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8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494篇
林业   753篇
农学   770篇
基础科学   81篇
  277篇
综合类   4926篇
农作物   609篇
水产渔业   169篇
畜牧兽医   1005篇
园艺   947篇
植物保护   148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403篇
  2012年   588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585篇
  2008年   611篇
  2007年   550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477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研究结果表明,晚播冬小麦在越冬期覆膜一段时间,可明显提高覆膜期间的温度,促进冬小麦幼穗分化、加快其生育进程,从而延长冬小麦中后期的生育长度,并取得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2.
本试验对葡萄伤流期就地硬枝接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接穗的生长结果状况与绿枝接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葡萄于伤流期就地硬枝接,采取放伤流的措施成活率可提高到90%以上,其接穗的生长结果状况显著较绿枝接强。  相似文献   
993.
本试验对葡萄伤流期就地硬枝接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接穗的生长结果状况与绿枝接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葡萄于伤流期就地硬枝接,采取放伤流的措施成活率可提高到90%以上,其接穗的生长结果状况显著较绿枝接强。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提出棉棉上芽分化是可塑性的广泛存在,除已公认的主茎叶腋芽和前叶腋芽外,赘芽甚至叶枝的顶芽也会分化成花芽。果枝上各果节的腋芽均有分化成花芽与叶芽的可能性。这种分化方向的变化,既与遗传有关,又与环境条件有关。提出了芽分化可塑性的利用;在早熟栽培中通过品种选用,改善苗期光照及营养条件,降低果枝始节,促进早熟,通过控制叶枝赘芽的发生数量与长势,减少整枝用工,或进行不整枝栽培。  相似文献   
995.
地膜冬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和主要农艺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地膜覆盖和露地冬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表明,①地膜覆盖和不同密度对适期播种的冬小麦幼穗分化的进程无明显影响。在同期播种下,地膜和露地小麦幼穗分化的各时期基本同步,幼穗分化时期和全生育期相差仅2~3d;②地膜小麦比露地小麦分化的小穗数、小花数多1.2%和1.9%,处在同一分化时期的生长锥显得粗壮,富有活力;③在适期播种时,地膜小麦比露地小麦多分化1个叶片,所以幼穗分化始期的叶龄数较高;④地膜覆盖对小麦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都十分有利,尤其是对粒叶组叶面积、干重、上部节间生长有利;⑤不同密度对地膜和露地小麦的影响趋势一致,分化的小穗数和小花数都随密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996.
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S-ELISA)检测印楝(AzdirachtaindicaA.Juuss)愈伤组织中的印楝素含量,成功建立了DAS-ELISA,以牛血清蛋白为载体,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合成免疫原,制备抗血清,获得效价为1:2560,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为标记酶,用“碘酸盐酸氧化法”合成酶标抗体,使用包被抗体的最适浓度为5.0μg/mL,标记抗体浓度为2.5μg/mL,可测抗原最低浓度  相似文献   
997.
对高皂甙元含量的盾叶薯蓣株系进行了组织培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茎尖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的时间短、出愈率高。在添加0.5mg/LBA和0.5mg/LNAA的培养基上,出愈率接近70%,愈伤组织状态良好。1.0mg/LKT和0.2mg/LNAA组合可使愈伤组织的芽分化率达90.9%。在添加0.5mg/LNAA和1.0或2.0mg/LBA的培养基上,腋芽增殖率最高,且生长健壮。已伸长的腋芽转移至不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即可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高效的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离体叶片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有助于滇杨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方法】以滇杨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从而获得滇杨再生组培苗;进一步以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探讨菌液吸光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等对滇杨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滇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005 mg·L-1噻苯隆(TDZ)+0.010 mg·L-1萘乙酸(NAA),诱导率达91.7%;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0.002 mg·L-1 TDZ+0.010 mg·L-1 NAA,诱导率为75.0%;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 MS+0.010 mg·L-1 NAA+0.100 mg·L-1吲哚乙酸(IBA),生根率高达96.7%,平均生根数为2.57条。利用pBI121-GUS载体转化滇杨,最适转化菌液吸光度D(60...  相似文献   
999.
试验设计4~11 g·kg-1 8个NaCl浓度梯度,对转PLD/AtNHXI基因抗盐碱三倍体毛白杨进行组培苗抗盐分化试验,设计2~10 g·kg-19个NaCl浓度梯度进行组培苗抗盐生根试验,设计3~12 g·kg-1 10个NaCl浓度梯度对1年生盆栽苗进行抗盐试验,结果表明:在NaCl浓度达8 g·kg-1时,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分化培养37 d后,组培苗的叶色、分化芽数及新稍长度开始受到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将抑制组培苗分化生长,甚至枯萎死亡;在含NaCl 7 g·kg-1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 d后,虽然叶色没有受到盐太大的影响,但生根和新稍的生长都开始受到抑制,根系明显的减少;在含NaCl 7 g·kg-1的土壤条件下,盆栽苗培养32 d后,开始表现出盐害症状.  相似文献   
1000.
以红三叶野生品种巴东红三叶的叶片为外植体,在MB-1至MB-9的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筛选出最佳培养基是MB-9培养基;以白三叶栽培品种"路易斯安娜"和"Huca"的叶片为外植体,接种在MB-9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形成后均经MB-9固体培养基上继代3~4次,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后再转至MB+3mg/L 2,4-D+0.7mg/L BA+0.2mg/L NAA+2mg/L 甘氨酸+500mg/L CH+3%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经强化培养两个月后获得胚性细胞悬浮系.实验结果表明,缩短换液时间(每隔3~4d换液一次)可加快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