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十字花科植物中吲哚族芥子油苷(indole glucosinolates,IGS)是一类色氨酸来源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目前,吲哚族芥子油苷的生物合成和修饰已经阐明,代谢网络中既有不同类型转录调控因子的参与,又受到水杨酸、茉莉酸、乙烯等植物激素调控和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吲哚族芥子油苷的降解存在典型的芥子油苷—黑芥子酶系统和非典型的黑芥子酶代谢途径。文章主要对吲哚族芥子油苷代谢途径、调控网络以及代谢产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2.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2年5月)的一篇研究报告,印度农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易感和抗畸形两种杧果品种的酶活性氧消除系统。杧果畸形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给杧果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杧果素、酚醛树脂、多酚氧化酶和植物抗毒素等生物化学物质对不同品种杧果抗畸形病起着重要作用。此项研究试图证明植物化学物质(酚醛树脂、酶、抗氧化物)和杧果畸形程度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破伤风抗毒素(TAT)对TAT皮试阳性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01年1月~2004年1月收治35例TAT皮试阳性的破伤风患者,予TAT 15U皮内注射.并予对照试验.对确定为阳性的患者.4次脱敏注射后,用3~5万U的TAT稀释后静脉滴注。结果:35例破伤风患者,全部由脱敏注射过渡到静脉正规治疗用药。结论:对TAT皮试阳性的破伤风患者.按规程4次脱敏注射后再过渡到大剂量静滴TAT.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治疗破伤风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一)发病情况 山东省王某自养羔羊60只,用自制耳号钳给所有羊只打了耳号,打后未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一周左右后,6只羊羔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僵硬、起卧不便、运步困难,18日已有14只羔羊发病,其中3只死亡,症状相同,病程为3~4天。  相似文献   
25.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已逐步了解植物寄主与病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抗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褐藻酸寡糖诱导下大豆中大豆抗毒素的累积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新型诱导剂褐藻酸寡糖诱导大豆生成大豆抗毒素(glyceollins)的最佳条件和累积规律。【方法】采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对经褐藻酸寡糖溶液诱导的大豆乙醇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并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对其组分进行确认。在此基础上研究褐藻酸寡糖的浓度、大豆的预浸泡时间、诱导过程中的大豆培养温度及湿度、黑暗中的培养时间对glyceollins积累量的影响,确定褐藻酸寡糖诱导产生glyceollins的最佳条件。【结果】褐藻酸寡糖可以作为外源诱导剂来诱导大豆累积生产glyceollins,当诱导剂褐藻酸寡糖的浓度为4%,大豆在无菌水中浸泡5 h,且经诱导的大豆在温度25℃、湿度60%、黑暗中培养4 d时,大豆中的glyceollins生成量达到最高,为0.525 mg•g-1鲜豆重。【结论】本试验结果为大豆高品质加工和褐藻酸寡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可提供试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7.
根据毒素一抗毒素中和试验,魏氏梭菌可分为A、B、C、D、E五种类型。A型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从土壤、粪便、污水中均可分离到,产生的外毒素进入动物血液中,可引起动物肠毒血症。该病以急剧腹泻、排带血胶胨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为主要特征。2002年鞍山市动物园先后有4只梅花鹿死于魏氏梭菌A型。现针对梅花鹿发病前后经过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8.
专家大讲堂     
《新农业》2014,(12):31-34
<正>进入七月,北方的天气逐渐热将起来,无论是咱们家的大豆高粱,还是鸡鸭鹅狗,都和咱们一起开始了欢乐而忙碌的夏天。有没有点儿qq游戏中开心农场的味道?然而实际生产不同于游戏生活,总有各种头疼的问题困扰我们。本期专家大讲堂清凉开课了,让专家和您一起轻松度过一个不一样的夏天吧。  相似文献   
29.
30.
<正>鹿破伤风是由于创伤感染强直梭菌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外毒素中毒性传染病。2011年,我国东北地区于母鹿产仔和公鹿收茸时节,天气闷热、多雨,一些鹿场的鹿群时有破伤风疫病以散发的或个别的形式流行。尤其在设施简陋、环境卫生状况不佳、鹿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