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1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林业   52篇
农学   400篇
基础科学   550篇
  302篇
综合类   3026篇
农作物   19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3篇
园艺   116篇
植物保护   4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为充分利用夏季降雨较多,山区夏季气候凉爽的优越自然条件,研究探索丘陵山地旱作高效种植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地的实际情况,于2000-2001年承担  相似文献   
33.
小麦出苗后,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弱苗,严重影响麦田的整体生长和产量。现将各种弱苗的对症管理介绍如下。1、土壤干旱造成的弱苗。多发生于底墒不足或透风跑墒的麦田,其症状是:分蘖出生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俗称“缩心苗”),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少而细。管理要点: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碳铵15千克。2、土壤缺氮造成的弱苗。幼苗细弱呈直立状,分蘖减少,叶片窄短,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逐渐变黄干枯,并向上部叶片发展。管理要点:每亩用尿素7 ̄8千克或碳铵20 ̄25千克,在行间沟施或对水浇…  相似文献   
34.
根据山地板栗幼树结果晚、产量低、管理粗放的特,或,依据我们多年的栽培管理经验及试验研究结果,提出山地板栗幼树早期丰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5.
36.
巴西陆稻     
盛锦山  曹桂兰 《新农业》2001,(11):59-59
巴西陆稻IAPAR-9是1992年国务院总理李鹏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巴西政府赠给我国的一批作物良种之一.同年交与农业部将这批种子转送中国农业科学院并指示:"请你们组织力量,对这批种子进行试种,精心培育,作为中巴友谊的象征."品种资源所受部院委托自1993年起,先后于北京、天津、辽宁(沈阳以南)、河北、山东、河南、江西、贵州、湖北、云南、广西、安徽、重庆、四川、陕西、山西、浙江和新疆等地进行种植,一般667平方米(亩)产200~300公斤,若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可达400公斤,高的达500公斤以上.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抗旱、抗倒、耐瘠、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37.
黑龙江省旱作耕种机器系统更新换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根据黑龙江省土壤耕作制现状,主要粮食作物的高产农艺要求,通过实践,分别提出为大、小型拖拉机配套的更新换代机具及其旱作耕种机器系统(表)。其中就新机型的选择、研制、性能指标及麦豆、杂粮产区采用的相应机械化高产工艺方案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38.
39.
板栗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树种,掌握合理的管理技术是提高板栗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下面简单介绍旱作板栗优质丰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0.
一、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内容 机械化旱作农业就是针对旱地缺水和雨季降水分配不均的特点,在地力瘠薄的自然劣势下,把传统农艺与现代化的机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机械化配套作业手段,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以实现旱地作物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