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5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69篇
林业   495篇
农学   540篇
基础科学   368篇
  297篇
综合类   3478篇
农作物   278篇
水产渔业   183篇
畜牧兽医   1403篇
园艺   758篇
植物保护   121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502篇
  2011年   554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545篇
  2007年   516篇
  2006年   514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对热磨机磨片间隙的控制需求和调整方式的分析,运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设计了磨片间隙电液比例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说明了系统对磨片间隙的自动控制原理及对磨片磨损的补偿控制原理,得出了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并参考国产某型热磨机的结构与工作参数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系统的控制性能进行了分析,证实了磨片间隙电液比例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符合热磨机对磨片间隙控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2.
苏坚任 《农业科技通讯》2018,557(5):119-122
在常规施肥基础上,配施硅钙镁锌硼肥,研究其对超级稻生长发育、抗逆性、改善植株性状、防控病虫害、提高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施硅钙镁锌硼肥3个水平中,配施量375 kg/hm 2,超级稻生长发育、抗逆性、植株性状、防控病虫害、增产增收效果最好,比施225 kg/hm 2、525 kg/hm 2和常规施肥分别增产690.0 kg/hm 2、915.0 kg/hm 2、1 410.0 kg/hm 2,增长8.8%、4.6%、19.7%;净增效益4 401元/hm 2、2 214元/hm 2、1 620元/hm 2,增长19.1%、8.8%、6.3%;硅钙镁锌硼肥施用量以375 kg/hm 2为宜。建议类似地区参考应用,提高种稻效益。  相似文献   
993.
筛选出冬小麦较适宜的播期和播量组合以适应冬前积温不断增加的环境变化,以新麦29作为研究对象,于2016~2017年度在河南省辉县市开展播期(10月12日、18日和19日)和播量(基本苗210万、300万和390万/ha)二因素裂区试验,探索不同播期和播量条件下对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播期之间的平均容重是以10月12日显著低于其他两个播期,而随着播量不断增加其平均容重亦随之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相同播期不同播量处理对农艺性状结实小穗数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对不孕小穗数则无明显变化规律。播期对穗数、穗粒数、千粒重3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均显著,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播量对产量及穗数、穗粒数2个构成因素的影响均呈现出差异水平显著。不同播期和播量互作效应对小麦籽粒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两者均呈现出差异性显著。与播量相比较而言,播期对新麦29产量影响较大。随着播期的不断推迟,新麦29的产量不断下降且10月12日的产量显著高于10月24日的。播量210万/ha与播量390万/ha 之间的平均产量显著差异,但都与播量300万/ha相比差异都不显著。依据不同播期和播量组合的产量分析,最佳播期是10月12日,基本苗300万/ha为较适宜的播量;新麦29的产量潜力在播期10月12日至18日是较为适宜范围,与其对应的适宜播量为基本苗300万~390万/ha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994.
天然芸苔素属于甾体类植物内源生物活性物质,其骨架为甾醇,其中芸苔素内酯生物活性最强,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是高效、广谱、无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PGR)。为更好地将芸苔素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本文概括了芸苔素内酯的生物活性及在粮食、果蔬等作物上的应用。探讨了芸苔素内酯在提高种子活力,促进作物生长,大幅度促进产量提升以及品质改善,提升作物抗逆性,缓解农药对作物影响的研究概况及取得的进展,指出了芸苔素内酯的应用是作物增产增收的关键途径,同时,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减少作物种植成本与减轻环境污染,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5.
日光温室同一栽培模式连续种植,难以实现合理化轮作,土壤连作障碍日趋严重,早春黄瓜结瓜盛期出现死棵现象,秋延迟番茄受到黄化曲叶病毒的影响而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种植户的收入和生产积极性。通过日光温室标准化改造、土壤太阳能高温消毒、嫁接技术、选用抗病毒品种、推广"两网一膜"技术、普及物理防治技术等安全高效生产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96.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转型,用户综合用能关键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文章研究了综合用能专属能源控制器应用,通过能源控制器对用户“水、气、电、热、冷”等多种用能数据、“温度、压力”等传感测量数据、开关状态等工况数据进行采集,运用边缘计算、物联网通信、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园区、社区、建筑等类型用户的各类用能信息采集与融通共享。设计用户综合用能耦合优化模型,开展用户用能设备的在线监测与优化策略研究,实现用能设备状态全面感知与综合用能智能优化控制,支持用户侧微网场景下的能源开发、转化、储能、传输、消费全过程的一体化监控。  相似文献   
997.
eIF-5A是真核细胞蛋白翻译起始因子,在真核细胞内普遍存在,关于eIF-5A的研究在人和酵母细胞中的报道较多。有报道称elF-5A与细胞中的许多生命活动有关,如细胞增殖、蛋白质翻译、mRNA降解、细胞周期的转化及细胞衰老与凋亡。 eIF-5A在植物中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从多种植物中克隆获得该基因,但是该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并不十分清楚,尤其是在逆境环境下,该基因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就更少。本文对eIF-5A与植物生长和植物抗逆性的关系,以及eIF-5A在植物分子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eIF-5A基因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正2010年建平县果树总站引进了‘八月红’梨(陕西省果树研究所用‘巴梨’与‘早酥梨’杂交育成),在建平县南部富山、万寿、青峰山、深井、小塘等乡镇进行试栽。由于本地区日照长,温差大,该品种着色鲜红艳丽,果肉细脆多汁、香气浓郁,早果性和抗逆性均优于当地栽植的‘早酥梨’‘雪花梨’等,成熟时期正值水果淡季,市场前景广阔,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优良品种。为尽  相似文献   
999.
目前正当炎热的夏季,环境温度居高不下。而在炎热的气候环境下,猪比其他动物对高温更加敏感。因此,猪场人员有必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热应激对猪群生长性能所带来不利影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摘自西澳大利亚州政府的农业和食品部门的报告)介绍了美国一项对热应激所造成危害的研究,以及概述了养猪户可采取什么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热应激对猪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00.
Perennial live paddy planting ric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by basal + can, tillering, closed herbicide + company + can, can (20% less nitrogen) basal + partner, 100% of nitrogen in the whole stages base + can with different processing, performance from the growth of rice, rice tillering, leaf chlorophyll value, yield and increasing costs, unit yield inceement, VCR, etc, with increasing can improve rice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promote rice tillers, makes the rice grow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 rice yield and output value, according to labor saving, has demonstrated and val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