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1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319篇
林业   296篇
农学   241篇
基础科学   109篇
  125篇
综合类   2602篇
农作物   199篇
水产渔业   507篇
畜牧兽医   3648篇
园艺   648篇
植物保护   15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535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604篇
  2007年   507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448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359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枯草芽孢杆菌G3菌株的抗菌物质及其特性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产几丁质酶枯草芽孢杆菌G3菌株的固体培养物在黄瓜灰霉病菌和番茄叶霉病菌抑菌试验中证实,抑菌活性物质存在于过滤上清液中,它们是从酸沉淀物中提取出的伊枯草菌素、生物表面活性素和存在于盐析粗蛋白中的几丁质酶。在叶霉孢子萌发试验中,伊枯草菌素微弱地抑制孢子萌发但强烈破坏芽管和新生菌丝;生物表面活性素和几丁质酶则强烈抑制孢子萌发并长久性地抑制芽管伸长。在PDA平板上的灰霉菌丝抑菌试验中,伊枯草菌素抑制菌丝生长,引发菌丝顶端膨大,形成泡囊,泡囊破裂后原生质外泄;几丁质酶抑制菌丝生长,引发产生不规则的菌丝团;生物表面活性素在平皿上对菌丝则不显示出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2.
一品红花后,许多家庭将其丢弃,殊为可惜。其实花后只要通过简单的短截,就可以促使其再次开花。短截高度可视其分枝状况而定,通常中间的枝条留3个芽,四周的留3~5个芽,距下芽0.5cm处截断,剪口为马蹄形,并用蜡封闭剪口,以防养分损失,短截后用竹片作衬,外用棕丝将四周的枝条拿弯,使其分布均匀,高度一致。由于短截后的一品红没有叶片,故其拿弯造型以平头开张型为好,这样开花苞片与苞片连接平整,可弥补没有绿叶陪衬的缺憾。  相似文献   
83.
仔猪白痢是集约化养猪场的常见病,其病因复杂,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临床上常用治疗仔猪白痢的抗菌药物主要依赖于它们的抑菌作用,而中草药的治疗作用则是多方面的,其作用机理很复杂。仔猪白痢的发病机理除与病原性大肠杆菌的致病作用有关外,还与年龄、免疫状态、生理机能、饲养条件等多种诱因造成的消化机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84.
用GnRH并列体主动免疫公猪 ,并观察了免疫对公猪性腺的影响。结果表明 ,免疫使公猪睾丸体重降低 ,睾丸周长缩短 ,曲细精管管腔空荡 ,性腺萎缩  相似文献   
85.
二氢吡啶在貉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氢吡啶是一种具有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某些作用的多功能饲料添加剂。二氢吡啶最早由苏联科学家合成并应用,起初主要用于油脂抗氧化,后来发现其对畜禽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还可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力,但在毛皮动物中的应用研究报道很少。此次试验通过在貉日粮中添加二氢吡啶来探讨其对貉繁殖性能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探,以便为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6.
饲用抗生素的促生长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抗生素原称为抗菌素,是指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是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和类似的物质,在低浓度下对特异性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有抑制或杀灭作用。自从1946年Moore等发现链生素在肉鸡饲料中具有促生长作用以后,伴随着许多抗生素品种相继问世并工业化生产,研究者们几乎对每个新问世的抗生素都作了以促进动物加速生长为目的的饲养试验,研究结果肯定了多种抗生素具有刺激和加速动物生长的作用。从此,抗生素就开始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饲料中,针对抗生素促生长机…  相似文献   
87.
植物抗菌药物——牛至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在饲料中使用化学合成的抗菌素和发酵生产的抗生素,已不能适应全世界范围内对食品安全要求提高的需要。而在自然界中,成千上万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存在于各种植物中。从植物中提取高效、安全的抗菌活性物质,是解决抗生素(抗菌素)替代物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加强,畜产品的安全问题倍受广大消费者所关注。食品安全、药物残留、病菌耐药性等问题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无公害畜产品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对于兽药注册与管理日趋严格,欧盟宣布2006年抗生素不再作为促生长的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89.
生长肥育猪骨骼肌注射表达pGRF基因质粒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猪的GRF基因表达质粒注射于猪的骨骼肌后,研究其促生长效应与机理。选用始重6.3kg的44头去势长白×太湖仔猪,分6组,采用2×3因子安排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按6~10kg、10~20kg、20~50kg、50~100kg4个阶段饲养。4个饲养阶段的饲粮低蛋白水平分别是20.70%,17.90%,15.03%,13.00%;高蛋白水平分别是23.70%,20.90%,18.02%,16.00%。pGRF基因质粒注射剂量设0mg、0.5mg、1.0mg3个水平,于试验开始与试验猪体重达60kg时共注射基因质粒2次。测定各阶段日增重,饲料消耗量,耗料增重比以及30、70、100kg时血液中GH、GRF、IGF-I的浓度。100kg时屠宰进行胴体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饲粮蛋白水平对各阶段及全期试验猪日增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50~100kg阶段与全期日采食量和耗料增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或P<0.01)。注射pGRF基因质粒对各阶段及全期日增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6~10kg、10~20kg、50~100kg3阶段及全期日采食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6~10kg阶段、50~100kg阶段及全期耗料增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注射pGRF基因质粒对30kg及70kg体重时猪血液中GRF、GH、IGF-I浓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提高饲粮蛋白水平与注射pGRF基因质粒均可明显降低超声波测膘厚及屠宰测膘厚、增大眼肌面积(P<0.05)。  相似文献   
90.
头孢噻呋钠临床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噻呋钠是由美国法玛西亚普强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畜禽专用的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该药于1988年在美国首次上市。由于其优良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特点,陆续被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正式批准用于肉牛、奶牛、马、猪、羊等动物的疾病治疗。我国在兽医临床上开始应用头孢噻呋钠,现将应用情况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