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1.
阿尔泰山主要林型燃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阿尔泰山8个主要林型中各种可燃物的实验分析,确定了可燃物热值、抽提物含量、灰分含量、含水率的相关性,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基于可燃物的理化性质的分析得出主要林型的易燃性,进行排序并划分等级。  相似文献   
112.
本溪山区森林枯落物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本溪山区主要水源涵养林红松、落叶松、蒙古栎、水曲柳、核桃楸纯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定位观测法,对5种类型林分的林外雨与枯落物渗透雨(枯透雨)的水质进行了研究,以及利用5种类型林分之间枯落物渗透水的水质对比,测定林外降雨及各林分枯落物渗透水的pH值、硝酸盐(以N计)、氨氮(以N计)、硫酸盐(以SO_4~(2-)计)、全氮(TN)、全磷(TP)、氟离子(F~-)、氯离子(Cl~-)、钙(Ca~(2+))、钠(Na~+)、镁(Mg~(2+))、钾(K~+)等12种指标,结果表明:大量化学元素和离子通过枯落物后均显著增加,其中变幅最大的K~+,浓度为4.19mg·L~(-1),是林外雨20倍。林外雨各指标浓度依次为SO_4~(2-)TNCa~(2+)Cl~-Na~+NH_3-NNO_3~-NMg~(2+)K~+F~-TP;枯透雨各指标浓度依次为SO_4~(2-)Ca~(2+)TNNO_3~-NCl~-K~+Mg~(2+)NH_3-NTPF~-Na~+。枯透雨中SO_4~(2-)浓度最高,为12.59mg L~(-1);TP浓度最小,为0.25mg L~(-1)。5种纯林在调查期间林外雨和枯透雨的pH趋于中性,而在经过枯枝落叶层的淋溶后,有明显的酸化现象,pH范围在5.1~6.6。  相似文献   
113.
基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2013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运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量化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植被碳库总量41709.83×104t,平均碳密度为47.59±8.93 t C·hm-2;有林地乔木层在碳封存中占主导地位,其碳储量与面积近乎成正比,按龄组划分依次为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幼龄林;按林分类型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按林分起源为天然林人工林。有林地乔木层碳密度在不同龄组及不同林分起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林分类型间无显著差异,其碳密度大小按龄组依次为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中龄林幼龄林;按林分类型为阔叶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按林分起源为天然林人工林。  相似文献   
114.
文章采用修正的Delphi方法就H_2SO_4、HNO_3、O_3、NO、SO_2对美国7种森林生态类型的林木生长量的影响,向北美洲41位从事林业与空气污染方面研究的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指出,O_3对森林生长危害最大;空气污染对南加州针叶林及高海拔云冷杉林的危害最大;若不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今后20年森林生长量将继续下降。调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空气污染对森林的影响及制定林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5.
在兴安落叶松原始老龄林的四个林型中,通过不同程度的地面干扰和对小哺乳动物的排除(靠铁丝网),研究了兴安落叶松天然幼苗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强度地表干扰对幼苗发生最有利,而仅去除下层植被但不去除枯枝落叶层的中度地面干扰仅在赤杨落叶松林中有利,而在其他三个林型中则效果不显著,甚至有害.动物啃食在除丛桦落叶松林以外的其他三个林型中对幼苗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6.
黔中喀斯特地区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已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点之一。研究以黔中喀斯特地区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为对象,分析其土壤及枯落物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0-80cm土壤剖面的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值表现为阔叶混交林(19.10g/kg,18.62kg/m2)>灌木林(9.21g/kg,9.67kg/m2)>针阔混交林(8.38g/kg,8.60kg/m2),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同一地区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存储不同;3种林型0-2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最大,且与各土层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说明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分布有很强的表聚性,因此,应避免人为活动干扰,增加植被覆盖和减少水土流失;3种林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关系,拟合度(R2)均较大,说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容重拟合方程均较好;3种林型枯落物现存量和有机碳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同一地区,不同林型的枯落物的积累和分解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17.
冶力关森林公园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冶力关森林公园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了研究,试图阐明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冶力关森林公园天然林和人工林群落的生态学过程,制订退化林地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冶力关森林公园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很大,天然林土壤:细菌(2.535×109)>放线菌(1.701×105)>真菌(1.507×106);人工林土壤:细菌(2.260×109)>放线菌(1.433×105)>真菌(4.018×106).土壤微生物特殊生理类群数量在人工林和天然林中的分布组合有相同趋势,即:好气性固氮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氨化细菌>硝酸菌>亚硝酸菌.其中,在所研究的林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在土壤剖面上具有相似的垂直分布特征.各类微生物的数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呈现的规律为A层>B层>C层>D层>E层.  相似文献   
118.
辽西主要林型地被可燃物与林火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辽西走廊及辽西北部低山丘陵区域的主要林型──油松、刺槐、杨树、樟子松及沙棘等林下地被可燃物种类组成和载量情况。结合1987~1996年该地区林火发生现状分析得出:林下地被可燃物种类组成及负荷载量是林火发生的关键要素之一,与林火发生频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9.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中部兴安落叶松林重度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并选择附近未火烧林地作为对照区(CK),分析比较了火干扰后不同林型(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林地土壤主要养分指标13年后的变化趋势,以期为不同类型火烧迹地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种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土壤pH均比CK有所增加,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比CK有所降低。3种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土壤全N和全K含量均比CK有所降低(P0.05)。3种不同林型林地土壤全P含量与CK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3种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地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较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土壤速效N含量呈现出草类杜香杜鹃CK的规律。土壤速效P含量呈现出杜鹃草类杜香CK的规律。土壤速效K含量呈现出草类杜香杜鹃CK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0.
文章以2018年度抚顺东洲区林地变更统计数据为基础,简要阐述了东洲区森林资源现状,重点分析了森林资源适生特点,根据森林资源现状、适生特点,参考植被分布特点等因素,将全区森林资源划分为6个林型组19种林型。依据林型的不同特征,提出全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