比普通金针菇品种更富有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