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14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617篇
林业   2698篇
农学   1478篇
基础科学   543篇
  498篇
综合类   10025篇
农作物   1142篇
水产渔业   173篇
畜牧兽医   2843篇
园艺   2799篇
植物保护   972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54篇
  2022年   424篇
  2021年   503篇
  2020年   427篇
  2019年   555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498篇
  2016年   636篇
  2015年   859篇
  2014年   1292篇
  2013年   1039篇
  2012年   1390篇
  2011年   1350篇
  2010年   1269篇
  2009年   1265篇
  2008年   1223篇
  2007年   1172篇
  2006年   1068篇
  2005年   1126篇
  2004年   795篇
  2003年   738篇
  2002年   534篇
  2001年   554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338篇
  1998年   330篇
  1997年   334篇
  1996年   284篇
  1995年   318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75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255篇
  1990年   228篇
  1989年   219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10篇
  1957年   2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构建青海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药材的红外光谱,指纹图谱,评价药材质量.方法: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宽叶羌活在4 000~400cm-1范围内的光谱吸收峰,计算二阶导数光谱,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评价羌活化学成分累积量.结果:青海8个产地宽叶羌活有18个红...  相似文献   
942.
943.
辽宁省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2 ~1996 年,从辽宁省不同生态地区共采集番茄叶霉病菌标样67 份,采用国际通用的鉴别寄主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该省番茄叶霉病菌以生理小种1.2 .3 为主,是当前生产上流行的优势小种,而1 .2 .3 .4 为稀有小种。  相似文献   
944.
李志朝  韩桂仲 《蔬菜》1999,(1):21-22
豌豆潜叶蝇是豌豆、油菜等作物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蔬菜面积和保护地面积不断扩大,蔬菜种类不断增加,为该虫提供了优越的越冬场所和充足的食料,使该虫为害日趋严重。据调查,1995年在洛阳郊区寄主植物仅有2个科10余种作物,到1997...  相似文献   
945.
探明夏玉米氮素营养生化指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片氮含量和叶片氮积累量)与叶片SPAD值垂直分布特征及两者间定量回归关系,确立基于叶绿素仪的夏玉米氮营养无损诊断敏感叶位和叶片部位,以实现氮营养时空变化的快捷和精准监测。利用2018-2019年连续2季不同氮营养水平下夏玉米关键生育期主茎各叶位(顶1叶~顶12叶,TL1~TL12)和叶片部位(每张叶片从叶片基部开始根据叶片长度每20%分为1个测试区间) SPAD值及氮营养指标数据,研究基于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 PLS)回归模型的夏玉米不同位点SPAD值与氮营养指标间关系,确定可稳定指示夏玉米氮营养空间异质性变化的敏感叶位及叶片部位。结果表明,不同叶位间夏玉米叶片SPAD值和氮营养指标于植株间分布均呈典型的"钟型"特征,至TL5或TL6时达至峰值。同一叶位不同部位间SPAD值由20%至100%位点时则逐步升高,且80%~100%位点间无显著差异(P>0.05)。PLS分析结果显示,夏玉米不同叶位SPAD值与氮营养指标间模型精度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和相对分析误差(relative percent deviation,RPD)范围分别为0.693~0.821和1.425~2.744。不同测试位点R2和RPD值范围则分别为0.660~0.847和1.607~2.451,满足模型精确诊断需求。此后,基于PLS模型中各叶位和叶片部位无量纲评价指标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ariable importance for projection,VIP),确定顶4叶(TL4)完展叶60%~80%区间为夏玉米氮营养诊断的敏感区域,VIP值均高于临界值1.40,预测效果较为理想。研究可为实现氮营养的高效、快捷诊断和精准施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6.
糠醛渣改良土壤增强苕子对盐碱土的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科学合理的盐碱土改良措施对植物在盐碱土上适应性栽培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该研究旨在通过施用糠醛渣探讨盐碱土土壤特性及植物生长适应性栽培研究,为糠醛渣在盐碱土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按土壤质量为基数确定糠醛渣的用量,试验由添加量0、5%、10%糠醛渣的盐碱土3个处理组成,温室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糠醛渣不仅降低盐碱土pH和含盐量,而且显著提升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Sobs和Shannon指数,降低了simpson指数降低。主要表现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成为优势菌门。施用糠醛渣增加了苕子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强了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施用糠醛渣明显促进苕子生长发育,增加了苕子苗期生物量,5%糠醛渣用量处理改良盐碱土效果较优。研究表明糠醛渣通过改善盐碱土的其理化特性及生物多样性分布,促进苕子的生长发育,研究为糠醛渣在盐碱地土壤改良及植物适应性栽培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947.
为研究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菘蓝生长与生理生化的化感效应,以模拟自然条件下雨雾淋溶方式,采用不同浓度的茶树凋落叶浸提液(CK:0 mg·mL-1、T1:6.25 mg·mL-1、T2:12.5 mg·mL-1、T3:25 mg·mL-1 和T4:50 mg·mL-1)处理菘蓝,测定其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细胞膜损伤率以及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渗透调节物质和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菘蓝生长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与CK相比,T1对菘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浸提液浓度超过菘蓝的耐受阈值时,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脯氨酸含量则持续增加。与CK相比,T1的MDA含量、细胞膜损伤率和H2O含量差异不显著,而T3、T4则显著升高。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有不同的影响,T1的过氧化物酶(POD)与抗坏血酸氧化物酶(APX)活性最高,T2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而T3、T4的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CK。T1的PodCatApx基因表达量最高,而T4则抑制了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此外,POD活性与其基因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T和APX活性与其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不同浓度的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于菘蓝次生代谢物质积累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低浓度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菘蓝生长、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积累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总黄酮含量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幼龄茶园中茶树-菘蓝复合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48.
药用植物腊叶塑封标本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药用植物腊叶塑封标本制作中采集——压制——装订上台纸——塑封等各环节的方法,尤其针对标本制作中存在的变色、叶片脱落等问题提出了用5%酒精溶液浸泡、0.3%沸盐水浸泡、烘干箱烘干、硅胶干燥、醋酸铜溶液保色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49.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