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8篇
  7篇
综合类   339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1151篇
园艺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鸭病毒性肝炎鸭胚灭活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鸭病毒性肝炎病毒Ⅰ型ATCC毒株接种健康鸭胚,收集致死的全胚组织作制苗材料,用福尔马林灭活,以麸氨酸钠终止其作用。先后试制疫苗11批,在试验室免疫雏鸭71只,经强毒攻击后,总的保护率为90.4%。本疫苗免疫雏鸭3天后可产生较坚强的免疫力,在室温至少可保存11天,在4℃可保存254天。经在江苏、安徽、广东等省推广应用200000头剂,均安全有效,颇受用户欢迎,对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1临床症状鸭突然发病,病程短,一般在2~3d内大批死亡。患病初期,鸭精神萎顿,不爱活动,呆立,食欲废绝,缩脖,翅下垂,眼半闭,行走不稳,身体倒向一侧,头向后背,两脚痉挛性反复踢蹬,数小时后死亡。有些病鸭出现腹泻,排出黄白色或绿白色稀粪。有时喙端和爪尖瘀血,呈暗紫色。死亡率因年龄而有显著差异,7日龄内雏鸭患病后死亡率可达95%,8~21日龄的雏鸭为50%,30日龄以上一般不会发生死亡。病鸭主要病理变化为肝脏肿大,质脆,呈淡红色或发黄,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肿大,呈花斑状…  相似文献   
23.
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和因病毒性肝炎死亡鸭肝脏组织液制备油剂灭活疫苗,对高产蛋鸡进行多次强化免疫,收集所产的高免鸡蛋,试制抗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液,用于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效果良好,卵黄抗体液,用于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效果良好,也能避免应用同源卵黄抗体液可能带来的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24.
李芙蓉  王永坤 《猪业科学》2003,20(11):62-63
本文就国内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特性、疾病诊断和防制等做一简要综述并提出了该病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5.
雏鸭感染鸭病毒性肝炎后神经系统的动态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 型鸭肝炎病毒所致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 [1]。1 95 8— 1 962年 ,我国局部地区初次暴发鸭病毒性肝炎 ;1 980年至今 ,鸭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再次暴发 ,且发病严重 ,流行区域广 ,造成巨大损失 [2 ]。近年来 ,广东省很多地区流行该病 ,给养鸭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3 ,4] 。病鸭发病初期食欲不振 ,甚至消失 ,嗜眠。剖检的特征变化主要在肝脏。人工发病在接种后 1 2h,不论强毒株或弱毒株都出现肝瘀血、肿大 ,有些肝表面呈黄褐色 ;接种后 2 4 h肝脏体积增大 ,肝表面有时会有肋骨印状瘀血块 ,有时还会…  相似文献   
26.
中药在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养鸭业的发展,在农户饲养的雏鸭中发生一种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的传染病.病鸭呈现明显的神经症状.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的变化和出血.用磺胺、抗生素类药物防治皆无效果,致死率高达80%以上.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鸡胚接种、康复鸭血清防治试验等综合方法,将其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多年临床中药防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裂谷热简介     
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又名绵羊和牛传染性地方流行性肝炎,是非洲流行的一种致命的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染人类和牲畜,主要症状是急性腹泻和发高烧,进而严重损害人和牲畜的肝和肾,部分病人来会因血管破裂而死亡。这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1流行病学 裂谷热的第一次报导是1931年在肯尼亚的拿伐逊湖边农场。1951年南非联邦爆发本病,有20000多人被感染,10多万只绵羊死亡。1977年传入埃及造成人间大流行,数万人患病,其中数千人失明和死亡。20…  相似文献   
28.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对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2)采用康复鸭血清、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方法:①有母源抗体的雏鸭,在7~10日龄时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②无母源抗体的雏鸭,在出壳后1日龄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1形只,或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0.5毫升/只;10日龄再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  相似文献   
29.
鸭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以肝炎为主要特征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疾病。本病可由三种不同病原引起,称为1型、2型、3型鸭肝炎病毒,其中以1型鸭肝炎病毒发病率、致死率为最高,是发现最早的鸭肝炎病原,也是危害最大的鸭肝炎病毒,本文就发生在26日龄雏鸭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鸭肝炎病原的分离与鉴定做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30.
水鸭类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发病情况  1 999年 9月至 1 0月 ,广东南海一水鸭养殖户温某在饲养肉水鸭的过程中 ,连续 3批雏鸭 (每批 2 50 0只 ) ,均从第 4天开始发生急性传染病。这 3批雏鸭均是经鸭肝炎疫苗免疫母鸭的后代 ,先后出现严重的发病和死亡。第 3批雏水鸭是从 1 0月 1 6号进苗 ,2 0号发现小鸭突然死亡 1 3 2只 ,禽主立即采用鸭肝炎蛋黄抗体作紧急被动免疫 ,分点肌肉注射 1 .1 ml/只 ,第 2天发现鸭子死亡 1 56只 ,第3天死亡 1 3 8只 ,那天晚上 ,禽主又使用鸭肝炎蛋黄抗体作紧急免疫 ,方法同上 ,一直到第 1 0天 ,每天仍死亡 1 0 0多只 ,疫情仍未能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