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文章对阜新市海州矿露天排土场白榆纯林、白榆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3种矿区主要林型的林下物种组成及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种林型林下植被以禾本科的狗尾草为主,白榆纯林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在各个林龄区间内均为最大值。在各个林龄内白榆纯林的林下总生物量为3种不同林型下总生物量的最大值,这表明白榆纯林模式对海州矿露天排土场这种恶劣极端环境具有较强忍耐能力,能促进林下植被生长,可作为该区植被重建的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32.
<正> 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Loud.)Magr.]是寒温暗针叶林的主要建群树种之一。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哈纳斯自然保护区及库姆河上游一  相似文献   
33.
文章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8种林型土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腐殖质层、淀积层的土壤全氮含量最高的均为泥炭藓-真藓-兴安落叶松林,最低的分别是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范围在1.862~14.090g/kg.腐殖质层与淀积层土壤全氮差异显著.土壤的碱解氮在腐殖质层和淀积层的分布趋势与全氮的分布趋势相似,含量范围在163.667~1056.064mg/kg,两层之间碱解氮的差异也很显著.土壤的碱解氮占全氮的比例较高,范围在6.284%~10.748%.除泥炭藓-真藓-兴安落叶松林和塔头-兴安落叶松林的碱解氮与全氮的相关系数较小外,其他林型则较高.  相似文献   
34.
叙述了辽西走廊及辽西北部低山丘陵区域的主要林型-油松、刺槐、杨树、樟子松及沙棘等林下地被可燃物种类组成和载量情况。结合1987-1996年该地区林火发生现发析得出:林下地被可燃物种类组成及负荷载量是林火 发生的关键要求之一。与林火发生频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5.
日本防护林的类型及其经营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借鉴国外经验,本文介绍日本防护林的类型和划分指标及其适宜树种,根据森林法日本防护林划分为17种类,为充分地发挥防护林的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日本长野县为例介绍不同防护林的划分指标、目标林型及其相应的经营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6.
六盘山4种类型森林群落天然更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了六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阔叶林、油松林、华山松林和华北落叶松林内天然更新状况,分析了林型、林分胸高断面积和坡向对乔木幼苗密度、幼苗多样性、幼苗丰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林型内都有辽东栎和华山松幼苗的分布;并且,在整个林区内辽东栎幼苗数量多,·所占比例最高,表明辽东栎幼苗在该地区所有群落类型中更新良好.(2)幼苗密度、幼苗多样性和幼苗丰富度均为阔叶林>油松林>华山松林>华北落叶松林.(3)坡向对乔木幼苗的分布有显著影响;除阔叶林,其余林型内乔木幼苗均表现为阳坡<阴坡.(4)随着乔木胸径的增加,阔叶林内幼苗密度呈上升趋势,幼苗多样性和丰富度呈下降趋势.针叶林内,最高幼苗密度、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出现在中等胸高断面积的情况下.上述结果揭示,对于密度较大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应该进行适当地间伐,从而改善人工林的更新情况,增加群落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功能.而且,对于不同坡向的人工林应该采用不同的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37.
38.
以四川省理县凉台沟3种不同林型(冷杉纯林、桦木纯林和冷桦混交林)0~4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林型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规律,旨在为该区的人工林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少,其大小冷桦混交林>桦木纯林>冷杉纯林。(2)各林型土壤机械组成颗粒含量的变化均是砂粒>粉粒>粘粒;土壤中砂粒含量为冷杉纯林>桦木纯林>冷桦混交林,而粗粉粒、细粉粒和粘粒则呈现相反的趋势。(3)土壤p H值介于5.3~5.8之间,3种林型p H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冷杉林的p H值最低,混交林的p H值最高;(4)3种林型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和速效K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其含量表现为:桦木纯林>冷桦混交林>冷杉纯林  相似文献   
39.
该文对比研究了塞罕坝机械林场未经营的落叶松人工纯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和经抚育间伐的落叶松人工纯林内自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全氮浓度和残留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种林分自然凋落物在第一年分解过程中,全氮浓度在不同季节差异显著(P0.05),通常7月份表现为最低,9月份全氮浓度呈现出一定的回升,不同林型间仅9月份间伐林分内凋落物全氮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林分;不同分解时间凋落物的全氮残留量已明显(P0.05),7月为氮元素快速释放阶段,进入9月份随着气温的下降,植物生长减缓,林内凋落物对环境内的氮元素呈现出一定的富集现象,其中混交林和间伐林分内凋落物的氮素富集能力显著高于未经营林分。  相似文献   
40.
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作为评价指标,应用物元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玉树东南部森林土壤养分进行了评价,并对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影响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玉树东南部森林土壤整体养分状况良好,速效磷含量缺乏成为限制因子;林型和森林群落复杂性对速效磷影响显著(P=0.05),针阔混交林与复杂群落结构下速效磷含量最高。物元模型在评价过程中表现出优势,是土壤养分评价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