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8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369篇
林业   148篇
农学   637篇
基础科学   15篇
  104篇
综合类   3496篇
农作物   809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276篇
园艺   966篇
植物保护   49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262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嫁接对冬春茬茄子生长发育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托鲁巴姆为砧木 ,栽培品种天津快园茄为接穗 ,研究了嫁接对冬春茬茄子生长发育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低温季节 ,茄子采用嫁接栽培 ,不仅植株生长势强 ,株高、茎粗、叶面积、开展度、前期产量和总产量都优于自根苗 ,而且抗病性提高。  相似文献   
72.
为了进一步弄清高温抗条锈病的抗性机制,利用荧光显微技术和电镜技术研究了高温抗条锈性品种小偃6号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抗条锈性表达时,病斑周围寄主细胞发生坏死和木质化,在高温处理24h,坏死细胞和木质化细胞数分别为初期的17.1和23.8倍。从超微结构观察,在高温抗条锈性表达时,侵染点附近寄主细胞壁表面凹凸不平、粗糙,细胞壁的厚度也较健康细胞厚。之后,细胞内的细胞器消解,仅有沿细胞壁分布的原生质和残存的一些颗粒状物质。  相似文献   
73.
非自然越夏区小麦白粉病模拟鉴定病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90~1995年根据陕西省关中麦区小麦白粉病侵染循环特点,人工模拟自然发病条件,在非自然越夏区杨陵(省农科院试验地)成功地建立起白粉病菌可周年存活,且秋、春季均能充分诱发感染的混合菌系病圃,宜对小麦种质材料进行全生育期抗白粉病鉴定。利用该病圃已对陕西省1000余份小麦品种(系)及部分国内外抗源亲本材料做了抗病性鉴定和利用评价。  相似文献   
74.
75.
现代生物技术对水产养殖业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物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水产养殖中越来越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现代生物技术在促进鱼体生长、增强鱼体的抗病力、培育优良品种及生产新的品种如生物传器、多色观赏鱼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其在水产养殖中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76.
日本高菜大面积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三池高菜,抗病性强,平均株发病率在3%以下:抗寒性较强,在极端最低气温-7℃的恶劣气候条件下,没有出现明显冻害;丰产性好,平均单株重约1.5kg,每667 m2产量可达3 500~4000kg.  相似文献   
77.
采用凹陷载玻片法测定了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在离体番茄叶片上测定了被武夷菌素处理后的番茄灰霉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致病性的变化以及武夷菌素对番茄幼苗体内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菌的分生孢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为14.1μg/mL。浓度为100μg/mL的武夷菌素可完全抑制孢子的萌发。武夷菌素能使灰霉菌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病性明显下降,同时还能诱导番茄体内抗病性相关酶(SOD、POD、PPO、PAL)活性的增强,提高番茄幼苗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78.
测定了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5个豇豆Vigna sesquipdalis Wight品种在受锈菌Uromyces vignae Barcl侵染前和侵染后的若干阶段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分析其与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后24h内,免疫和抗病品种的PPO比活性及其变化率均高于感病品种,且前者PPO比活性变化率高峰出现早,后者出现迟.在接种后,各品种的POD比活性及其变化率均上升,但中抗和感病品种的高峰出现早,免疫和高抗品种出现晚.此外,中抗和感病品种的POD比活性及其变化率在接种12h左右出现高峰后立即下降,而高抗品种的则持续上升至24h左右出现高峰,免疫品种的POD比活性也在24h左右出现高峰,但其POD比活性变化率则持续到48h左右达到高峰,且免疫和抗病品种的峰值明显大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79.
草酸青霉菌果胶酶诱导黄瓜抗黑星病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的固态发酵提取产物--果胶酶粗酶液诱导黄瓜对黑星病(Cladosporium cucumerinum)的抗性进行了研究。以果胶酶粗酶液喷雾处理4个感黑星病黄瓜品种的黄化苗,48 h后挑战接种黑星病菌孢子悬液,其中"中农5号"黄瓜品种表现的诱导抗病效果最好,诱抗效果达62.51%。不同浓度果胶酶诱导处理黄瓜,发现果胶酶浓度在20 U/mL时,可导致黄瓜发病略高于对照;在40~200 U/mL浓度范围内,诱导效果较为明显。通过研究果胶酶诱导抗病的时效性,表明诱导处理前接种病菌或诱导处理后0、6 h接种的各处理病情指数与对照间没有差别,而诱导处理12~72 h后接种病菌的,果胶酶的诱导抗病效果均很明显,诱抗效果达29.64%~60.02%。实验还表明,随着挑战接种压力的增大,果胶酶的诱导抗病效果降低。果胶酶不能抑制黑星病菌孢子萌发,相反可以促进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  相似文献   
80.
应用嫁接技术控制茄黄萎病的效果和增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紫丽茄子与番茄砧木嫁接可以获得高抗性,控制黄萎病效果十分理想。它能显著促进植株生长,延长开花结果时间,提高茄果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