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0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2980篇
农学   220篇
基础科学   321篇
  191篇
综合类   6656篇
农作物   545篇
水产渔业   123篇
畜牧兽医   598篇
园艺   501篇
植物保护   407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36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479篇
  2020年   507篇
  2019年   695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600篇
  2016年   645篇
  2015年   490篇
  2014年   806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790篇
  2011年   978篇
  2010年   850篇
  2009年   727篇
  2008年   685篇
  2007年   563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旅游产品无形性”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产品是服务占较大比例的产品 ,学术界将“无形性”列为旅游产品第一大特性 ,笔者就此问题提出质疑。本文首先从旅游产品涵义入手 ,分析了“旅游产品无形性”理论的由来 ,然后对学术界认可的两类旅游产品构成理论进行剖析 ,由此得出旅游产品并非无形 ,它是一种以无形为主 ,兼有有形性的特殊产品。最后分析了由“旅游产品无形性”理论指导实践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72.
体验经济与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捕捉近年来消费情况的变化 ,认为应对体验经济引起重视。在介绍体验经济的提出 ,体验的概念和体验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 ,提出体验经济对旅游具有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准确把握市场、使旅游者更舒适愉悦等意义 ,并在体验经济理论下结合内蒙古草原旅游的实际情况 ,提出内蒙古草原的体验设计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73.
农民旅游市场开发浅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近几年 ,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 ,城镇居民旅游市场日益成熟 ,无论出游人口还是旅游花费都明显增加 ,但农民旅游市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旅游供给严重不足。鉴于农民旅游的重要地位 ,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民旅游特征及其发展潜力 ,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开拓农民旅游市场的几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4.
基于游客感知的呼伦贝尔旅游形象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以呼伦贝尔为实证进行研究,探讨游客感知对目的地旅游形象营销的影响。通过构建游客感知-旅游形象营销模型和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旅游形象营销与游客感知是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进行旅游形象营销要重点关注旅游形象的规范、旅游形象的传递、游客旅游形象的体验、旅游形象的改善修正等四个节点,以期提高呼伦贝尔旅游形象营销的科学性和效率性。  相似文献   
75.
<正>近几年来,国家开始推进城镇化发展,带动了城市周边乡镇经济的欣欣向荣。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随之提升,在闲暇时光渴望亲近自然,回归古朴。这些共同促进了一种新型旅游形式—"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通过生态农业旅游,人们不仅可以亲自参与到农事活动中,了解农业知识,  相似文献   
76.
当今,气候变化与旅游相互影响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基于此,就当今旅游气象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对如何改善旅游气象服务,为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分析了对我国旅游气象的特点,并提出了我国旅游气象发展的新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77.
罗云艳 《福建茶叶》2016,(7):145-146
乡村生态旅游从当地居民的利益出发,在茶文化的兴起下,乡村旅游经济带去了更多可发展的空间。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茶产业在其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丹东市茶产业衍生出得茶文化旅游,可以为丹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丹东地区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以乡村自热的资源为依托,开设一系列的旅游活动,有利于培养当地人发展第三产业意识。尽管丹东市的生态旅游开展得不错,但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度不太高,长期下去会错过生态旅游发展的时机。因此,本文将从茶文化旅游兴起出发,讨论分析茶文化旅游对丹东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8.
《北京农业》2014,(1):48-51
真正意义上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加泰罗尼西亚村落中荒芜的贵族古城堡被改造成简单的农舍,并且规模较大的农庄和农场也被列入旅游参观和接待的范围,接待乐意到乡村观光的游客,乡村旅游由此开始。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最喜欢的旅游方式是度假,他们称乡村旅游为“绿色度假”。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9.
郭琴  林媚珍  莫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47-348,351
主要探讨了小洲村古村落旅游资源情况、古村落旅游发展状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草莓可以做旅游形象“代言人”,茶叶不施农药也能防虫,文蛤用牛奶来喂养……适应回归自然和健康的风潮,传统的台湾农业如今越来越精致,越来越有创意。不少台商也希望借此优势,进军大陆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