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首先论述了立地分类在林业生产开发及养护中的重要性,并针对大兴安岭林业的现况,提出了应在大兴安岭林区建立一整套立地分类的数据库,并进行长期监控,以便今后在林业生产、养护过程中实现科学设计、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大兴安岭地区不同林型林隙的更新密度、边缘木数量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1)林隙一般由11~24株落叶松、白桦所形成,平均为16.94株;形成方式主要有立枯、折干和拔根倒,11.8%为折干,35.3%为立枯,41.2%为拔根倒。2)林隙所在坡位中58.9%为中下和下坡位,41.1%为中上坡位。3)在杜香-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和藓类-落叶松林更新密度所受到的制约因子不同,杜香-落叶松林的林隙更新主要受坡度的影响,草类-落叶松林的林隙更新主要受长短轴比的影响,藓类-落叶松林的林隙更新主要受边缘木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辽宁西北部地区森林地被可燃物及其燃烧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辽宁西北部地区主要林型地被可燃物种类、组成、载量以及燃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有7种主要常见林型,各种林型下可燃物种类组成和盖度有明显不同,林下可燃物载量变化范围是2.76~29.71 t.hm-2。按地被凋落物的燃烧性测定指标综合分析确定,容易燃烧的林型是油松人工纯林,较易燃烧的林型是樟子松人工纯林、天然栎树疏林、天然杂木林和沙棘人工纯林,不易燃烧的林型是刺槐人工纯林和杨树人工纯林。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老虎岭库区4种典型林型(马尾松林、马尾松-红锥林、马尾松-红锥-椆木林、红锥-大叶栎林)的林下凋落物特征及持水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对凋落物特征均存在显著的影响,各林型凋落物现存量在2.83~6.40t/hm2之间,以马尾松-红锥林最大,马尾松林最小;各林型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率和有效拦蓄率分别在197.86%~302.43%、169.25%~281.36%、139.28%~236.00%之间,其中红锥-大叶栎林各指标均明显大于其他3种林型;各林型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分别在5.64~12.70、4.78~11.27、3.93~9.67 t/hm2之间,均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针叶纯林;凋落物碳含量在433.45~479.66 g/kg之间,各林型差异不显著;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分别在8.24~15.23、0.32~0.46、0.98~1.66 g/kg之间,均表现为混交林针叶纯林。林型差异对凋落物持水性能的影响大于对凋落物养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林火发生基本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辽宁省1986~1995年森林火灾统计资料,对林火发生次数、发生期、发生原因、地理分布和树种分布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掌握了林火发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结果表明,辽宁省林火多发生在春、秋、冬季,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具体发生期自1月上旬至5月中旬、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各地区林火发生期差异明显,且林火发生频度与树种林型密切相关;非生产性用火是我省森林火灾的主要起因。  相似文献   
16.
天山云杉林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南山林场为例,对天山云杉林碳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山林场的总碳储量为332664.4305t,碳密度为59.5492 tC/hm2,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针叶林碳储量占全林场碳储量的96.16%,而天山云杉的碳储量就占全林场的95.67%;成龄林的碳储量占全林场的95.09%;由此说明天山云杉是该林区碳储量的主要来源,但该林区正处于碳积累速率下降的成熟阶段,要加大对成熟林中幼树更新以及幼龄林的人工抚育的力度。以确保在森林碳储量急剧下降时,幼龄林已成长起来,使该林区的碳储量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林业资源管理》2013,(3):112-118
以江西大岗山地区的常绿阔叶林、杉木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毛竹林(Phyllostachys pubescens)等3种林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其主要水文生态效应在雨雪冰冻灾害前(2006年)与灾害后(2010年)的变化。结果表明: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常绿阔叶林、杉木林、毛竹林3种林型林内降雨量增加,相比雨雪冰冻灾害前各林型的树干径流率、穿透雨率都有所增大,截留率变小,其中阔叶林的树干径流率、穿透雨率和树冠截留率变化幅度最大,毛竹林的变化幅度最小;3种林型地上枯落物增厚和蓄积量增多,枯落物持水量和截留能力也相应增大;雨雪冰冻灾害后3种林型土壤主要水分物理性质和主要水文效应变化较小,这可能与土壤在枯落物下层未直接受到雨雪冰冻灾害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种林型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对土壤因子的响应,为新疆天山云杉林土壤质量的管理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以中生草类-天山云杉林和藓类-天山云杉林2种林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数据计算α多样性指数,分析幼龄期(0~60 a)、中龄期(60~100 a)、近熟期(100~120 a)...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地区3种林型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黔中喀斯特地区的灌木林、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3种林型为对象,采用LI-6400-09便携式土壤呼吸室对其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连续定位观测.结果表明,3种林型土壤呼吸速率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表现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土壤呼吸速率全年平均值分别为2.51,2.23,2.06μmol/(m2·s),变异幅度达5.99~7.32,但3种林型土壤呼吸速率差异不明显;3种林型的土壤呼吸速率均与5 cm,10 cm,15 cm处土温和林内气温具具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且均与5 cm,10 cm和15 cm处土温呈较高的指数正相关,从土壤呼吸速率与10cm处土温的回归方程的拟合度来看,模型的拟合表现为针阔混交林最好,阔叶混交林次之,灌木林相对较差;3种林型的土壤呼吸速率均与地表0-10 cm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且表现为灌木林(-0.686)>阔叶混交林(-0.646)>针阔混交林(-0.599),与10-20 cm和20-30 cm两层的关系表现各异,3种林型的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系数(Q10值)存在差异,表现为阔叶混交林(3.19)>针阔混交林(2.69)>灌木林(2.02),且与其它森林生态系统Q10值相符.  相似文献   
20.
单延龙  张姣 《林业科技》2009,34(6):32-35
根据吉林省1969—2004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计算出了吉林省主要林型森林火灾碳释放量的月变化。为了充分减少由于森林火灾排放的碳量,应重点防范白桦林9、10和2月,阔叶林9、5、10、4、3和11月,针阔混交林9、11、4和10月,落叶松林4、3、10和5月,柞树林5、4、9、10和3月,杨树林和红松林9月的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