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3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15篇
  12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17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81.
施肥对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的产量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探讨了科尔沁地区草原2号杂花苜蓿+Carlton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基肥和追肥中氮,磷和钾配施对草地群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和钾合理配施有利于草原2号苜蓿和无芒雀麦生长。在配施中,草原2号苜蓿与磷肥效应最显著,无芒雀麦与氮肥和钾肥效应最显著。高钾组合与高氮组合显著降低了草原2号苜蓿产量(P<0.05)。对于春播的杂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为了保持混播群落组分种群的稳定性,较适宜的施肥组合是N2、P1、K2组合(基肥:尿素20 g/m2、过磷酸钙30 g/m2、氯化钾20 g/m2;追肥:尿素30 g/m2、过磷酸钙50 g/m2、氯化钾30 g/m2)。一年龄草地头茬草和二茬草中无芒雀麦产量组分比分别为44.47%和71.10%,占全年总产量的63.62%。二年龄草地三茬草中无芒雀麦产量组分比分别为39.23%,59.73%和37.76%,占全年总产量的46.64%。  相似文献   
82.
为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筛选出适宜种植推广的无芒雀麦种用型资源,对已筛选出饲草产量高的14份无芒雀麦在青海省海北州西海镇分别从籽粒产量、营养成分和种子活力进行评价,为青藏高原饲草兼种用型无芒雀麦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除B10外,其余材料2年间的种子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B14的两年累计种子产量表现最高,为8314.99 kg/hm2。从无芒雀麦各材料产量与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单序籽粒数、有效分蘖、单序籽粒重和小穗宽与种子产量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有效分蘖与种子产量间的正相关性最大,且其对种子产量增产的直接效应最大,可作为种用型无芒雀麦种子产量评价的关键性状。综合以上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和种子活力,以B14、B13和B10,3份无芒雀麦资源总体表现较好,适合于青藏高原高寒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3.
[目的]合理的水分和养分供给是保障人工草地高效可持续生产的有效措施.探究不同灌溉量和施氮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牧草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牧草生长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响应.[方法]以人工种植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为研究对象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喷灌方法,在无芒雀麦拔节期按照田间持水量(θf)范围设置4个...  相似文献   
84.
以‘南逗迈4号芒’为试验材料,对大棚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方式下,叶片长度、宽度、厚度、卷曲度等表型指标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比较,探讨大棚避雨栽培对芒果叶片表观特征和光合生理的影响,同时对叶片表型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棚避雨栽培条件下,芒果叶片变长、变宽、变薄、叶面积增大并且卷曲度变小;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Fs)升高,其中Fo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Fv/Fm、Fv’/Fm’、NPQ、ETR、Fq’/Fm’降低,其中ETR、Fq’/Fm’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叶片长度和宽度均与叶绿素荧光参数Fo值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荧光参数ETR、Fq’/Fm’和叶片的长度、宽度等是受栽培条件影响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综上所述,棚内‘南逗迈4号芒’的光合速率和光合效率较露地均有所下降,但并未受到棚内环境胁迫,仍可正常生长。在南方雨水过多的地区可适当推广芒果避雨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85.
试验旨在建立采用HPLC同时测定复方黄芪饲料添加剂中毛蕊异黄酮苷、甘草苷、刺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甘草酸5种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试验采用Agela Venusic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2.结果 显示,复方黄...  相似文献   
86.
选择青岛农业大学研制的5CM-135型蔬菜种子除芒机的主要工况参数为试验因素,以胡萝卜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通过试验,分析了除芒机的主要参数—输料螺旋转速、出料活门开启压力、螺旋螺距对机械性能指标除芒率的影响规律,并获得了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为5CM-135型蔬菜种子除芒机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7.
为探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对不同生育期牧草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4种牧草进行盆栽试验,分别在苗期、拔节期和刈割后拔节期进行取样,测定植物生物量、菌根侵染率和菌丝密度等指标。结果表明:与不接种AMF相比,接种AMF显著提高了无芒雀麦和羊草的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但对刈割后拔节期冰草和草地早熟禾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无显著影响;4种牧草在不同生育期下菌根响应均为正效应,但是刈割后拔节期冰草、羊草和早熟禾菌根生长响应显著降低;4种牧草根系的菌根侵染率随生育期均呈增加趋势;刈割后拔节期土壤菌丝密度达到最高。因此,AMF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具有物种特异性,共生作用随着生育期发生改变,随着生育期根内和根外AMF丰度增加,但菌根生长响应下降,说明AMF对植物幼苗有更强的促生作用,而这种促生作用与AMF丰度无关。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60)Co-γ射线辐射对无芒雀麦种子幼苗耐旱性的影响,试验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为渗透介质模拟水分胁迫,以无芒雀麦种子为材料,采用发芽盒滤纸萌发,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对无芒雀麦幼苗生长、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PEG为无芒雀麦种子萌发期的最佳胁迫浓度。低剂量~(60)Co-γ辐射提高种子的根系吸水能力,促进幼苗的含水量增加,从而促进种子的幼苗生长,高剂量辐射则具有抑制作用。相对电导率含量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随辐射剂量逐渐升高,对细胞膜的破坏性增强。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均与辐射剂量呈负相关,低剂量辐射可以促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积累,进而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无芒雀麦幼苗的保护酶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说明低剂量辐射促进无芒雀麦幼苗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而高剂量具有抑制作用。低剂量~(60)Co-γ射线辐射(50~100 Gy)促进无芒雀麦幼苗的生长,且通过相对电导率的降低对细胞膜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无芒雀麦幼苗可通过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来适应水分胁迫环境。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对芒果干制过程中保鲜类农药残留量的影响,以芒果干的加工过程为例,研究清洗、去皮、护色、硬化、热烫及干燥等各个加工环节对芒果中常用保鲜类农药咪鲜胺、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及代谢物2-氨基苯并咪唑残留量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芒果干制的过程中,随着加工环节的增加,芒果中常用保鲜类农药总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去皮对咪鲜胺的影响最大,降解率达94.82%;干燥脱水的过程使得芒果干中4种农药的残留量增加,与真空干燥相比,恒温干燥箱干燥可以较大程度的去除芒果干制过程中的大部分农药残留,农药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0.
为实现检疫性杂草长芒苋(Amaranthus palmeri)的有效检测,本研究基于苋属植物可溶性淀粉合成酶I基因(SSSI),建立了一种序列特异性PCR方法,可实现从众多苋属种子中检测出长芒苋。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简便快捷,可为口岸检疫鉴定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