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3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林业   186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334篇
  240篇
综合类   3142篇
农作物   81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473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掌握南宁市林地时空分布的变化规律,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林地管理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基于2008、2013、2018年3期南宁市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应用空间统计技术,结合转移矩阵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不同时期南宁市林地分布格局,探究林地时空分布动态变化特征及空间聚集规律。【结果】2008—2018年,南宁市天然林面积减少2.39×104 hm2,人工林面积增加2.60×104 hm2,其他林地面积减少2.98×104 hm2,林地总面积略有减少;林地类型变化繁杂,天然林和其他林地主要转化为人工林,人工林主要转化为非林地,其中2013—2018年林地变化更为剧烈;天然林和人工林的分布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天然林的空间自相关性高于人工林。整个研究期间,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空间聚集性均呈下降趋势。【结论】2008—2018年南宁市林地发生较大的转移及变化,为有效保护林地、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进一步加强实施科学有效的林地资源保护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放射落下灰及放射性溶渣在农作物中的吸收分布规律,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并比较了固化放射性落下灰和液体混合裂变产物在水稻植株中的分布,得出了转移系数。以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周围土壤为材料,研究了各种农作物的转移系数,及减少^90Sr和^137Cs进入农作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4.
采用平均产值计算法和劳均负担耕地面积计算法测算出目前广西农业劳动力的剩余量为300多万人,并分析了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
转基因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984年第一例转基因鱼在我国涎生以来,转基因鱼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研究表明外源基因河以整合、表达,并能遗传给后代,然而外源基因整合位点难以控制,遗传不稳定等问题仍未解决所幸我国鱼类核移植技术较为成熟,结合细胞基因转移、基因打靶和核移植技术,有望在不久将来获得稳定整合的纯化转基因鱼。  相似文献   
96.
小麦氮素营养与籽粒灌浆期氮素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26  
对小麦氮素营养与籽粒灌浆期氮素转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过去进行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最终累积的氮素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灌浆期间营养器官中氮素的再转移,来自营养器官氮(内源氮)与土壤中新吸收氮(外源氮)的比例基本上是1:2。因此,花后营养器官氮素营养水平是决定小麦籽粒产量、籽粒中氮素累积量和蛋白质含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灌浆期间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发生转移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叶片光合性能的下降和叶片的衰老。不同基因型品种在灌浆期的氮素转移程度不同,表现为随品种演替,旗叶、茎秆和叶鞘中氮素的输出率增加,而转移氮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却下降。氮收获指数(NHI)可以描述植物向籽粒分配氮的能力,是衡量作物对氮利用效率的指标。氮收获指数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虽然现代小麦品种吸氮量高于古老品种,但氮收获指数在现代和古老小麦品种间的差异因不同研究者而异,有的认为现代品种高于古老品种,但也有人认为与年代无关;小麦氮收获指数一般在0.55~0.80之间,很少超过0.8。过去对小麦籽粒灌浆期间的氮素转移虽然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如根冠关系和灌浆过程中氮素转移的相互关系,田间个体和群体调控及不同高产栽培模式下灌浆过程中氮素转移的  相似文献   
97.
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前后库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选取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周1993年和2000年TM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覆被变化分析,绘制出蓄水前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计算出土地覆被变化的转移矩阵和景观结构的控制指标,分别从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景观结构特征及土地变化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的施工和蓄水对库周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景观结构的改变没有太大影响;由于林地向耕地和其它土地覆被类型转变,使得1993~2000年的模地类型由有林地向耕地转化  相似文献   
98.
基因修饰食品的几个安全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基因修饰植物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而且伴随基因修饰植物商业化和进展,有关基因修饰植物的潜在风险和影响人类健康的争论日趋尖锐。对基因修饰植物向肠道微生物和哺乳动物细胞发生基因转移潜在性,用于基因修饰植物筛选的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的安全性,基因修饰食物的过敏性评价,转基因植物营养价值变化等经常提及的几个基因修饰食品专门安全性问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9.
在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上海株gI基因和gE基因克隆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转移载体质粒,为PRV-SH的gE-gI基因部分缺失毒株的构建作准备,将gI和gE基因克隆入pUC18中构建pgEI载体,利用gE基因中的酶切位点缺失掉gE基因5′端363bp,并把录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表达盒插入到缺失部分。通过酶切鉴定,表明GFP基因已3插入到pgEI中,构建了含GFP的缺失转移载体pgEI-GFP。用DOTAP试剂将pgEI-GFP转染感染了PRV-SH株的兔肾(RK)细胞,待出现80%以上的细胞病变时收获病毒,并以GFP为标志,通过蚀斑法得到纯化重组病毒,命名为PFDE/DI。  相似文献   
10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西北旱地4个主要冬小麦品种在不同供氮水平下对氮素的吸收、累积和转移特性。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显著地促进了小麦地上部分氮素累积总量,子粒氮素累积量在施氮量180.kg/hm2时最高,再增加氮肥用量子粒氮素累积量降低;施氮明显增加了收获时茎秆氮素的残留量。不同品种间氮素累积量差异显著,其中小偃22最高,其后依次为陕253、小偃503和陕229;小偃22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生理效率均高于其它几个小麦品种。不同器官相比,开花前氮素主要累积在叶片中,茎秆的累积量在开花期达到最大。不同部位氮素转移效率为叶片穗茎秆;叶、茎、穗氮素转移效率存在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