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129篇
农学   311篇
基础科学   87篇
  263篇
综合类   2116篇
农作物   163篇
水产渔业   332篇
畜牧兽医   1176篇
园艺   223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前,噪声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国际公害,被认为是主要环境污染之一;而环境噪声的一部分来源于机动车辆.为此,首先探讨了车用发动机噪声的产生机理,分析了降噪措施,然后针对农用车特点讨论抗性消声器的设计方法,最后运用此方法设计拖拉机4115T发动机的消声器.此设计方法简单,且可满足农用车的降噪要求,为今后农用车消声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是实现减贫、脱贫的重要手段,厘清不同收入来源对贫困的影响效果,对针对性采取措施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防止脱贫户返贫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村居民收入与贫困的理论逻辑分析,利用2010-2018年全国23个未脱贫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贫困的影响.结果 表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对减缓贫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转移净收入对减缓贫困作用不明显;不同收入来源对减缓贫困的边际贡献依次为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不同收入来源对贫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同一地区内部之间的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赣杂棉3号(原名九杂938)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和九江鑫田农作物良种研究所共同杂交选配的稳产、高产、优质杂交棉花新品种。品种来源为Gmh938×Gmz9708。2006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塔形,株高119.6cm,种子发芽势强,子叶大,苗期长势快,蕾期  相似文献   
104.
农业土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食物来源的生命支持系统.良好的土壤环境能给人们提供安全的食物.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过渡索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三废的污染及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农业土壤污染的根本原因,而农业增长方式落后是农业污染的催化剂.要从根本上防治农业土壤污染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城乡结合带农田土壤PAHs的污染特征及分布规律,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周岗镇为例,就该地区表层农田土壤中15种优控PAHs组分的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有14种PAHs普遍被检出(苊未检出),以高环(4~6环)PAHs为主;PAHs总量范围在24.49 ~ 750.04 μg kg-1之间,平...  相似文献   
106.
黄土高原小流域泥沙来源的复合指纹识别法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流域泥沙来源分析对流域治理及水土保持措施评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陕北选定的汇水区内采集的主沟道沟壁、坡地果园、坡耕地及支沟道土壤样品中17种物质的分析,利用Kruskal-WallisH-test和多元判别分析,筛选出土壤全N,低频磁化率χIf、Cu、137Cs和226Ra组成复合指纹识别因子,利用混合模型,对一次洪水携带的泥沙来自4种源地的贡献比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洪水发生时间段内,主沟道发生了重力侵蚀,对今后定量化研究黄土区的重力侵蚀提供了手段。通过加权平均,总体上,本次洪水携带的总泥沙有33.7%来自主沟道,60.0%来自坡地果园,3.0%来自小块的坡耕地以及3.3%来自支沟道。混合模型拟合优度检测值为0.91,证明在黄土高原可以应用复合指纹识别方法研究洪水泥沙来源,并且能对重力侵蚀产沙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7.
燕科一号     
审定编号:燕科一号 品种来源:8115-1-2×鉴17 特征特性:燕科一号裸燕麦田间表现整齐一致,长势好,抗倒。穗呈周散型,长25cm,小穗串铃型,植株形态与穗部特征特性明显。田间现场鉴定没有发现病株。株高97.9cm,主穗铃数53.7个,主穗粒数168粒,主穗粒重4.17g,籽粒纺锤形、黄色,千粒重23.4g。  相似文献   
108.
采集到襄阳古城71个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其中As、Cd、Cr、Cu、Hg、Ni、Pb和Zn等8种重金属含量,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了重金属分布特征,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进行了污染评价,并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探讨了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襄阳古城表土样品中Hg的平均含量为1.04±1.10 mg kg~(-1),富集最为显著(可达70倍于背景值),其高浓度分布基本与居民区、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场以及人口密集区重合;Cd、Zn、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46±0.15 mg kg~(-1)、160.5±62.97 mg kg~(-1)和46.8±17.34 mg kg~(-1),也发生富集(可达数倍于背景值),高值总体沿NW-SE向分布,且三者的高值分布区域基本重合,指向交通繁忙地点;其它几种元素未明显富集。Hg总体出现中度至重度污染(I_(geo)平均2.52),达到了极高生态风险级别(潜在生态风险因子E_i平均519);Cd总体出现轻度至中度污染(I_(geo)平均0.77),达到较高生态风险级别(E_i平均80.65);Cu、Pb、Zn无污染至轻度污染(I_(geo)<1),As、Cr、Ni无污染(I_(geo)<0),它们为低生态风险级别(E_i<40);8种重金属总体达到了高生态风险级别(RI平均633)。襄阳古城表土样品中Hg主要来自垃圾和污水处理、燃煤等,Cd、Zn、Cu和Pb具同源性应主要源自交通和燃煤,As可能源自农药施用,Cr和Ni具同源性主要为自然来源。  相似文献   
109.
复合指纹法分析红壤区强度开发小流域泥沙来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南方红壤区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水土流失类型多样。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红壤区强度开发小流域侵蚀泥沙来源,选取感德镇红壤强度开发小流域为研究区,分析了流域内潜在泥沙源地和泥沙的41个地球化学特征,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及逐步判别分析确认最佳指纹因子组合,并通过多元混合模型计算各泥沙源地泥沙贡献率。结果表明:共有速效P、Cu、P、Y、Ca、Ga、Sn、Nd 8种因子通过检验被确认为最佳指纹因子组合,累计贡献率达90%以上,拟合优度均大于0.80。多元混合模型结果显示,锋面雨季流域泥沙主要来源于林地、茶园与矿区,贡献率分别为28.59%,28.20%,27.59%;在台风雨季,4种土地利用类型泥沙相对贡献率为茶园>林地>矿区>耕地。通过对不同降雨特征下各土地利用类型泥沙贡献百分比数据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单位面积泥沙贡献百分比均值分别是耕地、林地与茶园单位面积泥沙贡献百分比均值的8,10,10倍,即单位面积下矿区土壤侵蚀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0.
黄土高原淤地坝在拦蓄大量泥沙的同时,也赋存了大量环境变化信息。该文从淤地坝赋存信息在小流域侵蚀产沙速率、泥沙来源和泥沙输移比研究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能为更好地利用这些赋存信息,发挥其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环境演变过程研究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