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4篇
  23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为了给菌糠木醋液在农业及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探讨灌施不同用量、不同种类菌糠木醋液对污灌区铜(Cu)、铬(Cr)污染土壤中玉米的生长及玉米对重金属Cu、Cr富集、转运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10 kg土),以平菇、猴头菇、灵芝菌糠木醋液为试验材料,施用1、2、4 mL 3个梯度的菌糠木醋液,测定苗期及成熟期玉米的生理生化指标及成熟期玉米植株不同部位Cu含量、Cr含量、富集系数、转运系数。结果表明,添加菌糠木醋液处理玉米苗期和成熟期的株高、根长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添加菌糠木醋液处理均可提升玉米叶绿素含量,玉米成熟期,2 mL猴头菇菌糠木醋液提升效果较为明显,达55.2%。添加菌糠木醋液处理均可提高玉米过氧化氢酶活性,1 mL平菇菌糠木醋液在苗期和成熟期的提高效果均为最好,分别提高105.9%和83.8%。玉米成熟期,4 mL猴头菇菌糠木醋液降低丙二醛含量效果最为明显,降幅为55.7%,且不同菌糠木醋液均为4 mL用量降低丙二醛含量效果最佳。添加菌糠木醋液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增加玉米根中Cu、Cr富集量,降低玉米雄花序中Cu富集量和玉米茎中Cr富集量,且3种木醋液均以4 mL用量对玉米根中Cr富集量促进作用最明显,与对照相比增加57.2%~122.8%。添加菌糠木醋液处理均会提高玉米根部Cu富集系数,1 mL猴头菇菌糠木醋液提高效果最明显。添加菌糠木醋液处理均会提高玉米根部Cr富集系数,4 mL灵芝菌糠木醋液提高效果最明显。添加菌糠木醋液处理均可降低玉米叶部、雄花序的Cu、Cr转运系数,并且能降低玉米茎部、果穗Cr转运系数,使Cr主要集中在玉米根部。  相似文献   
142.
低温胁迫下木醋液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木醋液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影响及其提高抗寒性的最适浓度,文章以"稻花香2号"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蒸馏水及稀释500、400、300、200、100倍木醋液喷施幼苗,昼/夜温度15℃/5℃低温环境下培养72 h,分别在冷害结束和常温恢复第3天、第6天取样,研究低温胁迫及常温恢复期间木醋液对水稻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电解质渗透率,SOD、POD和CAT活性,MDA、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害结束及恢复过程中,水稻幼苗各项指标在3个时间点均随木醋液浓度增加先升后降,M400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最显著。说明喷施适宜浓度木醋液可提高水稻幼苗抗寒性,各稀释浓度中M400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3.
杨树木醋液的化学成分分析及抑菌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于馏法制取、不同温度段采集到的杨树木醋液的抑菌效果进行研究,并对高温度段的化学成分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0~300 ℃温度段木醋液除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差于对照庆大霉素外,对其他细菌的抑制作用均强于抗菌素;300~510℃温度段木醋液抑菌效果均好于对照庆大霉素,说明高温度段的木醋液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300~510℃收集的木醋液约含有41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酸类、酚类、酮类、醇类、醛类和酯类等.在所有化合物中,乙酸含量最高,占总量的17.10%,其次为苯酚,含量为11.36%.初步分析确定其抑菌活性成分为乙酸和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144.
木醋液的组成十分复杂,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主要日本专利(Shibataakira,2002)和延边大学朴哲等(2003)的研究,日本专利的研究只检测出了少量的主要有机成分,延边大学的研究对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醋液的有机成分做了详细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5.
木醋液促进花卉生长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木醋液对荷兰菊和万寿菊进行浸种、扦插、浸根、喷施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醋液对花卉的种子发芽率、幼苗生根率、幼苗的生长发育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照实验结果表明以木醋2号,含量10mg·kg^-1最好,其次为含量20mg·kg^-1,生根率比对照提高1.7-3.1倍,根系总长比对照增加11-72倍;木醋1号和2号用于花卉叶面喷施,均有明显效果,2号好于1号。叶面喷施浓度300-600倍为宜。木醋液作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应用,可以进行成分调整,添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应用效果要好于木醋原液。  相似文献   
146.
苦杏壳木醋液最小抑菌浓度及其抑菌活性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为指示菌,由D值计算法得到了对苦杏壳木醋液在不同浓度时的存活曲线及死亡曲线,从而精确求得最小抑菌浓度(MIC):木醋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44%和0.46%,可见木醋液对2种代表性细菌有较显著的抑菌效果;采用滤纸片法,对木醋液抑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苦杏壳木醋液在温度、pH值、紫外光、活性碳吸附及微波加热等不同处理下,抑菌效果基本不变,具有良好的抑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7.
木醋液是生物炭制成过程中所产生烟雾冷凝形成的液体,本试验旨在研究木醋液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水稻‘天两优14’为试材,用稀释100和300倍的木醋液,分别在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期喷施1~3次,测定农艺指标。结果表明,除稀释100倍木醋液喷施1次处理外,喷施不同稀释倍数及不同次数的木醋液均能提高水稻产量1.7%~16.9%,生物量10.0%~24.8%,有效穗数12.7%~23.7%,总粒数6.2%~22.3%,实粒数6.6%~18.8%。同时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株高2.7%~9.2%,分蘖数10.9%~46.7%,SPAD 2.1%~27.1%。以稀释300倍喷施2次和3次的增加效果较好,且喷施2次与3次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综上,稀释300倍的木醋液可促进水稻的生长且提高水稻的产量,一般以分蘖期和孕穗期各喷施1次施用效应更好。  相似文献   
148.
杉木(日本柳杉)经醋酸水溶液处理后,重量减少。将处理前后柳杉木材在4℃下进行炭化,得到了木醋液、木焦油和木炭。与未处理材相比,处理材木醋液的收率增加,而木焦油和木炭的收率减少。处理液的醋酸浓度增加后,木醋液和木焦油的收率几乎不变,但木炭的收率稍微减少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木醋液的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未处理材相比,处理材木醋液中糠醛(呋喃甲醛)及5-羟甲基糠醛的收量增加,而羧酸类、苯酚类、邻苯二酚、愈创木酚类及麦芽酚的收量几乎不变。当醋酸浓度从0增至3%时,糠醛的收量随着增加,但是当醋酸浓度从3%增至30%时,其收量却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49.
杨梅核醋液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次以杨梅核为原料制备了木醋液,采用Folin-酚法、FRAP体系、DPPH法和ABTS法研究了杨梅核醋液(PA)及其二氯甲烷提取物(PAE)的总酚含量、总还原力、清除DPPH·和ABTS+能力。结果表明:杨梅核PA及其PAE的总酚含量分别为28.25和412.54 mg/g;PAE表现出较强的还原力,相同浓度下约是Trolox的1.3倍。PAE对DPPH·和ABTS+均具有较高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其半抑制率IC50高于抗坏血酸(VC)低于Trolox;PA和PAE的总还原力(FRAP法)、DPPH·和ABTS+清除能力与总酚含量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0.
杏树枝木醋液的制取及其抑菌活性和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杏树枝为原料热解制取木醋液,研究其抑菌活性和理化性质,为将杏树枝木醋液作为一种新型植物源抗菌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干馏热解的方法,依据木材热解的理论分别在90~170,170~370和370~450℃3个温度段收集粗制木醋液,经过静置、木炭粉吸附杂质、过滤等过程得到精制木醋液,并对其pH、有机酸含量和密度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然后以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等5种农林业常见致病病菌为靶标菌,对所得到的木醋液进行抑菌活性研究,并对170~370℃收集杏树枝木醋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90~170,170~370和370~450℃3个温度段收集杏树枝木醋液的pH分别为3.41,2.93和3.31;有机酸含量为3.66%,5.38%和2.89%;密度分别为1.01,1.05和1.02 g/mL。3个温度段木醋液抑菌能力的分析结果表明,170~370℃收集木醋液的抑菌能力较强。GC/MS分析发现,170~370℃收集木醋液的化学成分中,酚类的相对含量为55.06%,醛类的相对含量为12.66%,酸类的相对含量为7.33%;苯酚含量相对最高(15.02%),其次为糠醛(相对含量为8.00%)和乙酸(相对含量为6.55%)。【结论】杏树枝木醋液抑菌能力最强的收集温度为170~370℃,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苯酚及其他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