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用Zisman方法测定水稻和甘蓝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分别为36.70mN/m和36.40mN/m。用GB5549-90方法测定杀虫单微乳剂推荐剂量药液的表面张力为30.02mN/m左右,小于水稻和甘蓝苞菜叶的临界表面张力,药液中表面活性剂达到或超过了临界胶束浓度,室内和田间试验表明,杀虫单微乳剂提高了对水稻纵卷叶螟和甘蓝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减少50%左右的杀虫单用量。  相似文献   
22.
小区试验和大区示范结果表明:52%阿维·杀虫单WP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常规用量,其适宜用量为546~624g/hm^2。52%阿维·杀虫单WP对水稻生长安全,用药成本较低,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3.
1974年,贵州省化工研究所首次发现了杀虫双对水稻螟虫的毒杀活性。并成功将其开发。杀虫单与杀虫双母体结构相同,均属沙蚕毒素类化合物。1983年六六六停产后,杀虫单(双)因对人畜和水生生物安全、对螟虫和稻纵卷叶螟高效、价格低。成为近20年来防治水稻螟虫的首选药剂,在许多地区呈连续单一使用局面。  相似文献   
24.
通过多点试验,筛选出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防治美洲斑潜蝇的最佳用药量为40g/667m^2,最佳用药期在成虫忌化高峰期和幼虫处于1 ̄2龄时,最佳施药时间在上午9:00前1次施药,可达到85%以上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5.
杀虫单与有机磷杀虫剂混配对粘虫的增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杀虫单分别与几种有机磷杀虫剂混配对粘虫3龄幼虫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杀虫单与敌百虫以1:3比例混配对粘虫表现为显著增效,共毒系数(CTC)为268.11;杀虫单与三唑磷以1:1、4:3和1:2的比例混配对粘虫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32.98、140.21和132.74:杀虫单与毒死蜱以4:1的比例混配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为192.91。  相似文献   
26.
杀虫单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树才 《广西植保》1998,11(1):29-29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该虫抗药性发展较快,使许多药剂防治效果不甚理想。为此,笔者用95%杀虫单对稻纵卷叶螟进行了药效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药剂  杀虫单原药(江苏溧阳化工厂生产)、50%甲胺磷乳油(重庆农药厂生产)1.2 试验方法  试验地点设在城厢镇陈韦村。试验设杀虫单原药35g/666.7m2、40g/666.7m2、50%甲胺磷乳油100ml/666.7m2和不喷药对照共4个处理,重复三次。小区面积为200m2,每666.7m2用药量兑水50Kg,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喷施。于1997年5月10日下午施药,时值第二代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27.
锐劲特和Bt混配防治水稻抗性二化螟(1代)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翔  尹勇  蒋凡  罗林明 《植物医生》2005,18(4):27-28
水稻是四川省的重要粮食作物.螟虫是水稻上的重要虫害,常年发生面积200万hm2左右,虽经大力防治,每年仍造成粮食实际损失10万t左右.随着杀虫双、杀虫单等沙蚕毒素杀螟药剂在四川省多年大面积使用,水稻二化螟对其产生极高抗性.二化螟危害逐年上升,已成为四川省水稻螟虫优势种群.近几年田间实践表明,施用5%锐劲特悬浮剂667m2 30 mL对二化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效期可达25~30 d,但其防治成本较高,农民很难接受.  相似文献   
28.
二化螟对杀虫单和甲胺磷抗性监测及田间抗性动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一种重要的钻蛀性水稻害虫,严重危害水稻生产,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以后,其发生和为害呈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在很多稻区杀虫单和甲胺磷对二化螟田间防效下降,可能是抗药性产生和发展的结果。1999年,作者临测了浙江五个地区和贵州贵阳地区二化螟对杀虫单和甲胺磷的抗性水平,并定点监测  相似文献   
29.
苏云金杆菌与杀虫单混用防治水稻螟虫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水稻螟虫是重要的农业害虫,长期以来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其抗性发展问题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1995年抗性监测结果表明,二化螟对敌百虫、甲胺磷、对硫磷等有机磷杀虫剂产生了61~8倍的抗药性,对杀虫单的抗性系数达131[1]。生物杀虫剂苏云金杆菌(Bt)对多种鳞翅目害虫都有较高防效,但其活性和稳定性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作用方式属胃毒作用,因而见效慢,防效不稳定[2]。近年来研究发现,Bt与一些化学农药混用可以提高杀虫效果[3],本文就苏云金杆菌与杀虫单混用防治水稻螟虫进行了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30.
稻纵卷叶螟抗药性测定方法初探及抗性监测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稻纵卷叶螟对11种杀虫剂的抗性,探讨了抗药性的测定方法.室内饲养稻纵卷叶螟4个世代,幼虫均为5个龄期.在7~9月3个世代的各龄历期为1龄3d,2、3龄各2d,4龄2~3d,5龄6~7d.室内幼虫5龄体重(12±1)mg,为田间自然发生同龄虫体重20~26mg的1/2左右,经两者触杀毒力对比得出,用田间5龄幼虫供试较适当.11种杀虫剂的触杀毒力比较结果为溴氰菊酯>久效磷>辛硫磷>对硫鳞>甲胺鳞>甲基对硫鳞>杀虫单>巴单>杀螟硫鳞>γ-666>敌百虫.年度间抗药性变化较快,达低中水平的有杀虫单、甲基对硫磷和溴氰菊酯,其它杀虫剂的抗性变化比较缓慢;敌百虫的触杀毒力最差,LD50达33.50~2270.23μ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