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湖州不同林型建群种生物量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对湖州林区不同林型建群种生物量格局进行了研究分析 .湖州主要森林类型生物量的平均值变动于 8.2 5~ 1 0 0 .85 t/hm2 之间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林型林木总生物量差异极显著 ,其中阔叶林最高为 1 0 0 .85 t/hm2 ,灌木林最低为 8.2 5 t/hm2 .多重比较 ( LSD)分析了不同林型林木两两之间生物量的差异性 ,其显著性差异程度因参比林种不同而异 .林木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相关 ,经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筛选出影响不同林木生物量的主导生态因子 ,其回归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2.
不同林型的紫色土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福建省连城县紫色土分布区设立临时标准地,研究了毛竹林,杂木林,马尾松林,黑荆-马尾松林等不同林型紫色土的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结果表明:不同林型紫色土的酶活性,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均比光板地高,土壤养分状况亦比光板地好,尤其是集约经营的毛竹林,土壤肥力较高,结构性和抗蚀性也较好,从而对紫色土壤肥力的保持起到良好作用。Q型群体分析表明,毛竹林土壤肥力较高,马尾松林,杂木林土壤肥力中等,黑荆-马尾松林,光板  相似文献   
43.
黑龙江省主要林型气候生产力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黑龙江省81个气象站点1961-2003年实测气候资料的平均值,从分析林业气候资源的角度出发,计算了黑龙江省红松、兴安落叶松主要林型气候生产力,分析了近43a来气候生产力趋势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小兴安岭伊春林区、黑河地区、牡丹江地区是有利于黑龙江省主要林型生长的重点优势区域;大兴安岭地区中部和南部是主要林型生长的次要优势区域,而且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44.
贡嘎山暗针叶林枯落物截留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现场模拟法和浸泡法观测贡嘎山不同演替阶段的暗针叶林群落枯落物截留、枯枝落叶层的最大持水量和林内枯落物的截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型的枯落物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有不同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而与林内降雨量存在幂函数关系。同林型内,由于枯落物数量、组成成分与分解程度等不同,其持水能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过熟林中枯落物吸水饱和时间最短,最大持水率最低,枯落物与林下苔藓层混杂在一起,截留水分的能力相对较弱;幼龄林中枯落物饱和需要时间最长,最大持水率也最高,对林下降雨的再分配作用也相应最大。同时,枯落物层的截留作用及截留量的大小,除与枯枝落叶层的数量和质量相关外,也与枯落物的湿润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5.
黄土高原不同林型对土壤剖面特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黄土高原不同类型森林对土壤剖面特征的研究得出,子午岭林区,辽东栎林土壤系统中,土壤剖面发育及有效态养分含量最佳,沙棘林土壤系统中较次,六盘山林区,山杨林土壤系统中,土壤剖面发育及有效态养分含量最优,辽东栎林土壤发育系统中次之,但均较农地为好。  相似文献   
46.
秦皇岛东部林区昆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83~1990年,利用每年林内详查、网扫、灯光诱集以及野外采集等方法,对秦皇岛东部林区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鉴定。共采集昆虫11550头,鉴定719种,补充《河北森林昆虫图册》未列入的昆虫360种。整个工作为研究森林中生物多样性,以及对以松毛虫为主的森林害虫进行自然控制机理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7.
亚热带赤红壤不同林型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不同人工林型下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差异与变化,定期采样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林型是的土壤微生物总数顺序为混效林〉豆科纯林〉纯桉林;其数量在一年中随季节变化很大,各种林型均以秋季最大,其次是春、冬季,夏季最小;三大类菌中又以细菌所占比较最大,其次为放线菌、真菌;它们各自的优势种群在组成上各林林间差别不大,而且全年都保持较稳定的比较,无论是微生物种类还是其数量,都以混交林多于纯林,而在纯林中又以豆科纯林多  相似文献   
48.
分析植物叶片性状种内水平的异速生长关系有助于加深理解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的资源利用模式。分析了东灵山3个主要林型(白桦林、胡桃楸林、辽东栎林)中五角枫成树、幼树、幼苗的叶面积、叶体积、叶含水量与叶干重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表明:成树叶面积增长速度小于叶干重的增长速度,幼树、幼苗叶面积与叶干重保持同速增长;成树、幼树叶干重与叶体积保持同速增长,幼苗叶体积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干重的增长速度;成树叶含水量的增长速度小于叶干重的增长速度,幼树、幼苗两性状间保持等速增长。叶含水量与叶干重的异速生长指数在不同的林型间有显著差异,白桦林叶含水量的增长速度小于叶干重的增长速度,其余两个林型均为等速增长趋势。这些结果揭示了不同发育阶段五角枫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随叶干重的增加,成树将更多的叶生物量投资于同化和支持结构;幼树则保持对光合面积和光合同化结构的稳步投资;而幼苗主要投资于叶面积的增大。叶含水量与叶干重的异速曲线在不同林型间的差异说明叶片代谢活性相较于其他叶性状可塑性更高。  相似文献   
49.
哈尔滨市不同类型人工林枯枝落叶层重金属质量分数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研究基地9种人工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黑皮油松林、黄波椤林、胡桃楸林、水曲柳林、白桦林、蒙古栎林和针阔混交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地枯枝落叶层6种重金属(As、Cd、Cu、Ni、Pb、Zn)的质量分数,并以哈尔滨市土壤背景值为标准,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不同林型枯枝落叶层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50.
所谓低位多干,就是一头多干,包括双干、三干及林型,但不包括拼林(因为不是一个树头长出的)。众所周知,山松是靠实生苗(种子)繁殖,其他方法尚未成功。这就决定了它一子一苗,一头一干的特性。它的多干是怎样形成的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